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郭台铭谋变,万亿鸿海下南洋( 三 )



“一方面 , 国内传统制造业务面临升级 , 利用数字化提高供应链韧性和生产效率;另一方面 , 出于成本和效率的管控 , 它(富士康)也要寻求其他成本洼地 。 ”Wit Display分析师林芝告诉《21CBR》记者 。

客观来说 , 即便大举投资南洋 , 相较郭氏在中国大陆的庞大存量 , 依然小巫见大巫 。



根据鸿海官方披露 , 2021年 , 其在中国大陆固定资产为2479.52亿新台币 , 约合560.37亿人民币 , 占到鸿海所有固定家业的57% , 而东南亚、南亚未能单独成列 。



【苹果|郭台铭谋变,万亿鸿海下南洋】过去两年 , 中国大陆高效、有韧性的供应链 , 成为鸿海应对风险、准时交付的压舱石 , 其在疫情下仍能业绩高扬 。

2021年 , 鸿海集团全年营收达1.34万亿人民币 , 同比增长了12% , 全年净利315亿人民币 , 同比暴涨37% 。



现在 , 鸿海集团的全球版图战略 , 概括为“两地研发、三区设计制造、全球组装交货” , 研发要以大中华区与美国为两大支点;“设计制造”的中心依然是中国大陆 。

只是 , 细看固定资产的前后对比 , 在趋势上 , 鸿海在大幅增加北美、新加坡、中国台湾以及东南亚、南亚的投资;中国大陆的绝对量 , 在2021年就减少约38亿人民币 , 占比从约65%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 。

郭台铭正在全球调整其布局 , 整体更加多元化 。

单从代工业务来说 , 新兴区域的确显露出竞争力 。

待了18个月后 , 那位昆山去的女工 , 就给予越南当地工人很高评价 , “工资比我们中国工人的工资要低 , 且他们与中国工人一样勤奋肯干 。 ”

即便不外迁 , 其也不会维持高峰期的用工规模 。



其财报显示 , 营收增长情况下 , 过去15个月(2020年底至2022年3月) , 鸿海整整减少了超过17万人 , 降幅达到20% 。

代工巨头也在谋求转型 , “从劳力密集行业 , 逐步转向脑力密集行业” 。

有分析认为 , 在电动车等新兴产业上 , 郭台铭之所以不再将中国大陆视作重点 , 部分原因 , 恰恰在于本土力量太强了 , 晚来的鸿海 , 不见得就能赢得优势 , 只能转战南洋 。

在产业升级大势下 , 鸿海不是当年的鸿海 , 大陆更不再是当年的大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