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那科|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底牌( 二 )


余下的2成市场也被众多海外企业分割殆尽,中国本土机器人企业在那个时候是凤毛麟角。
在那个时代,跟精密智能机床必须由国外100%进口一样,在国内已经有专家呼吁关注工业机器人制造的市场安全性。延伸到工程院院士层面,很多老专家都在不停地游走发声,希望国家重视推动这一个细分产业的国产化发展。
毕竟工业机器人已经日益成为制造业领域最核心的生产力体现方式,而将制造业的技术核心全盘委托给国外企业,确实不利于中国制造业的稳定发展。
2005年前后,国家相关部委曾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试图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个长期规划。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7年一家名不经传的小公司悄然成立。这家公司名为埃夫特智能,其前身是奇瑞汽车设备部下的装备发展科。
当时公司成立的时候团队只有十几个人,而且没有客户,缺乏资金,甚至核心技术都没有,但整个团队抱着一个决然的信念,要做一条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
虽然早在1990年1月14日,中国第一条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就在哈工大问世,该生产线有12台机器人,可以连续焊接130汽车驾驶室近300个焊点。但这条生产线诞生在实验室中,并不是一个可以量产的工业技术。
发那科|工业机器人的中国底牌
文章插图

(图 / 中国机器人网)
但团队在其中看到了希望,是因为当时国内还没任何一家厂商真正使用本土研发的机器人进行汽车焊装。
而相较于每年不断增长的汽车产量,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我们考虑进入这样一个细分行业,原因就在于从那四家大佬企业购买的焊接机器人不光价格昂贵,而且后期维护费用非常高,出现任何问题都必须向他们补交相应的服务费,由他们在海外的工程师飞到中国进行解决,非常不方便,并且还会耽误企业生产的进度。”陈宇认为,那时候整个团队有点孤注一掷的投入,如今看来,其实是一个改变时代的决策。
但团队所有人都没有接触过机器人的生产制造与研发,这几乎成了横亘在团队实现自身目标过程中的一座大山。
怎么办?中国年轻工程师给出的答案是——重新去学。
2008年3月,这个十余人的小团队就分为电气组与机械组两组,先后从安徽芜湖出发,坐着火车来到了北国冰城哈尔滨,在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学习机器人工程学。
“当时团队的成员互相鼓励,他们准备发挥老前辈们在研发‘两弹一星’时的精神。”陈宇表示,那时候大家一起并肩做什么都特别有劲,而且怎么努力学习都不累。
作为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成果转化的重点项目,埃夫特智能整个工程师团队得到了时任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孙立宁教授、副所长赵杰教授与时任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核心团队成员杜志江教授、李瑞峰教授、孔民秀副教授的倾力支持,这些应该算做国宝级的机器人研发专家,向年轻的工程师们传授了一切可以传授的机器人研发技术与理论。
“我们当时在哈工大觉得特别充实,因为每一天都在繁重的学习和实验中度过。”陈宇认为这样一个快速的知识储备过程,让整个团队度过了对工业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制造最陌生的那个阶段。
2009年9月团队从哈尔滨学成回到芜湖后,他们就马不停蹄地开始进入机器人的制造与紧张的点焊测试中。2011年2月23日,16台机器人组成了两条机器人生产线,亮相奇瑞的汽车生产工厂,为正式投入生产做最后的准备。
经历了八个月的调试,到2011年底,这个国内首条自主品牌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这条机器人焊装生产线刚一投产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一年可以焊装8万扇车门,在当时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中效率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