新消费品牌应学会尊重对你说“不”的消费者( 三 )
根据QuestMobile发布《202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数据显示 , 2022年一季度 , 移动互联网迎来了一次流量增长小高峰 。 截至3月末 , 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1.83亿 。 月人均使用时长达到162.3小时 。 也就是说 , 将近12亿人 , 每天5个多小时在手机上度过 。 消费者在移动互联网上时间的增长 , 间接导致无论社交媒体上的活跃度和评论频次 , 都有大幅度增长 。
这种状态下 , 企业和大众消费者之间沟通的机会大大增加 。 当然 , 除了增加友好的交流频次外 , 不友好的交流次数也在上涨(一把剑的两个刃) 。 既然网友群体将近12亿 , 由于身份差异性、认知差别 , 合理的反对声音和不合理的反对声音都会存在 。 新消费品牌不仅要做好和核心粉丝的交流 , 对于其他消费者的交流 , 也应该做到应有的礼貌 。
在这个动辄言商业价值的时代 , 认为彼此间交流沟通需要“客气” , 似乎有点不合时宜 。
但就商业利益而言 , 即使不购买你产品的用户 , 他/她也许是你核心粉丝的亲戚、朋友、同事 , 也有可能仅是某一次聚会上的一面之交 。 如果过去他在网络上一次发言 , 被这家企业CEO“归类”到水军的定义里 , 他肯定会不爽 。 在和你核心粉丝交流的过程中 , 假如出现有关你家品牌的发言 , 自然不会体现的很“友好” 。
即使是移动互联网时代 , 大家一天五六个小时在网上 。 可线下社交仍然会存在 , 一群好友坐在一起 , 免不了讨论一些热门品牌或事件 , 你能霸屏互联网 , 可这个世界 , 总有你触及不到的舆论场地 。 在商言商 , 新消费品牌因为个性定位及与年轻消费者情感沟通的需要 , 大家一起玩玩梗、调侃调侃都自然难免 。 只不过 , 企业毕竟是企业 , 发言尺度究竟在哪 , 这个问题还是要思考思考 。
即使是 , 永远不会购买你商品的用户 , 沟通中也应获得合理的善意 。
以LV、爱马仕 , 甚至法拉利、劳斯莱斯来说 , 作为一个普通人 , 小编永远不会是它们品牌的用户(因为没钱) 。 而且社会上大部分人不会是它们的“核心粉丝” , 但这些企业并没有做过类似“出言不逊”的行为 。 假如 , 有一天某个人吐槽奢侈品 , 品牌方以高高在上的姿态 , 将这些声音斥之为水军 , 或表达一种“爱买不买”的态度 , 一定会引起社会反响 , 损害自身品牌形象 。
相比于海外成熟的品牌理念 , 国内近些年突飞猛进的新消费品牌们 , 尚未学会如何与所有消费者好好说话 。
再讲一个有争议的热点事件 , 去年迪奥官网发布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的一幅摄影作品 , 由于风格过于独特 , 引来了网络上关于“歧视”的质疑 。 网络上围绕是否是“歧视” , 争论了很长时间 , 大多数人包括我还是觉得问题严重性没有那么大 。
做一个假设 , 迪奥也可以“傲慢”的回应一番 , 也会有很多人和它们观点一致(为了明哲保身 , 我会选择闭嘴) 。 品牌方当然可以用主观意见“针锋”主观意见 , 比一比看谁更强势 。 但最终迪奥选择的是陈述事实 , 回应“陈漫女士的摄影作品《骄傲的矜持》是其参与的迪奥艺术项目作品之一 , 并非迪奥商业广告 。 ”并且随之删除该作品在迪奥官方线上及线下的相关内容 。
社交媒体时代 , 很多时候的舆论诉求是基于主观判断 。 这些由认知产生的观点 , 除了一些拥有广泛共识的论点 , 大多数的观念是很难用对错去判别 。
观念多元时代 , 网络上本就呈现着“乱糟糟”一片的印象 。 全民表达时代 , 给予了企业和粉丝之间更亲密的交互联系 。 同时 , 也扫平了企业和不喜欢者之间的距离 。 无论企业和企业CEO、创始人如何强调言论自由 , 但企业和大众消费者之间的强弱关系仍然是明显的 。
- Oculus|产品设计如何引起情感变化?
- 本文转自:浙江发布五年来|浙江科技创新成绩如何?一图了解!
- 本文转自:东北新闻网近日|大国重器丨辽河储气库群注气能力升级为全国最大
- 摄像头|次旗舰价位迎来新鲜血液,不足4000元,这四款手机各具特色
- 苹果|苹果iPad又出问题:一个系统更新导致翻车
- 本文转自:光明网疫情期间|自主创新区块链技术助力北京冷链防疫
- 小米科技|小米连发三款新机,最贵的小米12s ultra突破六千,却最受欢迎
- Xbox推出字母哥新片主题限定XSS套装 仅可抽奖获得
- 景德镇25公斤柔性橡胶补偿器设计开发新技术
- 微信删除的好友怎么找回?让删除的好友重新回到通讯录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