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度如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果壳硬科技(ID:guokr233) , 作者:冰点 , 编辑:陈闷雷 , 原文标题:《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的脖子在哪里?》 ,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 工业生产发展进步 , 人力成本以及人口结构的改变 , 劳动力短缺已经代替劳动力过剩 , 成了主要制造业国家面临的主要矛盾 。
例如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短缺 , 几乎成为常态 。 但工业生产的某些特质决定了 , 提薪招工仅是权宜之计 , 大多数制造业的利润空间不太可能支持薪资持续上涨 , 这也是制造业向低人力成本地区转移的基本内在逻辑 。
无论是想降低人力成本 , 还是解决劳动力短缺 , 用机器人投入生产 , 成了制造业必然的选择 , 是我国近年工业机器人行业繁荣的主要驱动力 。
从市场规模看 , 尽管中美贸易冲突对行业造成了一定冲击 , 全球范围内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仍在稳步增长 。 根据IFR(世界机器人联盟)数据显示 , 2020年的全球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为301.5万台 , 较2019年增长10.4% , 在10年内增长超过160%(2011年为115.3万台)[1] 。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 且增速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 根据IFR的统计 , 2020年中国机器人的年安装量排名第一 , 达到16.8万台 , 超过了第2~15名的总和 , 是十年前的7倍有余(2.3万台)[1] 。
一文读懂: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度如何?
文章图片
2020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 , 图源|IFR
中国的繁荣并非孤例 , 对工业机器人的旺盛需求 , 也出现在全球供应链的另一个重要制造业中心 , 美国 。 根据美国自动化促进协会(AssociationforAdvancingAutomation)的数据 , 2022年第一季度美国机器人订单增长了40% , 2021年整体增长了21%——这也是劳动力短缺持续恶化的结果[2] 。
因此 , 工业机器人对未来制造业有着关键影响 。 本文将从产业链概况开始 , 解析关键环节 , 详述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主要制约因素以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一、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概况
工业机器人主要职责是在生产线上进行搬运、码垛、焊接、打磨、喷涂、组装等 , 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3C电子、金属加工、食品饮料、半导体等多个行业 。 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 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
尽管相关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十年代 , 但至今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化率仍较低 。 尤其是占成本比例较大、且利润较高的核心零部件 , 其高端化生产制造仍由在国外厂商掌握 。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游是零部件 , 包括核心零部件和其它零部件;中游是本体制造 , 按照机械结构和运动方式的不同 , 可分为多种类型;下游是机器人系统集成 , 应用于不同行业场景 。
一文读懂: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度如何?
文章图片
公开信息整理|果壳硬科技制表
在工业机器人的成本构成中 , 本体制造仅占约22% , 核心零部件占比超过70% 。
一文读懂: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度如何?
文章图片
公开信息整理
而在利润方面 , 本体制造仅有15% , 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利润率均高于此:减速器40% , 伺服系统35% , 控制器25% 。
一文读懂:工业机器人国产化进度如何?
文章图片
公开信息整理
若自下而上审视国产机器人产业 , 我们会发现 , 目前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端国产化率较高 , 但中上游则面临明显的卡脖子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