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倪思洁2021年8月底的一个深夜|每年必发Science、Nature的团队,今年果然又发了!( 二 )


李更试着把磁场调得再强一点 , 马约拉纳准粒子亮斑也随之变得更密 。 当亮斑越来越近时 , 它们彼此间还出现了相互作用和关联的迹象 。
从那天起 , 研究团队开始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仪器针尖和样品的位置 。
“在找到原因和规律之前 , 我们一直担心一旦位置挪动就再也看不到这种奇特现象 。 ”李更告诉《中国科学报》 。
经过半年摸索 , 他们把神奇粒子阵列出现的原因锁定在“应力”上 。
“自然应力可以诱导晶体产生大面积、高度有序、可调控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 , 而这种有序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可以被外磁场调控 。 ”高鸿钧说 。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倪思洁2021年8月底的一个深夜|每年必发Science、Nature的团队,今年果然又发了!
文章图片
用磁场调控大面积有序的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中科院物理所供图
“为什么别人没有看到?”
去年11月 , 他们把新发现写成论文投给《自然》 。 然而 , 评审人对成果倍感意外:“为什么别人没有看到?”
“该怎么说服审稿人呢?”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的李更一边想 , 一边看着身边的“老伙计”——裹着银色锡纸的“扫描隧道显微镜” 。
显微镜的外观并不起眼 。 “这是我们自行设计、搭建、组装的仪器 。 ”论文通讯作者高鸿钧说 。
从2006年开始 , 实验室先后设计、建成了三代扫描隧道显微镜 。 他们使用的那台是第二代仪器 , 温度可以达到0.4K(-272.75摄氏度) , 可以给样品加3个方向的磁场 , 能量分辨可以达到0.3毫电子伏特 。
这些数字带来的直观结果是 , 科研人员可以把原子从分子上切下来 , 想切几个切几个 , 想切哪里切哪里 。 也正因为仪器的超强“视力” , 使得他们清清楚楚地看见并操控了马约拉纳准粒子阵列 。
就像这个其貌不扬却实力不俗的仪器一样 , 在高鸿钧团队的实验室里 , 有很多看似随意实则深思熟虑的地方 。 “就连用来屏蔽干扰的锡纸该裹在哪里 , 都是有经验和诀窍的 。 ”高鸿钧指着包裹着仪器的不太美观的锡纸说 。
但是 , “仪器好”“经验足”并不是能够说服审稿人的科学依据 。 于是 , 研究组又用了两个月 , 在实验室的另一台扫描隧道显微镜上 , 用另一个锂铁砷材料样品重复出同样的实验结果 。
看到重复实验的结果后 , 审稿人感慨:“我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解答 。 ”
“这些结果新颖且令人兴奋 。 ”另一位评审人说 。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倪思洁2021年8月底的一个深夜|每年必发Science、Nature的团队,今年果然又发了!
文章图片
高鸿钧与扫描隧道显微镜倪思洁摄
每年一篇《自然》《科学》论文
对于这次发现 , 高鸿钧用“必然的偶然发现”来形容 。
在他看来 , “必然”不仅来自于仪器的高精度 , 更得益于研究组的高效率 。
他的团队有一个很特别的习惯 , 热衷于在半夜两三点钟工作 。 “夜深人静的时候 , 可以避免电噪声、机械噪声对仪器的干扰 。 ”高鸿钧说 。
从2018年发现马约拉纳准粒子之后 , 这些年来 , 实验团队始终保持着高速运转 。
“团队里都是年轻的科研人员和学生 , 我们工作起来非常高效 。 从2018年开始 , 每年在这个方向上都有一篇《自然》或《科学》成果 。 ”高鸿钧说 。
此外 , 对于研究组来说 , 合作也十分重要 。
“这些年来 , 我们不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式科研 , 而是和研究所内外的团队联合起来 , 以建制化的方式不断推进这项研究 。 ”高鸿钧说 , 此次研究就是与物理所靳常青研究组、美国波士顿学院的汪自强合作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