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美国偷师中国互联网( 三 )


在这样的前提下 , 中国衍生出了更多新的应用场景 , 延伸出的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足以支撑一个不错的市场 , 这也是中国在极度细分领域能出现全球领先的大公司 , 并从中继续孵化新的技术和产品的原因 。
基于巨量的“群体样本” , 中国互联网对生活服务的探索和革新中 , 诞生出很多更为适合全世界的经验模式 , 稍加改进就适用于海外市场 。
一位VC合伙人曾分享道:“很多中国创业团队都证明了这个路径的可行性 。 那么 , 各种衣食住行各个细分行业 , 为什么不可以都以这种方式来做一遍呢?”
全球投资巨头们无法否认的现实是 , “service from China”的时代已经到来 。
【提振经济 , 仍需“service from China”】
2001年以后 , 加入WTO的中国经济开始起飞 。 在国内外庞大需求的刺激下 , 中国重工业进程加速 , GDP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外贸(背后是制造业)、房地产、投资(主要是各类基建)逐渐成了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 , 同时也成为容纳千万级就业人口的超级行业 。
而到了2010年 ,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口数量开始赶超三驾马车 。 在2014年 , 批发零售行业首次超越了制造业 , 成为中国吸纳就业人口最多的行业 。
同时随着互联网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 , 一些全新的岗位也被创造出来 , 如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新媒体创作者等 , 分别容纳千万级就业人口 。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 ,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在GDP中的贡献不断增长 。 1985年 , 中国第三产业规模首次超过第一产业;2012年 , 一路高歌的第三产业又实现了对第二产业的超越 。 到了2021年 , 第三产业占中国GDP比重达53.3% , 远远超过第一、第二产业 。
当海外对中国的印象还是“Made in China”时 , 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数量、占GDP比重却越来越高 , 这足以说明 , “service from China”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和“made in China”一样重要 。
幸而 , 我们已经打好了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经济 , 却招致了很多人的不满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服务业与互联网相结合 , 包括最简单的买菜、抢菜互联网化、数字经济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 科技创新当然既要拥抱星辰大海 , 又要融入生活 , 甚至是下沉到柴米油盐 。
值得提及的是 , 互联网与服务业的结合也曾经历过野蛮生长 。 2020年底 , 国家不得不出手 , 对此做出严肃处理 , 划定了互联网巨头在“社区团购”的红线 。
价格战、垄断等恶性竞争手段绝不可取 , 不但无助于互联网继续在服务业创新 , 甚至会失去已有的优势 。 但杜绝野蛮生长不能因噎废食 , 而要将互联网的应用层面及时转到基础层面 , 转向技术创新的护城河上来 , 弥补中国互联网在纯技术创新方面的短板 。
在苹果和Google的带领下 ,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出现 , 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在下一个技术革新到来之前 , 无论中国还是美国 , 都在提前探索前沿技术 , 打造真正掌握自主权的数字基础建设 。
中国互联网平台 , 当然应该走向实体经济和高新技术的星辰大海 。
但如何让柴米油盐的生活服务更便捷 , 更有价值 , 依然同样重要 。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 , 识风云人物 , 读韬略传奇 。
版权所有 , 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AR|美国偷师中国互联网】如涉及侵权 , 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