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实为多功能“镜屏”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实为多功能“镜屏”
文章插图

孔子屏风上可以粗略看到孔子和他弟子的画像 , 下面记录着孔子和他弟子的生平及小故事 , 图为孔子屏风的一部分 。视觉中国供图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 , 有一件破碎的漆器屏风极为独特 , 屏风上是一幅标注姓名的孔子和弟子的画像以及孔子的相关介绍 , 此外屏风上面还镶嵌着一面铜镜 , 因此该屏风是一款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镜屏 。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 , 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 , 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 。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 , 有一件破碎的漆器屏风极为独特 , 屏风上是一幅标注姓名的孔子和弟子的画像以及孔子的相关介绍 , 因此该屏风被命名为孔子屏风 。 但由于年代久远 , 加之地震导致海昏侯墓墓室进水 , 屏风遭到严重腐蚀 , 因此其原貌和功能一直存迷 。
近日 , 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历史专家王楚宁揭开了海昏侯墓出土的孔子屏风的真实面目:它不仅是一面屏风隔断 , 更是一面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多功能镜屏 。
漆木器的修复工艺繁琐漫长
据了解 , 屏风出土时 , 虽历经2000多年时光 , 但屏风上的漆画颜色依然非常鲜艳 , 文字也清晰可见 。 如何在最大的保护程度下修复其原貌 , 是专家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
我们先用毛刷清除屏风表面泥土与杂质 , 再对其进行拍照存档 , 以及测量称重 , 最后进入实验室考古阶段 。 海昏侯墓文物保护专家杨小林介绍 , 屏风的修复需要经过前期的文物清理、分析、检测和三维扫描等技术性工作 , 后期还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清理和修复 , 将现场其他散落的文物与孔子屏风进行组合还原当时场景 , 才能再现西汉屏风的昔日光彩 。
因为屏风的构件大部分为漆木器 , 而漆木器的保护相对其他器物来说要求更高 , 一般出土的漆木器都会有泥污和霉斑 , 需要先用蒸馏水洗去污斑 , 再用较稀的双氧水溶液或是2%的草酸溶液清洗暗里的斑点 , 用清水多次漂洗干净 。 再进行脱水之后 , 需要对已残缺的漆木器进行嵌补 , 一般可用生漆拌石膏粉嵌补空洞和缝隙 , 干后轻轻打磨平整 。 最后 , 将脱落或跷起的漆膜进行软化处理后 , 再选择合适的胶粘材料将漆皮层牢固地回贴于胎体表面 , 使其在自然环境下可以长久保存而不脱落 。 我们先用蒸馏水对它进行浸泡 , 接下来再进行脱水 , 然后修复 , 包括定型 ,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海昏侯墓考古专家介绍 。
一个具有多种功能的屏风
具有2000年历史的孔子镜屏究竟隐藏了什么秘密?
王楚宁介绍 , 因为出土时 , 其上绘写了孔子与弟子的图像、传记 。 出土时因该文物的漆木结构与屏风相近 , 故暂名为孔子屏风 , 但孔子屏风上面还镶嵌着一面铜镜 , 实际上是一款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镜屏 。 2000多年前 , 海昏侯刘贺床榻前摆放的这面镜屏不仅可以让他从孔子先贤的举止中汲取道德养分 , 而且还可以让他正衣冠 。
王楚宁研究发现 , 已出土的孔子镜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 一部分为衣镜 , 一部分为漆木残件 。 衣镜为青铜大方镜 , 长76.3厘米、宽46.5厘米 , 大小与现代普通穿衣镜相仿 , 具有相当的实用功能;方镜四周的漆木边框上绘制了东王公、西王母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图 , 方镜嵌于边框之中 。
衣镜背面是漆木屏板 , 形状近似屏风 , 上面绘有孔子、颜回等人的图像和传记 , 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留存的最早的孔子画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