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业绩惨淡!旅游业寒冬“冻坏”携程,新业务能否带来希望?( 二 )


相比之下 , 交通票务业务营收达到16.63亿元 , 同比增长了10% , 是携程财报中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 。 而该业务的增长 , 主要归功于海外市场的助力 , 尤其是欧洲和亚太市场 。
数据显示 , 今年一季度 , 携程Trip.com的境外酒店预定量较疫情爆发前增长超200% , 机票预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70% , 韩国、新加坡、美国、英国和阿联酋等国家的用户贡献最大 。 携程董事长梁建章也表示 , 随着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放宽限制 , 全球旅游需求将会实现稳健增长 。

当然 , 携程的基本盘还是在国内市场 。 只有另一大现金牛住宿预订业务回到正轨 , 携程才算真正扛过当前难关 , 海外业务的增长对于携程这艘巨型航母来说只能算是杯水车薪 。
而7-8月份的暑期出行旺季 , 则是携程 , 以及整个OTA行业最关注的黄金窗口 。
OTA平台集体历劫 , 暑期旅游旺季能否解燃眉之急?和携程一样对暑期旺季翘首以盼的 , 还有去哪儿、同程、飞猪、途牛等一众OTA平台 。 毕竟它们也和携程一样 , 正在经历一段苦日子 。
在不久前刚发布一季度财报的同程旅行 , 净营收录得17.2亿元 , 总交易额为324亿 , 均未达到疫情前水平 , 好在经调整净利润录得2.4亿 , 体现了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 。
和携程相似的是 , 交通票务业务对同程旅行的贡献也超过住宿预订业务 , 两者一季度营收分别为10.2亿和5.4亿元 。 这也就意味着 , 同程也很需要国内市场的复苏 , 为低迷许久的住宿预订业务提供帮助 , 缓解交通票务单腿支撑集团营收的压力 。
阿里虽然没有单独公布飞猪的营收数字 , 但从近期的一系列调整来看 , 后者的境况肯定算不上一帆风顺 。
今年3月份 , 飞猪总裁庄卓然发布全员内部信 , 提出将精力专注在业务成长上 。 不久之后 , 飞猪宣布战略调整 , 随之而来的是整个阿里生活服务板块持续变动 。
在调整完成之后 , 飞猪成为继盒马之后阿里第二个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独自承担盈亏结果的业务 , 这也就意味着阿里不会再对这个子公司无条件输血 , 飞猪必须学会自己独立飞行 。
众所周知 , 阿里过去一年多一直遵循降本增效原则 , 对旗下无比庞大、繁杂的业务版图进行重新整合 。 这期间 , 优质资产和具备更大发展潜力的业务被赋予更高的战略地位 , 比如阿里云、跨境电商业务;而失血严重、前途堪忧的业务则面临收缩 , 已经砍掉多个边缘业务的阿里大文娱如此 , 飞猪相信亦如此 。
当然 , 最惨的还要数途牛 。 最新财报显示 , 途牛一季度净营收为4150万 , 同比下滑46.4%;净亏损4170万元 , 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
需要注意的是 , 截止今年4月13日 , 途牛已经连续3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美元 , 并因此收到纳斯达克退市警告函 。 随后不久 , 在脉脉等社交平台上出现途牛裁员50%的传闻 , 一时间引爆舆论 。
考虑到各大平台均惨淡经营的大背景 , 今年暑期旅游旺季 , 对整个OTA行业来说 , 意义就更加非同一般了 。 但想逆天改命 , 光靠它们自己也还不够 。
事实上 , 携程等OTA平台的业绩 , 和旅游、航空、酒店等关联行业的兴衰紧密相连 。 今年上半年 , 国内多地疫情肆虐 , 旅游业接连错失清明、五一和端午等多个黄金窗口 , 损失可谓惨重 。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的资料 , 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出游人次同比下降2% , 创收2891.98亿元 , 同比下滑3.9% , 各项数据都跌至谷底 。 和携程们一样 , 全国各大酒店、航空、景点、餐饮文旅企业 , 都在等待着暑期的“报复性出行” , 为自己输血续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