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ibili|产业互联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二 )


透过以上的分析 , 我们可以看出 , 流量 , 绝不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 , 留量 , 才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 。
这个时候 , 真正考验玩家们的不再是规模的大小 , 效率的高低 , 而是更多地考验的是 , 玩家们对于B端用户改造的深度以及玩家们与B端用户共同成长的能力 。 只有真正将留量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关键 , 并且找到更多俘获留量的正确的方式和方法 , 才是决定能否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掘金的关键所在 。
平台 , 绝非是产业互联网的形态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 , 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的平台的出现 。
在电商领域 , 有淘宝、京东、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在外卖领域 , 有美团、饿了么这样的平台;在出行领域 , 有滴滴、Uber这样的平台……平台 , 成为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表现形态 。
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惯性 , 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 , 产业互联网时代 , 同样是一个以平台为主要表现形态的时代 。 于是 , 在产业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 , 人们会想当然地将平台模式 , 人们会想当然地将S2B的商业模式 , 看成是产业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态 。
后来的发展告诉我们 , 仅仅只是以平台作为产业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态 , 只会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带入到死胡同里 。
我们看到的以新零售、新消费、新金融为代表的诸多以平台为追求的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模式 , 之所以会走入到死胡同 , 错误并不在于新零售、新消费、新金融本身 , 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 , 玩家们仅仅只是将平台作为终极追求 , 仅仅只是以中心为最终表现 。
跳出平台和中心的牵绊 , 真正以新的角度来看待产业互联网 , 来寻找产业互联网的正确的发展模式 , 或许才能真正摆脱消费互联网的牵绊 。
站在现阶段的产业互联网的角度来看 , 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 , 以去平台化 , 去中心化为主导的产业互联网模式 , 才是未来产业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态 。 那么 , 何为产业互联网时代的主要表现形态呢?
笔者认为 , 以新产业为主要表现形态 , 以「供」「求」两端的点对点的对接为主导的商业模式 , 才是产业互联网的主要表现形态 。
当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 , 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平台和中心将不复存在 , 取而代之的是 , 从产品端到消费者的点对点的新供给模式 。
【bilibili|产业互联网的画卷,正徐徐展开】需要明确的是 , 平台和中心的不复存在 , 并不代表平台和中心消失了 , 而是说平台和中心将会以一种全新的形态存在 。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 越来越多的玩家将自身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 , 正是产业互联网的新形态的一种 。 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 未来 , 更多的产业互联网的形态将会不断涌现 。
互联网 , 绝非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
透过产业互联网的字眼 , 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 , 它是由「产业」和「互联网」两种元素组成的 。 对标消费互联网 , 很多人会想当然地认为 , 所谓的产业互联网 , 依然是一个以互联网为本质的存在 , 依然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终极表现形态的存在 。
实质上 , 互联网 , 绝非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 , 更为确切地说 , 产业互联网与互联网之间 , 并不存在太多的关联 。
既然如此 , 为什么产业互联网还被称为产业互联网呢?
笔者认为 , 产业互联网之所以被成为产业互联网 , 更多地原因在于 , 产业互联网的起点在于互联网有关 。 更为确切地说 , 产业互联网之所以被称为产业互联网 ,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 , 产业互联网脱胎于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