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驾驶供应商:华为向上,大疆向下( 三 )


大疆从小车做起
大疆不同于华为那么高调 , 刚一起跑便开始加速 , 而是选择从电动小车开始摸索 。 诚然 , 这一打法也是大疆基于自身情况做出的最佳选择 。
首先 , 大疆将无人机领域“低价走量”的打法照搬到自动驾驶领域 , 而电动小车恰好与其定位相符合 。 由于大疆无人机模组组件成本大约占据其零售价的20% , 因此大疆屡屡通过降价促销的形式来挤压友商的生存空间 , 这套打法也的确让大疆尝到了甜头 。 于是 , 大疆将低价打法复制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上 。
据悉 , 大疆为了降低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成本 , 不仅裁撤了毫米波雷达产线 , 并选购国产品牌的毫米波雷达芯片 , 还将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算力降至20 Tops 。 如此一来 , 大疆车载在智能化水平上远不及华为 , 但在价格上又远低于华为 , 这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也与A00级小车的价格区间相契合 。
其次 , 走量的小车能够为大疆提供大量的用户数据 , 从而反哺大疆车载系统 。 大疆能够制霸无人机赛道多年 , 其软硬件实力自然毋庸置疑 , 但是其车载系统在此前并未实现大规模落地 , 也缺少相应的市场检测 。 而凭借低价走量的电动小车 , 无疑能为大疆车载系统完成数据的量变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 , 助其进一步打磨智能驾驶技术 。
可以说 , 大疆小车先行的策略是利好双方的 。 低成本的大疆车载系统能够让电动小车在保持低价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智能驾驶 , 提升产品力;而电动小车又能凭借其低价优势带动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 既帮助大疆车载系统完成用户市场的检验 , 又加速其迭代升级 。
写在最后
在智能汽车赛道上 , 或许会有更多玩家入局 , 智能驾驶供应商的角色也会被更多科技厂商关注 。 值得注意的是 , 玩家们无论是走华为的高端路线 , 还是选择大疆的小车策略 , 都要先确保技术上的完善 , 毕竟没有车企甘心当小白鼠 。
况且 , 车企们为了紧紧握住造车的灵魂 , 都纷纷踏上了自研之路 , 倘若智能驾驶供应商们无法提供让人为之折服的智能驾驶技术 , 车企又凭什么轻易选择它呢?毕竟 , 在智能驾驶供应商领域比拼中 , 技术仍是核心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