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2年6月28日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网和光明网联合主办的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第一环节学术研讨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主持学术研讨环节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光明网总裁、总编辑杨谷代表发布方致辞 。 杨谷认为 , 新环境下 , 各主体的海外传播对网络媒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在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介形式流行的背景下 , 新技术研究和应用会助益海外传播力的提升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昌凤以《国际传播的新科技化转向》为题进行了分享 。 陈昌凤教授从国际/海外传播的新科技语境、国际/海外传播与沟通 , 以及全球沟通的原则和伦理几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 她强调 , 平台社会的兴起和公共传播向私人传播的回归是未来的趋势 。 新趋势下也仍要坚持一定的交流原则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中国社科院新闻传播所所长胡正荣指出 , 在国际传播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 , 一要挖掘中国故事的当代价值 , 发挥当下关怀、突出当代作用、实现当今价值 。 二要挖掘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 , 采用全球视野、全球思维、全球话语 , 进行全球叙事 。 最后 , 胡正荣教授指出 , 近年来 , 中国国际传播的能力有所增强 , 但实现高效化的传播还有提升空间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张毓强以《在全球交往意义上认识高校企业的海外信息存有》为题进行了分享 。 他谈到 , 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本次报告的意义 , 第一 , 主体的弥漫是基本的趋势 , 基于此 , 要求所有主体共同参与信息的供给 。 第二 , 信息供给效能的提升尤为重要 , 各单位应该更重视此项工作 。 第三 , 全球交往时代的机遇与风险并存 。 因此 , 各高校要增强风险承担的素质 , 不改变信息供给的初衷 , 同时做好风险防范 。 第四 , 全球交往语境下斗争与合作的状态将会成为常态 , 所以不应感到不适 。 第五 , 全球交往要求不同视角的协同和发声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以《高校在国际传播中的角色》为题进行了分享 。 他指出 , 第一 , 从文化自觉到传播自觉 , 是高校介入国际传播洪流的趋势 。 高校在国家引导国际传播面临瓶颈时 , 应该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 。 第二 , 从文化自信到跨文化自觉 , 国际传播或许面临着天花板 , 但是跨文化传播仍有发展空间 。 第三 , 从理论自信到传播理论的建设 , 国际传播作为一门学科 , 在学界的深度和厚度仍有探索空间 。
第八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暨《中国海外网络传播力建设报告》研讨会在京召开
文章图片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在发言中指出 , 通过三个主体的国际传播表现 , 反映出中国各主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整体提升 , 进入了新的阶段 。 同时 , 受外部环境影响 , 中国的国际传播也处于一个具有变数的磨合期 。 他认为 , 第一 , “一带一路”是国际传播的成功缩影 。 第二 , “青年群体”应该在国际传播中受到足够的重视 。 第三 , 中国科技发展的成就为国际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最后 , 于运全肯定了国际传播研究 , 以及数据公开、共享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