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创业维艰读后感——a16z风投创始人艰辛创业背后的心路历程

【机器|创业维艰读后感——a16z风投创始人艰辛创业背后的心路历程】机器|创业维艰读后感——a16z风投创始人艰辛创业背后的心路历程

文章图片


最近终于看完了本-霍洛维茨的《创业维艰》 , 发现不管是企业高管还是普通的职员 , 还是独自一个人的CEO都非常有必要看下这么书 。
做为知名安德森-霍洛维茨的风投投资基金的创始人 , 回顾本-霍洛维茨从孩提时候到刚创立风投基金的人生经历 , 书中详细描述了本在Loudcloud和Opsware担任CEO的各种经历和心得体会 , 让我这个外人都体会了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 在带着现在该风投基金这么成功 , 其创始人(本-霍洛维茨)是怎么一步步从走过来的疑问 。 让我得出一句话:一位优秀的风投基金创始人应该也要一位优秀的企业领导者 。 以下是我总结的三条心得体会:
成为一家好公司本身就是一个目标 , 这个优先级是要优于成为一家赚钱的公司 。 在变化莫测市场下 , 公司常常面对生与死的考验的时候 , 只有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 才能让他们都可以安心留下公司用心的工作 。 因为留下来的员工 , 不是因为别的 , 就是因为这是一份他喜欢的工作 。 只有这样 , 才可以在公司一次次面对困难险阻时候 , 振奋大家的士气 , 而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 有一次本得知一个经理 , 有半年的时候没有一对一面谈员工的时候 , CEO本直接把给经理的主管叫过来言辞激烈地威胁一遍 , 要求该主管 , 让这位经理24小时完成员工的一对一面谈 。 成立软件公司Opsware之初 , 80名员工 , 两个员工退出 , 剩余的78人 , 有76人坚守到5年之后Opsware被惠普收购的那天 , 可以想象做为科技公司 , 这离职率意味着什么 。 书里面还提到很多关于对待员工的细节 , 像解雇员工:管理层做到要自己招聘来的员工 , 要做到亲自解雇 , 而不能委托给别人或者人事;如果是公司的经营不善 , 就好好告诉员工--是公司经营不善 , 而不是员工本身的问题;对离职的员工各种补偿细节要了然于胸 。 有很大一个原因 , 正因为有这些为员工着想的做法 , 才可以在无数次面对困难的时候 , 企业才有惊无险地走过了来 。
直面失败 , 打好精神 , 别想其他的 。 在处理完大客户EDS要取消Opsware合同的时候 , 发现竞争对手已经抢走了不少重点客户 , 有人给本献计献策:研发精简版 , 面向低端市场;收购一家结构更简单的公司等 。 本是这么回复的:“没有任何良策可以改变这个局面 , 我们只能用笨办法 。 ”--研发出一款更好的产品 , 除此之外 , 别无他法 。 是的 , 产品不行 , 就直面失败 , 除了打好精神研发更好的产品 , 其他都是在逃避 。 经过9个月的奋战 , 最终夺回了市场 。 在面对只剩两家对Opsware的进行议价收购的关键时刻 , 遇到审计上的问题 , 安永国际会计公司只想着他们的便利 , 协商三家大银行完成审计上的问题后 , 还要应对面临惠普临时折价要求 , 本顶着压力 , 最终没有折价 , 完成了Opsware的惠普16亿美金收购 。 很多时候 , 遇到问题 , 计较得失是没有用 , 需要做的 , 就是直面失败 , 打起精神去解决这些问题 , 抱怨和其他都解决不了问题 。
做决策 , 需要智慧 , 更需要勇气 。 很多时候是需要CEO做快速的决策 。 这时候 , 需要勇气 , 可以直面决策失败带来的各种压力 , 如果没有勇气 , 在唯恐决策失败而产生的心里压力下 , 就已经让人喘不过气 , 后面就更没办法做出理智的选择 。 在面对决策的时候 , 做那些艰难而正确的选择 , 只有这样 , 才可以在面对后面一次次艰难的决策中 , 多一份做出正确选择的勇气 。 决策需要大量的信息 , 很多时候回顾 , 做决策的时候 , 掌握的信息可能还不到全部的10% 。 所有平时建立好系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的准备 , 以便未来做决策可以派上用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