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平文物古迹

东平境内遗存文物古迹十分丰富 , 自周迄清 , 历朝历代 , 皆无缺遗 。据县文物部门1981年对全县文物普查登记和1986年、1996年文物补查登记证实 , 境内目前古遗址、古墓葬群、古建筑和石刻雕塑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共300多处 。其中已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 , 待批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 ,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 , 被山东省文物部门列为“重点文物县” 。
1、古遗址
(1)东平国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宿城村西北部 ,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大体呈长方形 , 东西长约1600米 , 南北宽约1300余米 。城垣轮廓尚能看清 , 明显高于周围田地 。遗址西北角仍有北城墙的残存 , 高1—2.5米 , 长180米 , 宽15米 , 夯土层、柱洞明显 。据历史记载 , 宿为西周诸侯小国 。春秋时期 , 宿先属鲁 , 又属齐 。鲁、宋两国曾两次结盟于宿城 。两汉、三国期间 , 东平为国 , 国君皆为皇子 , 以宿为王城 , 辖无盐、宿城、任城、东平陆、富城、章、宁阳等县 。晋至南北朝时 , 改东平国为郡 , 郡治宿城 。唐贞观八年(634年) , 撤宿城县并入须昌县 。景龙元年(707年) , 复置宿城县 , 治宿城 , 属郓州 。贞元四年(788年) , 宿城县改为东平县 。大和四年(830年) , 改东平县为天平县 , 三年后并入须昌县 。自此 , 宿城不再设置县以上的政权机构 。但它至今仍是东平境内的一个重要集镇 。城址内遗存文物十分丰富 , 地表暴露物有路钉砖、灰陶豆、瓮、罐、板瓦、筒瓦残片和大型陶砖以及青瓷豆、盘、罐等 。出土文物有泥质五铢钱范、铁质五铢钱范、错银铜虎符、金银器和锄、犁等铁质农具 , 均是国宝级文物 。
(2)鄣城故城鄣国 , 姜姓 。位于东平县接山乡鄣城村及其周围地带 。鄣城为西周、战国时鄣国国治 。鲁庄公三十年(公元前664年)秋七月 , 被齐国灭 。《春秋》庄公三十年载:“齐人降鄣” 。汉时为鄣县县治 , 三国魏时废制 。遗址东西1300米 , 南北650米 , 文化层的中心地带被今鄣城村占压 。村东北处 , 发现地表下0.5—0.8米处有较多板瓦、筒瓦及罐、瓮、盆等残件 。
(3)遂城遗址位于东平县接山乡上遂城村南 。据《左传》等史书记载 , 商汤灭夏 , 封虞舜之后于遂 , 始建遂国 , 战国时为鲁之附庸 , 国人四姓 , 即遂因氏、颌氏、工娄氏、须遂氏 。鲁庄公十三年(公元前681年)春 , 为平宋国之乱 , 鲁、齐二国会于北杏 , 因曾遭齐人侵害 , 遂人不至 , 后终被齐国所灭 。遂城遗址属山间台形地 , 东西450米 , 南北350米 。文化层堆积厚约0.6米 。表层黄土 , 地表暴露物有灰、褐、红色罐和鬲口沿、豆盘等器物陶片以及饰绳纹的灰黑色较薄形小陶砖等 。遗址区内西南部有一高土台 , 为当时遂国内城城址 , 当地群众俗称“南城台子” 。
(4)郈邑故城位于东平县彭集镇后亭村一带 。为春秋时鲁叔孙私邑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夏 , 孔子言于定公曰:“臣无藏甲 , 大夫无百雉之城” 。定公使仲由季氏宰 , 将堕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人封地之城邑即“堕三都” 。于是叔孙仇帅师堕后阝三尺 , 即用驷赤为后阝宰 。该遗址属平原区 , 今整个后亭村座落在遗址之上 , 上为堆积沙层 , 2—5米以下为文化层 , 农民挖沙曾出土过一些泥质夹砂灰陶饰绳纹瓮、罐残片和豆柄、筒瓦等 。
(5)阳谷邑城遗址位于东平县旧县乡王古店村东1000米处的山坡上 。遗址东西800米 , 南北900米 。据《左传》记载 , 阳谷邑在春秋战国时为齐国城邑 , 也曾是齐国名相管仲的采邑 。鲁庄公、鲁僖公、鲁文公都曾在此地与齐桓公会盟 , 鲁季孙行父和公孙归父在此会见过齐桓公 。古阳谷邑 , 北有燕赵 , 西有魏郑 , 东有强大的齐国 , 三面环山 , 西部临水 , 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鲁国、齐国君主曾多次会盟于此 。
(6)无盐故城位于东平县东平镇无盐村南 。周、秦时无盐为县城 , 两汉曾为东平国治 。遗址南部被大清河冲刷掉 , 现存遗址东西约150米 , 南北约300米 。遗址内暴露物有灰陶素面罐、瓮、盆、瓦当等残片及较大型残砖石等 。曾出土汉代镏金三足双鱼纹青铜洗等文物 。
(7)须昌故城位于东平县老湖镇埠子村西东平湖内 , 周朝至隋代时 , 为须昌县治 , 唐为东平郡郡治、郓州州治、天平节度使使治、须昌县县治 。宋咸平三年(1000年) , 城圮于水 , 须昌城治迁王陵山前五里平原处 , 须昌城遂废 。清末湖水干涸时 , 尚能见西南坡中“南门”二大字刻石 。
(8)古运河自元代开通由东平至临清的会通河后 , 京杭大运河流经东平 。明永乐九年(1411年) , 工部尚书宋礼重开会通河 , 东移新开河段 。南自靳家口入境 , 中经大安山、戴庙等集镇 , 河段长60余里 , 河宽3丈2尺 , 深1丈3尺 , 并设闸调济水位 。东平成为漕运要枢 , 历时600余年 。江淮一带漕粮船 , 每年400万石皆取道于此运往京都 。运河沿岸集镇商旅云集 , 店铺遍布 。大河上下 , 日有百舸争流 , 千帆踊跃;夜有桅灯高挂 , 渔火如潮 。成为极壮观的风景 , “会河帆影” , 是东平著名旧八大景之一 。
(9)州城位于东平湖畔 , 始建于宋咸平三年(1000年) 。时因黄河决口 , 水淹郓州城(今东平埠子坡) , 知州姚铉奉旨移建于今址 。这里地处古济水、汶水和运河交汇的地区 , 是历史上南北水路的咽喉 , 北通燕赵、南控江淮 , 风物繁华 , 商贾云集 。宋、金先后为郓州、东平府及须城县城 , 元为东平路城 , 明清为东平州城 , 民国至1982年为东平县城 , 历经千年 。州城地势低洼 , 平均海拔38米 , 大隅首为全城最高点 , 城内面积4.3平方公里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隅皆为常年积水洼 , 盛产鱼、苇、蒲、莲等 , 水面积占全城五分之二 。旧志云:“夏秋之交 , 荷花半城 , 渔舟唱晚 , 风景清幽 , 不亚于江南 。”成为县内一大景致 。城内古迹众多 , 有宋父子状元坊、“龙门连跃”坊等72架;有清真寺、关帝寺、火神庙、文庙、马公祠等古建筑20余处 。州城人杰地灵 , 这里曾孕育过“建安七子”之一刘祯 , 父子状元梁颢、梁固 , 戏曲家高文秀等一代名士;萃集过司马光、辛弃疾、文天祥、元好问、王士祯等杰士英才 。州城是老革命根据地 , 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就出生在州城 , 并组织和领导了东平人民的革命斗争 。
2、古建筑
(1)清真寺位于东平县州城镇州城内 , 占地约6亩 , 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 , 明、清、民国及现代均有维修 , 为鲁西最大的清真寺 。寺坐西朝东 , 从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天井、前殿、后殿、观赏台等 。其中前殿为主殿 , 起脊灰瓦顶 , 歇山式建筑 。面阔五间 , 进深三间 , 内为四梁八柱结构 。左右各有耳子一所 , 木柱支撑 , 灰瓦顶 。后殿和前殿有天沟相边 , 五脊攒尖式顶 , 斗拱结构 , 造型奇巧 , 巍峨耸峙 , 与北京天坛祈年殿的上顶有异曲同工之妙 。
(2)戴村坝素有“北方都江堰”之称 , 是我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之一 。位于县境东南部 , 南城子村东北大汶河上 。明永乐九年(1411年) , 尚书宋礼采用当地白英老人的建议 , 在此筑土坝 , 将大汶河拦截南趋 。明万历元年(1573年) , 侍郎万恭在土坝迎水面砌石坡 , 以防水冲 。万历十七年(1589年) , 总理河道潘季训将此段拆除 , 另筑石坝 , 取名玲珑坝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 , 尚书舒应龙在玲珑坝南增筑二石坝 , 取名滚水坝、乱石坝 , 并在坝面铸铁扣 , 以连接坝之石料 。清雍正四年(1726年) , 内阁学士何国宗将坝增高一尺 。乾隆九年(1744年) , 总理河道朱藻将滚水、乱石二坝降至原有高度 , 并拆除玲珑坝 , 改建涵洞 。乾隆十三年(1748年) , 太学生高斌、漕运总管刘统勋改建玲珑坝 , 并将大坝降低一尺五寸 。道光二年(1822年) , 中承琦善于坎河口增筑三合土坝 , 以保玲珑等三坝之安全 。
光绪元年(1880年) , 山东巡抚周恒祺复修玲珑、乱石、滚水三坝 , 并在南北各筑坝头一座 。光绪三十年(1904年) , 抚东使者周馥将戴村坝浸口用土石堵塞 , 束水归槽 , 添建片石大堤 , 又将玲珑、乱石、滚水三坝和灰土坝修茸完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 , 山东建设厅长张鸿烈、总工程师孔令溶将大坝坍塌处进行修整 , 并改名北部曰灰土坝 , 中部曰太皇堤 , 南部曰滚水坝 , 总称戴村坝 。戴村坝三位一体 , 相互配套 , 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学技术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建成此坝 , 是非常惊人的 。其设计之巧妙 , 造型之美观 , 在我国水利发展史极为罕见 。虽历经数百年浪涛冲击 , 仍铁扣紧锁 , 岿然不动 , 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治水方面的高度智慧 , 连康熙皇帝也不得不叹服:“此等胆识 , 后人时所不及 , 亦不能得水平如此之准也 。”民国初年 , 美国水利专家方维来华 , 观看戴村坝后 , 由衷赞叹道:“此种工程 , 当十四、五世纪工程学胚胎时代 , 必视为绝大事业 , 彼右人之综其事 , 主其谋 , 而遂如许完善结果者 , 今我后人见之 , 焉得不敬而且崇也!”
(3)月岩寺位于东平县银山镇昆山西麓 , 座北向南 , 寺门向西 , 面积约3千平方米 。寺院内有大雄宝殿、藏经阁及左右配殿和后殿 , 为前后双重院落 , 其中大雄宝殿向南 , 面阔三间 , 进深7.4米 , 高8米 , 抬梁式木质结构 , 歇山式瓦顶 , 脊上有砖雕双龙戏珠及花卉图案 。院内有明代万历七年全石质钟楼一架 , 高4.5米 , 四角攒顶;宋代小虚观塔一座 , 全石质 , 高3.5米 , 瓦垄顶 , 均造型精美;碑刻数方及摩崖榜书“南海别院”、“昆岩瀑雪”等题字 。根据碑刻所记 , 月岩寺不但是古代闻名的寺院 , 还是学子聚会讲学的场所 , 为研究“东原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证 。
(4)清水石桥又名清河桥 , 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 。此桥在《太平寰宇记》、《元和郡县志》、《东原考古录》均有记载 。大桥宏伟壮观 , 桥南水泊风景秀丽 , 古有“小洞庭”之称 。洄源亭座落湖上 , 为著名胜迹 。唐诗人高适从鲁西至东平路经石桥 , 触景生情 , 曾写下“石桥水横流”诗句 。《元和郡县志》载:清水石桥 , 在县西三里 。隋仁寿元年 , 造石作华巧与赵州石桥相埒 , 长四百五十尺 。
3、古墓葬
(1)土山战国墓位于东平湖土山岛上 , 为战国时土圹墓 ,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省考古队发掘 。该墓南北12米 , 东西8米 , 出土有组合陶鼎、陶罐和青铜戈、车马器以及大量骨贝等文物 , 是鲁西一带最大的战国墓 。
(2)后银山汉墓群位于银山镇后银山村前 , 发现的汉代墓葬较多 , 多是壁画墓 。其中一东汉前期砖室壁画墓顶绘有日月流云;西壁绘墓主人淳于口出行 , 图上有榜题游徼、功曹、淳于口车马、主簿、付戏等;南壁绘都亭和人物 , 榜题“曲成侯邑”;东壁近后室绘鸟树 , 其前有子元、子礼、子仁等9人 。这座墓葬是山东地区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砖室壁画墓 。
(3)宪王陵位于老湖镇汶水之阳杏花岗东 , 为后汉东平国宪王刘苍及其子孙的墓葬群 。共有墓9座 , 俗称“九子冢” 。墓群占地百余亩 , 九座高大的封土堆墓从北向南呈左右对称式排列 。北首一号大墓即宪王墓 , 今存封土高21米、直径310米 , 夯土层明显 。2、4、8、9号墓封土基本完整 , 高度3—11米、直径10—50米之间 。1958年山东考古所发掘队曾对2号墓进行发掘 。墓为砖室 , 大型墓砖上模印有五株钱币、四方连续回纹等图案 。墓室分前、中、后和左右耳室 , 出土有金银器、铜铁器、玉器、象牙器、陶器等一大宗文物 , 尤为重要的是出土铜镂玉衣一套 , 形状与河北满城刘胜墓金缕玉衣相同 。宪王陵是与历史文献记载相一致并且保存较好的一处汉代王侯墓葬群 , 对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尤其对研究东平历史及东平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更为重要 。
【山东东平文物古迹】 (4)梁氏墓群位于老湖镇大望山、小望山之前梁林村西部 ,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东原名宦梁氏家族墓葬群 , 墓群座落于山前坡形地上 , 三面环山 。呈长方形 , 南北320米 , 东西240米 。梁氏墓群以五代时任太平军节度判官的梁维忠为始祖之茔 , 后“父子状元”颢、固和“祖孙三丞相”适、子美、焘及其后代 , 卒后皆葬于此 , 延续至明清 。现存梁维忠墓碑、梁子美神道碑、梁固墓碑及二件大型螭首碑帽等 。丞相梁子美神道碑 , 立于宋宣和七年(1125年)正月 , 通高7.5米 , 螭首蚨座 , 碑身高3.91米、宽1.6米 。碑文正书 , 竖刻43行 , 满行122字 。梁子美卒后 , 其子扬祖请于朝廷 , 徽宗敕命而立 , 分别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崇国公白时中、银青光禄大夫少宰兼中书侍郎开国公李邦彦、通议大夫守尚书左丞开国侯赵野奉敕撰文、书丹、篆额 , 文书俱佳 。其下部水池形底座 , 上刻水浪纹及水兽纹 , 与泰安岱庙内朝廷所立宣和碑相同 , 足见其规格之高 。梁氏墓群是历史上少有的官宦墓地集中的墓葬群 ,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官宦丧葬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
(5)霸王墓位于东平县旧县乡旧县村东 , 当地人称为“霸王坟” , 待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汉战争时 , 东平一带曾是项羽的根据地 , 驻扎着项羽的后方精锐部队 , 故项羽死后葬此 。《史记》、《前汉书》载: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 , 项王已死 , “楚地悉定 , 独鲁不下 。汉王引天下兵至其城下 , 欲屠之 , 为其守节礼仪之国 , 乃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 , 鲁乃降 。初淮王封项羽为鲁公 , 及死 , 鲁又为之坚守 , 故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谷城 , 亲为发丧 , 哭临而去 。不诛诸项氏支属 , 赐姓刘” 。据此可知 , 墓为楚霸王之头颅墓 。《皇览》中亦载“县(谷城)东十五里有项羽冢” 。墓原有封土 , 高10米左右 , 直径100米 , 墓前原有碑刻四方 , 汉柏数株 。后代名士多有前来凭吊者 , 如清代进士德清人俞樾在《项王墓》诗中有“已置头颅生赠客 , 还留魂魄战死神”之句 。清洪亮吉(乾隆时进士)曾来寻项王墓 , 并撰《东阿西楚霸王墓记》一文 , 其文句有“予以屠维之岁始夏之有夜抵东阿旧县舍第及长白瘳君寻西楚霸王之墓……寻碑读之 , 云有‘李将军从王死 , 实附葬’……” 。
(6)东王林位于梯门乡梯门村西荆山之阳 , 为明兵部尚书王宪及其后代的墓葬群 。原墓区内碑刻、石雕甚多 , 墓区周围建有围墙 。现存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宪墓碑1方;墓前神道石人、石马、石羊、石虎各1对 , 均形象高大 , 雕刻精美华丽;石门1架 , 华表1对(上有望天猴) 。王宪 , 字维刚 , 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 , 为官清正 , 忠心报国 , 卒赠少保谥康毅 。其子王汝孝 , 嘉靖丙戌年(1526年)进士 , 官至河南右布政使 , 顺天巡抚 , 政同其父 , “历履南北皆有声迹” 。
4、古石刻
(1)白佛山石窟造像位于县城西侧白佛山之阳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现存大小造像142尊 , 以隋开皇七年(578年)建造的阿弥陀佛像最大 , 该造像通高7.6米 , 结跏趺于束腰仰覆莲座上 , 形体硕大精壮 , 面相慈祥 , 微含笑意 , 其西土造像之容貌已然不见 , 转化成东土者形象 。据专家考证 , 此造像是目前我国中原一带保存最为完整、个体最大的隋代佛像 , 堪称“中原隋代第一佛” 。大佛两侧窟壁排列数十小龛像 , 大者高35厘米 , 小者仅10厘米 。其中具有地方特色的“涅槃”龛像是国内现存较早的两处涅槃龛像之一 , “十六王子”带铭龛像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唯一像、铭俱存龛像 。
唐窟内一佛二菩萨像 , 主像高2.43米 , 高肉髻 , 面相丰满硕长 , 蚕眉细目 , 鼻梁高挺 , 两耳垂肩 。左右二倚坐菩萨像 , 臂钏颈圈 , 缨珞敏缛 。三像均通体磨光 , 雕刻细腻 , 比例匀称协调 。反映了盛唐时期卓越的雕刻技巧 。五代及宋窟内主像为释迦牟尼倚坐像 , 通高1.9米 , 面部较宽圆 。袈裟衣纹厚重 , 线条略粗 。其左右为少年阿难、老者迦业立像 。东壁为数尊罗汉像 , 均光头结跏跌坐 , 慧眉善目 , 面含微笑 。其前有明代晚期三教堂 , 又名“三教寺” 。山西侧有天仙圣母、祥云二洞窟 , 分别雕刻送子观音和天仙圣母像等 。山顶玉皇阁内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李靖像和二郎神杨戬见3尊高浮雕像 。白佛山石窟造像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2)棘梁山摩崖造像棘梁山又名司里山 , 位于东平湖西畔戴庙乡 ,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主要集中于山顶呈“品”字形分布的三块巨石上 , 共有大小千余尊 , 完整清晰者600余尊 。东崖多为北齐、唐、宋造像 , 西崖多为唐宋组合造像 , 南崖多为唐宋时期的单体佛像和罗汉像 。北齐一佛二弟子像 , 佛像通高9.7米 , 头带高宝冠 , 两侧宝缯垂巾 , 宽圆肩 , 双肩略耸 , 胸部较鼓 。面像浑圆宽厚 , 眉间有突起白毫相 。手施说法印 , 著褒衣博带式袈裟 , 是中原一代最高的造像 , 有“中原北齐第一佛”之美誉 。左右二弟子像均高9.5米 , 立于莲花台座上 。三像表现了北齐造像身体丰圆健壮的风格 。盛唐时期的造像多为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二力士等组合像 , 其像多通体磨光 , 面相丰圆饱满 , 其中十王像均头戴宝冠 , 结跏趺坐 , 姿态各异 , 栩栩如生 。宋代造像几乎填充了两宋时代的每个年号 , 造像神情丰富、雕刻精细 , 五官比例适度 , 近于真人形象 ,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
嘉佑二年(公元507年)“三教通连”龛像 , “文宣王”居西 , “释迦牟尼”居东 , “老子”居中 , 每尊主像左右各立一身弟子像 , 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造像 , 对于研究我国三教融和发展的历史具有一定价值 。造像多有铭文 , 如刻字、纪年题记等 , 铭文最长者达500余字 。这些题刻对于考证我国佛像石刻的名称、年代、演变规律、书法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棘梁山摩崖造像历时1500余年 , 犹如一部中国摩崖石窟造像教科书 , 被业内人士赞为“鲁西石刻博物馆” 。
(3)理明窝摩崖造像位于县境西北斑鸠店镇六工山西南麓 , 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呈“一”字形东西排列 , 共有唐代大小造像49尊 。最高者177厘米 , 最小者仅为10厘米 。长安三年(701年)清信女比丘尼王八元、朱芸等造像主要为阿弥陀佛3尊大像 , 像着双领下垂式衣 , 质薄贴体 , 襞褶流畅写实具有质感 。面部丰腴 , 眉眼细长 , 五官雕刻细腻 , 面带笑意 , 神情丰富 。胸部凸起 , 光头并施彩绘 , 内有化佛7尊 。可谓武周时期佛教造像的标准形象 , 体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度匠意 , 透出精神气质的活力感 。开元八年造像延续了长安三年的造像特点 , 形象稍逊 。咸通十四年造像多以弥勒佛为主 , 施禅定印 。著通肩式袈裟 , 衣纹呈泥条状 , 螺纹发髻 , 头似圆球 。造像之南山脚处有建福寺 , 长安四年初建 , 为三进院落式 , 其中前殿为五脊硬山顶 , 鸱吻高大 , 琉璃瓦覆盖 , 脊饰高浮雕龙凤花卉等图案 。
(4)洪顶山茅峪刻经位于旧县乡屯村铺村东洪顶山西面茅峪中 , 待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属北齐时佛教文化遗存 , 是集经文、佛名、铭赞、题名碑于一体的大型摩崖刻经群 , 由东平人僧安道壹和印度僧人法洪共同刻经 。刻经分布在茅峪南北两侧石壁上 , 峪北以僧安道壹刻经为主 , 峪南以印度僧法洪刻经为主 。镌刻面积共达1000平方米 。刻经文6处 , 其中《文殊般若经》2处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大集经·穿普提品》、《摩诃衍经》、《仁王经》各1处 , 还有大空王佛、安乐佛等佛名9处 , 大小刻字共1200字左右 , 现存较完整可读者785字 , 可反映当时刻经内容全貌 。字径大小不等 , 多在25—60厘米之间 。而最小者仅7厘米 , 最大者360厘米 。峪北中心北“大空王佛”四字 , 总高9.60米 , 最宽处达4.10米 , 是目前已知的我国境内最大北朝大字 。
(5)国宝《张迁碑》明初出土于谷城(今旧县乡旧县村) , 是东汉中平三年(186年)谷城旧吏苇萌等人为升迁者张迁所作的去思碑 。此碑出土后移州城立于州学内 。1956年移至县政府礼堂之后建亭保护 , 现存泰安岱庙 。碑高约95尺 , 宽约32尺 。透雕龙首下 , 碑文区之上 , 篆刻扁体“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双行12字 。其拓片作为我国八件书法精品之一 , 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并影印在故宫编印的《国宝》一书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