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智能驾驶供应商:华为向上,大疆向下( 二 )


一是被迫接受 。 车企在本质上都是组装厂 , 虽然越来越多的车企打出了“全栈自研”的口号 , 能够有效加强对部分核心零部件的掌控 , 但正如上文提到 , 其在智能化上始终有所欠缺 。 然而 , 智能化正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的竞争焦点 , 车企们为了不在汽车智能化的前夕“掉队” , 也为了能够提前抢占市场 , 就不得不接受大厂们的“好意” , 向其借力以补足智能化短板 。
拿哪吒汽车来说 , 其最新推出的哪吒S系列就是为了在中高端市场分一杯羹 , 但由于哪吒汽车的智能化底子较薄 , 短时间尚难达到较高的自动驾驶水平 , 就选择通过“自研+合作”的形式来弥补自身的智能化短板 。 实际上 , 车企们借助大厂的科技实力来夯实自身的科技水平 , 进而“补课”智能化的情形已经成为常态 。
二是主动接纳 。 随着新能源汽车赛道持续释放的利好 , 进入这条赛道的玩家也越来越多 , 使得赛道愈加拥挤 。 在此背景下 , 很多声名不显的车企已经很难获得消费者的关注 , 品牌溢价力也远不及同一级别的其他玩家 。 于是 , 不少车企为了打响知名度 , 开始寻求大厂背书 , 比如北汽极狐、小康问界……车企们通过“走捷径”的方式来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 , 也是为了带动品牌溢价能力的增长 。
因此 , 大部分车企为了抢市场、提升产品力和品牌力……最终选择携手科技厂商推出智能汽车也在意料之中 。 但由于大厂们的实际情况不同 , 所以跟车企的合作形式也并不相同 , 比如华为“上车”着眼于高端 , 大疆“上车”却尤爱小车 。
【华为|智能驾驶供应商:华为向上,大疆向下】华为从高端着手
众所周知 , 华为“上车”的模式分为两种:一是做供应商 , 二是帮助车企卖车 。 但其高端入局的打法主要体现在HI模式上(HI模式指的是华为支持车企打造其高端智能汽车子品牌 , 这个子品牌的系列车型将搭载华为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 车身将打上HI标识 。 ) , 而这一高端打法自然与诸多现实因素分不开 。
从华为自身来看 , 华为“上车”选择走高端路线与其长期以来的高端定位分不开 。 华为本就定位于高端序列 , 在业内也代表着较高水准 , 这一品牌定位让其在后续业务的推出上都着眼于高端市场 , 这自然也反映在产品价格上 。 比如 , 去年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刚问世时 , 其起步价就高达99999元 , 远超同行其他玩家 。 可以说 , 华为的HI模式是延续了华为一贯以来的高端定位 , 因此其为车企提供的智能驾驶方案在价格上都较贵 。
或许 , 华为选择HI模式来瞄准高端汽车市场也是为了弥补华为手机业务销量下滑对利润造成的影响 。 正如上文所说 , 高端产品首先表现在高定价上 , 而这也能够增加企业的利润空间 。 由于华为的强科技属性 , 每年的研发投入巨大 , 对盈利的渴望自然不言而喻 , 高端市场正是其最好的掘金池 。
从市场层面来看 , 华为HI模式也是对市场需求和车企需求的迎合 。 具体来看 , 随着消费升级后 , 中高端车型开始受到消费者青睐 。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2年3月市场成交均价16.68万元 , 相比去年同期涨了近6千元 ,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的是中高端市场的需求增长 。 基于此 , 华为HI模式着眼高端也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有关 。
对于车企来说 , 布局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品牌力 , 还能拓宽企业的盈利空间 。 因此 , 车企们也纷纷投向中高端市场的怀抱 , 比如接连推出新车型冲击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的欧拉、零跑等车企 。 总之 , 华为聚焦高端背后既有内因也有来自行业的外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