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出炉

6月29日 ,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以下简称《报告》)在京发布 。 《报告》显示 ,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 2020年 , 3554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以及合同金额均有增长 , 合同项数为466882项 , 合同总金额为1256.1亿元 。 其中 , 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61家 。
【院所|《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出炉】该报告是在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指导下 , 由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 。
《报告》指出 , 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分别为69.8亿元、67.8亿元和65.0亿元 , 均呈现明显增长 。 高校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平均合同金额为96.6万元 , 其中 , 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最高 。 此外 , 奖励个人金额比例占成果转化现金和股权收入总额的比重超过50% , 奖励研发与转化主要贡献人员金额占奖励个人金额的比重超过90% 。
值得关注的是 , 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流向聚集明显 , 超四成转化至制造业领域 , 超六成转化至中小微其他企业 。 与此同时 , 各地方科技成果产出与承接能力各有亮点 , 比如 , 山东省和广东省对其他地方产出的科技成果吸引能力强 , 承接金额最高;江苏省和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平衡有序发展 , 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强;北京市和上海市高校院所多、科研能力强 , 输出成果到其他地方合同金额远大于承接其他地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 。
《报告》还显示 , 高校院所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离岗创业人员数量为14043人 , 下降3.0%;创设和参股新公司数量为2808家 , 增长28.9% 。
近年来 , 我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改革任务部署 , 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 不过 , 《报告》也列举了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 如政策有待进一步协同落实、转移转化专业人才缺乏、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不足等 。
具体而言 , 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立涉及科技、财政、人才等多个方面 , 部分高校院所解读不到位且缺乏可借鉴经验;适合科技成果转化规律的相关资产管理改革制度有待深化探索;目前 , 在专利申请前评估、科技成果转化、赋权改革等政策中均有尽职免责的规定 , 但依法依规免责的具体细则还不明确 。 同时 , 金融资本支持力度不足 , 私募偏向投成长期企业 , 种子期、初创期科技转化项目存在融资难的突出问题……
为此 , 《报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 比如 ,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促进政策协同落实;完善成果披露、国有资产管理、尽职免责等方面的实施细则 , 切实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 。
直面复合型转移转化人才欠缺的老难题 , 《报告》建议相关部门加快推进经理人职称制度建设 , 有条件的高校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生专业培养方向 , 探索建立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薪酬、工资评定、职位晋升等制度体系 , 从而培养专业化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 。
“丰富金融支持模式 , 强化财政金融资源引导作用 。 ”《报告》指出 , 推进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改革 , 鼓励地方设立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资引导基金 , 提升子基金投早投小的比例 , 重点支持转化应用科技成果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 此外 , 要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作用 , 创新适应成果转化特点的金融产品 , 支持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