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开启「被动全球化」的征程( 二 )


中国企业家,开启「被动全球化」的征程】|全球化3.0:民主世界再全球化
以这次俄乌事件为起点 , 俄罗斯以能源要挟欧洲 , 却使得欧洲达成了一个充分的共识 , 就是宁肯舍弃短期利益 , 包括能源的短缺、供应链重组带来的成本上升等 , 也要重构新的全球经济秩序 。
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所谓民主、自由的价值观作为接入全球化的新入场券 。 这样的大背景下 , 以俄罗斯为代表的国家在接入新的全球秩序过程中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 甚至有可能会被这种新的全球经济秩序彻底踢出局 。 虽然西方也会有巨大的损失 , 但他们宁肯忍受短期的痛也一定要这么做 。
01
全球化3.0时代 ,
中国企业的出路
在这个全球化3.0的时代 , 特别是叠加中国内部市场自身的问题 , 我觉得一些企业家已经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 如果国内没有根本性的调整和改革 , 仅仅是出台一些优惠举措或者重唤信心的官方言论 , 完全不足以召回企业家的信心 。
中国企业在过去几十年里最难得的最宝贵的是我们培育了庞大的企业家、经理人、工程师、工人等人才力量 , 就我目前接触到的东南亚科技创业圈的创业者跟中国创业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如果说我们的创业者是专业选手的话 , 他们还是业余选手 。 当然人人都可以学习 , 他们也会快速进步 。
当中国本身的市场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 市场被极大地削弱了 , 在中国做生意、搞企业都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 而且这种风险不是市场本身的风险 , 而是来自非市场因素 , 比如监管的干预和管制 。 那么能力已经非常强的中国企业自然而然会想到不得不开启全球化的新道路 。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也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
全球化1.0阶段是把中国产品卖到全球去 , 从义乌的鞋子袜子到广东的小家电 , madeinChina迈向了全球 , 虽然没有自己的品牌但可能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东西都是中国造的 。
全球化2.0阶段 , 中国企业家们已经在贸易中逐渐成长壮大了 , 开始雄心勃勃地去收购海外品牌 , 有很多成功的例子 , 比如联想收购了IBM(个人电脑业务)、吉利收购沃尔沃 , 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 。 这个过程中国企业在做全球化的探索和尝试 , 但这条路并没有完全走通 ,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企业除了自身具备的实力和庞大的内需市场有吸引力外 , 我们在文化和价值观上并没有输出性 。 这是我对中国企业在全球化2.0时代始终保持的一个质疑 。
再后来 , 新一代的科技企业包括游戏、电商企业做出了非常杰出的表现 , 最成功的是TikTok , 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品牌 。
全球化3.0的大背景下 , 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只会更加困难 , 一家中国背景的公司可能越来越不被接纳 , 中国公司会面临两难的抉择 , 但并非没有选择 。
选择之一:把现有的业务一分为二 , 中国公司只做中国市场的事情 , 另外在新加坡这样的地方设立一家新的全球性公司 , 切割开法律和财务的关系 , 甚至换一个全球性的品牌 , 完全独立地去耕耘全球市场 。 中国还是非常重要的基地 , 承担包括人才、研发、生产制造的功能 , 而新加坡公司以全球整合资源的角度来看待母国资源 。
假以时日 , 或许五到十年之后以新加坡为中心 , 中国企业的被迫全球化可能会取得很大进展 , 甚至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 我对中国企业家非常有信心 , 他们是世界一流的选手 , 走到哪里都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
选择之二: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比较快 , 过去十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 在模式创新、应用创新上都做了非常多领先全球的事情 , 我觉得都有机会去东南亚再做一版 , 就是把中国模式复制到东南亚去 。 当然有很多挑战 , 东南亚分散的、碎片化的市场 , 不同的文化和语言 , 不同的模式等等 , 但有机会的地方在于当地创业者的整体水平跟中国互联网创业者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