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微信已走到极限?

编辑导语:近日,微信圈子宣布将于年底停运的消息传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作为一款大众化App,微信生态发展趋向向来是人们关注的话题。那么,直播这一形式能够为微信的未来发展助力吗?本篇文章里,作者发表了他的相关思考,一起来看一下。
公众|微信已走到极限?
文章插图
之前写过两篇关于微信的文章。
第一篇是去年3月份写的《我为什么不看好视频号》,主要内容是对视频号上线以后的一些分析,主要结论自然是不看好视频号。
第二篇是今年2月份写的《聊聊有关微信视频号的想法》,主要内容是聊当时微信的大版本更新,主要结论是不太看好视频号的同时,我也认为微信的未来在直播。
关于对微信的评论分析,我通常只做定性分析,一来是我认为定性分析往往更有用,二来是我不擅长做定量分析。如果对比前两篇文章来看,我的判断也基本正确,就算错也不算错得太离谱。
微信这几天有两个动作引起了一些讨论。
第一个是微信圈子被放弃了,这其实在我之前文章已经预测过,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没啥可惋惜的。不过顺便说一下,在我看来“微信圈子”这个产品似乎更适合做成一个独立App。
第二个是公众号顶部出现了直播标记,服务号主页也会出现直播提示,总之就是出现了各种直播入口,这也算是侧面印证了我“微信的未来在直播”的判断吧,不过和我想的也有些不一样。
通常写关于微信的文章,都会扯很多其他有的没的,今天就从内容开始扯起。
一、关于内容变现的问题内容变现的问题牵扯到所有内容平台,公众号/视频号/知乎/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平台都逃不了这个话题。
我在跟一些采访人员朋友聊天时,总是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采访人员掌握的有价值的信息这么多,但他们往往是社会中不怎么赚钱的那一波人?甚至比较穷?”。
你看人家钟睒睒,做采访人员/做媒体是做不成首富的,从传媒行业出来创业了,一不小心搞出个首富出来。
这种传媒人创业成功的很多,商业采访人员转行做公关和做投资的也很多,他们在新岗位中的优势并不仅是人脉资源,而是积累下来的信息/知识储备。如果传媒行业的薪资留得住人,那么他们为什么会走?这应该会是个扎心的问题。
我收到的答案有很多种,整体来说可以归结于三类。
第一类回答指向行业,说媒体的运营模式就有问题。
这个说深了得扯到媒体的社会属性上去,咱们也不扯那么远,扯太深了我自己也不懂。总而言之大意就是媒体具有公共性,而公共性与商业逐利是不完全匹配的,因此很多时候会做出“不经济”的行为,采访人员自然受到媒体属性影响,成为不太赚钱的那拨人,有追求的采访人员往往也有用爱发电的理想主义气质(让我们为他们鼓掌)。
事实上,如果我们从资本市场的态度来看,并没有太多投资者会把媒体看作是一个好的项目,主要收入来源通常是广告,估值水平普遍低得可怜。
第二类回答指向大众,说我们用户还没有为好内容付费的习惯。
事实上,能像财新那样收会员费的媒体,我们可能找不出第二家。当然大家也都知道,好内容背后有很多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风险。尽管这个回答把责任抛给读者,但这是一种鸵鸟思维,背后原因显然也与媒体的盈利模式相关,与第一类回答实质上同源。
媒体本身盈利能力就有问题,还怎么指望采访人员成为有钱人。其实据我所知,几乎所有媒体相关的从业者都认为媒体出现了问题、需要变革,但不知道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