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文章插图
一、商业文化
下司镇历史悠久 , 文化厚重 , 风光旖旎 , 景色迷人 , 民风浓郁 。元至元年间(1264-1294)属麻峡县;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属麻哈副长官司;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6月 , 属平定长官司;清末 , 为平定长官司的东二牌;民国三年(1914年)1月 , 属麻哈县东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3月 , 属麻江县六区;1949年12月12日 , 属下司区;1956年7月23日 , 随麻江县自都匀专区划归黔东南州;2013年1月 , 下司镇由凯里经济开发区托管;2014年9月 , 下司镇划归凯里市管辖 。
贵州黔东南州的下司古镇在清朝嘉庆13年(公元1808年) , 被辟为商埠 , 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 , 有水陆码头 , 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 , 马帮成群结队 , 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 , 彻夜营业 , 被誉为“小上海” 。这里山清水秀 , 人杰地灵 , 是中国皮划艇示范基地 , 红蒜之乡 , 锌硒米之乡 , 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 。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 。
每年农历七月中旬 , 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举行龙舟大赛 , 斗牛大赛 , 车流人流 , 摩肩接踵 , 热闹非凡 。假日 , 凯里、都匀、贵阳等处的旅客前来漂流戏水、访古探幽之后 , 悠悠然面水临窗 , 点上一两样佳肴 , 品美食、赏美景 , 享受悠然自得的清闲时光 。
下司镇历史悠久 , 文化厚重 , 是座因水而生、因商而兴的古镇 。据历史记载 , 在元至元年间(1264年至1294年) , 下司属麻峡县 , 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开始属麻哈副长官司 ,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 属平定长官司 。
下司镇地处清水江上游 , 顺江可达两湖、江浙 , 逆水可至都匀 , 向东可进凯里、雷山、台江 , 西出可至贵阳、安顺、云南 , 是清水江上的天然良港 。
港以城兴 , 城以港荣 。历史上清水江几次较大规模的疏浚 , 极大地促进了下司的繁荣发展 。
清雍正七年(1729年) , 云贵总督鄂尔泰及贵州巡抚张广泗奉命疏浚清水江河道 , “开浚上至都匀下至湖广黔阳一千二百里” , 其中下司境内河段的龙王洞等险滩激浪被开浚 , 整条河道通行无阻 。清乾隆二年(1737年)8月 , 麻哈州署派民工再次疏浚下司马尾河河段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 , 下司商户捐资银子2500两 , 从湖南招来工匠 , 进一步疏浚河道 , 重点疏浚境内上游龙王洞险滩;清光绪八年(1882年) , 云贵总督府拨付工程经费 , 再次疏浚龙王洞河段 , 使湖南商船经下司后 , 可直达上游的都匀百子桥下 。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文章插图
清雍正年间 , 长途水运开通之后 , 下司马帮兴盛 , 成群结队 , 首尾不见 , 成为一景 。常年来往的有云南马帮、贵阳马帮、安顺马帮、毕节马帮和麻江、下司当地马帮等 。其中 , 规模最大、路线最长的为云南马帮 。其一般有二三百匹 , 多达近千匹 , 并有长途挑夫数百人同行 。每当自贵阳方向来的马帮进入数里外的“四方井”(地名)时 , 下司人就能听到“塔塔塔”的马蹄声和“叮叮当”的马铃声 。他们自带帐篷、烙锅 , 大多于“野狗坡”(地名)一带野营露宿 。马帮们将云贵土特产送到下司后 , 又装上来自江南的生活物品 , 于第二天或第三天返回 。清代和民国 , 下司催生出专门饲养寄放牲口的旅店——骡马店 , 共有10余家 , 驮运的货物主要有川盐、棉纱、布匹和鸦片等 , 马店的楼脚都设有若干个喂马房 , 楼上则设有若干个客房 , 除了提供食宿外 , 还提供茶水、开水等服务 。
从清雍正七年(1729年)起 , 下司的物流集散和商业贸易日渐兴隆 。其中 , 最早兴起和交易量最大的为木商 。随着水上贸易日益发展 , 下司清江村逐步成为重要的商业码头 , 每天舟来船往 , 百货集散 , 客商荟萃 , 建有“土司”分司 , 名“下司”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 , 下司富商蒋朝秀独家出资 , 由民工历时半年建成面积300余平方米的“大码头” 。
清乾隆年间 , 在“大码头”下游约80处 , 修建了“小码头” , 专供官员上岸下船 , 后来随着物资集散日益繁盛 , “小码头”逐渐由官用演变为商用;还建成了“大街” , 街道长约350米 , 地面均为鹅卵石铺砌或块状石镶砌 , 故又称“花街” 。街两侧 , 是一字排开、紧挨相连的木楼民居 。每栋房屋均设有货柜 , 出售食盐、布匹等货物 。后来 , 又相继建成了“小街”和“下排街” , 均长150余米 , 两旁是商铺 , 主要经营金银首饰和食品等 。
到清嘉庆十三年(1808年) , 下司正式开辟商埠 。此后 , 下司已发展成为清水江上游最重要的商业口岸 , 每天都有百千上千的船只停泊在“大码头” , 下货卸物 。当地百姓7天赶一次“大场” , 5天赶一次“小场” , 赶“大场”的地点最初设在下司西面2.5公里外的“马场” , 赶“小场”的地点设在下司弯子的“猪场坝” 。每到赶“大场”时 , 千里迢迢的马帮云集而至 , 狭窄的场口人呼马嘶、水泄不通 。每到赶“小场”时 , 码头上的船帮就会多达数百 , 时有近千 , 挨山塞海、摩肩接踵 。后来 , 为改变赶场日拥挤的局面 , “麻哈”知州徐凤喈将赶“大场”的地点从“马场”搬迁到下司的“场坝”上 , 周边设有很多的商号、货栈和餐馆等 , 商业盛况空前 。
清光绪年间 , 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浙、福建等省和贵阳、安顺、兴义等地的商帮过境下司或入市 , 有“十八家行商”长驻镇上 , 开设的庄号、商号、货栈30余家 , 经营的商品有黄州布、棉花、棉纱、桐油、食油、食盐、瓷器、药材、牛皮、五倍子、杜仲、木材、黄柏、桐籽、鸦片、黄豆、生猪等 。一些云贵土特产品经下司外销到武汉后 , 再出口到德国和新加坡 。其中 , 江西刘同庆开设的“庆元丰” , 经营黄州布、棉花、棉纱和桐油等 , 流动资金10多万银元;湖南湘乡的杨天成经营花纱布 , 同时收购牛皮、五倍子、杜仲等土特产品往外销;湖南客商张文斋、张省斋开设的“怡兴斋” , 尹华生、尹琴生开设的“湘华利” , 生意兴隆 。在下司大、小两个水码头上 , 都有着固定的脚夫 , 每天通宵达旦卸货 , 各种商品源源不断运出、运入 , 共有10余家货栈专门存放商品和提供交易场所 。
每逢赶集市 , 总成交额5万两银元以上 , 为“麻哈州十二道场之首 , 东北五水路之一” 。自清康熙年间建成“两湖会馆”后 , 江西会馆、福建会馆、江浙会馆等商业会所相继建立 。清宣统二年(1910年) , 贵州省商业总会在下司建立商业分会 , 共有20多家商号(栈)成员入会 。清代 , 下司航运年吞吐量1万吨以上 。
民国三年(1914年) , 下司镇共有商号、店铺、旅栈等50余家 。民国七年(1918年) , 商业从业户数达197户 , 从业人员达583人 , 资金量达31.75万银元 。自民国十四年(1925年)到十六年(1927年) , 随着下司工商业繁盛状态达到巅峰 , 贵州省财政厅在下司设置关卡 , 建厘金局 , 挂牌“贵州省下司厘金局”征税 。所征税种有农业税、屠宰税、酒税、盐税和烟税等 , 每年所收税金达数十万银元 。民国十六年(1927年)元月 , 改称“下司厘护饷捐局” , 合并征收的有厘金、护商费、通关税和盐商营业捐等 。这期间 , 地方也建“联保团”护商 , 从下司大量运出的土特产有五倍子、黄柏皮、中药材、桐油、木材、牛皮等 , 大量运进的货物有纱布、纱子、棉布、洋布、煤油等 。其中 , 洋布以日本货为主 , 经上海转运 , 其他物资多在武汉、杭州及湖南等地采购 。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 , 商船日常出入三五百只 , 时有近千只 , 最多时泊船2000余艘 , 铺满河面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 为了理顺行业管理 , 下司镇成立旅、栈、商业“同业公会” , 共有会员47户 。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 , 部分商人联合开办“下司保证责任合作社” , 经营棉花、土烟、百货、食盐等 。为跟上公路运输发展需要 , 下司的商户共购来汽车11辆 , 用于商业货物的长途运输 , 成为当时黔南、黔东南地区拥有商业货车最多的乡镇 , 组织运出的特产有鸦片、烤烟、中药材、桐油和木材等 , 组织运入的货物黄土布、洋布、棉花、煤油、食盐、百货等 , 陆续开设的商号有益强公司、华新盛、协和成、华彰、盈丰庄、新昌、康记、顺记、安记、新大隆、惠中、庆记、复记和裕通等 。经下司巨商周绍阳的“益强”公司带动 , 又发展出谦益商行、义利商行、集义商行、伟业商行、新风商行和宏大商行等一批新的商号 , 以及友诚堆栈和向永记堆栈等一批新的货栈 。
水运黄金时期 , 下司码头物流吞吐量很大 , 江上布满货船 , 岸边站满马帮 。每天 , 都有许许多多的粮包、盐袋需要下船打包 , 有林林总总的货物、鸦片需要卸下装船 , 所以 , 码头上常年有着近百名的固定装卸工 , 称“脚板行” , 专干扛大包、背杂货、卖力气的活 。为了维护自身权益 , 他们建有“下司工人联合会” 。
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的220余年 , 水运给下司带来了很多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自清光绪年间以来 , 下司面条名声远扬 , 广占市场 , 曾产过“手拉空心银丝面” , 顺江沿河远销到洪江、常德、武汉和上海等地 , 还作“贡品”送往京城 , 供皇家享用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 下司成立“复兴面厂” , 年产面条近8万斤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 , 下司手摇机制面条厂有10余家 , 且每家积淀出各自的配方 。
清代和民国时期 , “下司造船厂”鼎盛一时 , 为官办 , 共有能工巧匠100余人 , 堆放在草坪上的船只塞满河岸 , 木料有四五百“码子” , 每年维修的旧船不下五千条次 , 打制的新船不下五六百条 , 均为较小的“两舱船”和较大的“五舱船” 。在青狮到响水脚河段大约1500米内 , 两岸共有水碾坊10余家 , 日夜加工大米、面粉 , 以供居民生活之需 。在清江、湾塘、德兴、花桥等地有油榨坊6家 , 榨出的菜油和茶油享誉省内外 , 榨出的桐油曾销往德国 。涌现出2家武馆 , 为商人提供保护;涌现出4家棺材行;还涌现出一群有头脑、会投机、懂信息、专替别人介绍买卖、从中赚取佣金的投机者即“掮客” 。
自晚清到民国 , 下司街上裁缝业尤为发达 , 先后涌现出6家手工裁缝铺和机制缝纫铺 , 加工长、短对襟衣衫和便裤、嫁衣、寿衣等 。民国时期 , 下司涌现出洗染作坊4家 , 洗染出青、蓝、黑等颜色的布匹后 , 拿到市场上销售;涌现出嫁奁木行6家 , 打制的嫁妆极为精细、美观、牢实 , 所制的架子床 , 所雕刻的木桌、椅、凳、柜等家具 , 畅销省内外 。《黔东南州志》载:“下司木行嫁奁 , 技术高超 , 驰名江南”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 , 有外商在下司龙场坳(地名)组建玻璃制造厂 , 专门生产平板玻璃及日用玻璃用品等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 , 随着贵州大面积推广美国烤烟种植 , 催生出下司机制卷烟的诞生 , 建有“新中卷烟厂” , 生产有“企鹅”“清水江”“红炮台”和“农村乐”等品名卷烟 。
民国时期 , 下司已经成为了贵州东部重要的商业口岸之一 , 物流茂盛 , 社会繁荣 。民国《贵州通志》对下司留有“黔楚商船 , 千帆箕张 , 云翔上下”的记载 , 还有文人墨客赞誉下司为“人烟辐辏地 , 歌吹不夜城” 。
自晚清到民国后期 , 下司货物日夜转运 , 商船成百上千 , 因而催生出大量餐馆、酒店和小摊子等 , 家家餐馆门庭若市 , 客来客往 , 昼夜营业 , 夜市兴旺 , 岸边灯火通宵达旦 , 倒映江中 , 灿若繁星 , 从此下司有了“不夜城”和“小上海”之称 。
二、体育文化
下司是个水韵之镇 , 水上运动尤具魅力 。每年 , 龙舟赛、独竹漂和激流回旋活动等 , 都吸引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健儿云集于此 , 书写一个“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别样刺激 。下司 , 也因水上体育而更有魅力 , 名扬天下 , 获得“中国龙舟冠军之乡”的美誉 。
下司古镇的清水江河道(又称“马尾河”)自然条件好 , 水源丰富 , 水流平缓 , 水质清澈 , 水面笔直宽阔 , 很适合发展水上体育运动 。1992年3月10日 , “下司龙舟训练基地”项目破土动工 , 修建长滩龙舟赛场和两岸共6级、长度为928米、可容纳数万名观众的看台 。后来通过不断改造提升 , “下司龙舟训练基地”最终建成 , 有长1200米、宽110米、深3米以上的龙舟赛道 , 水质达到国家JB3838-2002地表水二类标准 , 可设250米、500米、800米、1000米的四条标准赛道 。
2004年 , 下司镇被贵州省民委、省体育局和省教育厅联合命名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龙舟训练基地”;2005年5月 , 下司镇被贵州省民宗委、省体育局联合命名为“中国西部龙舟城暨贵州省龙舟训练基地”;2013年2月 , 下司镇被国家民宗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命名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基地” 。
自1989年起 , 下司镇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龙舟体育人才培养 , 强化运动员训练 , 加强队伍建设 , 不断普及水上体育文化 。全镇组建有业余龙舟运动员30多人 , 教练员1人 。队员均为身强力壮、有丰富竞赛经验的爱好者;教练员为体育学院毕业生 , 拥有丰富的专业培训经验 。镇政府定计划 , 定任务 , 不断强化对运动员的训练 , 并要求每次训练都备有“集训计划”和“训练方案” , 制定详细的“天训练”和“周训练”计划 , 以确保完成课程 。
自2005起 , 下司镇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 , 使基地拥有标准大龙舟8条 , 小龙舟6条 , 以满足平时训练和举行大赛所需 。到2007年 , 下司镇政府将下司民族中学作为龙舟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 将“小龙舟”训练技能带进体育教学课堂和课外活动 ,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培训 , 坚持做到每周开展课外训练3至4次 , 每次开展时间达1个半小时以上 , 参训学生达52.6%以上 , 培养出一大批后备人才 。每年 , 民间七月半即吃新节 , 全镇都要举行一次龙舟比赛活动 , 让运动员有更多机会参加赛事 , 积累竞赛经验 。截止2017年 , 共培训出专业龙舟运动员500人次 , 输送合格运动员80余名 。
通过努力 , “下司龙舟训练基地”积累出一整套独特完整的训练模式 , 逐步形成3支召之即来、来之能赛的龙舟运动劲旅 , 即下司男子龙舟队 , 组建于1989年6月 , 到2017年有队员15人 , 年龄在20到55岁之间 , 均为龙里村村民;下司女子龙舟队 , 组建于2008年7月 , 到2017年有队员15人 , 均为龙里村村民;下司民族中学男女龙舟队 , 组建于1996年4月 , 有男运动员30人 , 女运动员30人 , 均为在校学生 。
从1989年8月起 , 下司龙舟训练基地先后迎来了“贵州省首次龙舟赛”、“贵州省龙舟赛”、“贵州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龙舟赛”、“贵州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运动会龙舟赛”、“全省青少年水上项目锦标赛”、“贵州省首届农民运动会龙舟赛”、“全国龙舟暨独竹漂邀请赛”、“中国·凯里全国龙舟邀请赛”、黔东南州建州60周年中国·凯里国际龙舟大奖赛、“多彩贵州·凯里国际龙舟邀请赛”等重大赛事的成功举办 。自2005年到2017年 , 下司镇龙舟队共获得全国龙舟大赛金牌40余枚 。其中 , 2007年 , 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 下司镇龙舟队夺得8枚金牌;2011年9月 , 在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 , 下司龙舟队因夺得12个一等奖 。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文章插图
独竹漂是下司镇一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 。2007年6月 , 下司镇在黔东南州体育局、民宗局和麻江县体育中心共同支持下 , 引进独竹漂项目 , 并在下司民族中学建起一支有20余人的男、女独竹漂表演项目专业训练队 , 将“独竹舟”表演项目纳入学校课外训练中 。队员均从具备游泳能力、身体健康、体质较好的学生中选拔 。2008年 , 下司镇进一步注重独竹漂项目的开展与训练 , 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 , 大胆探索 , 甚至引入人体力学知识进行训练与研究 , 让运动员全面掌握独竹漂身体素质训练方法和水上划行技术要领 , 不断找到水中平衡性 , 能在水中做“金鸡独立”“燕式平衡”“仰卧起坐”和“府卧撑”等10多种高难度表演动作 。
到2009年 , 下司镇独竹漂队员发展到56人 , 其中女队员29人 。到2017年 , 发展有技术高超的男运动员12人、女运动员14人 , 均为在校学生 。2009年7月 , 下司镇独竹漂队伍代表贵州省参加在下司举办的“全国首届独竹漂邀请赛” , 获得6金4银6铜的成绩 。
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是下司镇体育运动的又一响亮品牌 。该基地全长490米 , 其中引水渠道长180米 , 赛道长310米 , 全程落差6.8米 , 水流量15-20米/秒 。整个赛道由不规则的人造异地障碍物构成 , 有连续变换的漫流、蜿蜒急缓的剪切流和左右回旋的涡流等 , 2006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 , 2007年10月13日被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中国皮划艇协会贵州下司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 。该基地将世界上所有激流回旋赛道的典型水流集于一身 , 为“贵州唯一、亚洲最好、世界一流” , 具有中国独立知识产权 , 是可调节的半自然与半人工的奥运标准激流回旋竞训场地 , 在中国激流回旋界流传有“冬训四川米易 , 夏练贵州下司”的美誉 。
由于在体育方面做出了成绩 , 1991年11月 , 下司镇被国家体委、国家民委评为“全国少数民族体育先进集体”;1992年 , 下司镇被贵州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体育先进集体”;1992年8月 , 下司镇被国家民委、国家体委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集体”;2006年 , 下司镇被贵州省体育局记集体二等功一次 。
三、建筑文化
历史上 , 下司古镇为苗族、仫佬族、畲族和汉族等多元文化交融之地 , 因而形成以苗族建筑和徽派建筑等集于一体、交相辉映、借鉴吸收、互相依托、共存共融的建筑风景 , 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岸江边的古镇核心区内 , 即清江村内 。凡街道两侧 , 多为成排的一楼一底苗族木质结构建筑 , 间杂有少数以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的徽派土砖结构建筑 。
苗族、仫佬族木楼重檐青瓦 , 多为三间两进 , 也有五间两进 , 中间为堂屋 , 大门上带有腰门 , 门窗、吊瓜等雕刻精美 。木楼两头外间 , 多建有长四尺、宽一尺二寸的“壁笼”(货柜) , 既保留有吊脚楼风格 , 又增添有商业交易功能 。内层卧室多铺木板(楼板) , 前面房间一般作休息用 , 冬天可烤火 。而清水江东岸的一些村寨 , 由于环境较为陡险 , 因而“吊脚”的特征越是明显 。其特点为“穿斗式”木质结构 , 多建造在斜坡上 , 分3层 , 高约7米 , 占地约七八十平方米 。底层用于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 , 二层为人住 , 顶层很矮 , 用于存放粮食 。齐脚式楼房风格为一楼一底 , 高约6米 , 分两层 , 且为“退堂式”三开间 , 一头附带“厢房”或“偏厦” , 占地约八九十平方米 。其楼下住人 , 楼上存放粮食、生活用品等 , 也兼作客房 , 畜圈、禽窝、柴棚、厕所等则建于宅旁 。
在底楼里 , 又由于前半部光线充足 , 为生活区用;后半部光线较暗 , 为休息区用 。其中 , 正房中间为堂屋 , 地下设有“火塘” , 正墙上设有“祖宗”神龛 , 为祭祀、商议要事之屋 , 厨房多设在挡头“偏厦” 。早期 , 楼顶上多盖交错重叠的杉木皮 。民国后 , 逐步盖上平顺严密、整齐美观的青瓦 。苗族木楼通风性能好且干爽 , 很适宜居住 。每个村寨 , 吊脚楼连片建在一起 , 廊檐相接 , 聚集成寨 , 形成鳞次栉比、依山就势、蔚为壮观的建筑群景观 。
具有徽派风格的汉族民居 , 飞檐翘角 , 雕柱镂砖 , 青瓦如鳞 , 显得宅高院深 , 其多以砖、木、石为原料 , 以木构架搭建 , 注重内采光 。一般高约六七米 , 占地面积约七八十平方米 。少数生活富裕人家建有四合院 , 用料硕大 , 且注重装饰 , 甚至采用石雕 。自清代起 , 曾流行“印子房”且风行一时 。这种民居在外观上很像官方的印章 , 四四方方 , 堂堂正正 , 故得名 , 为当时大西南地区汉族民居广泛流行的风格 。其高约六七米 , 占地面积约七八十平方米 。其每个四方形房间 , 均以木料作桩和梁 , 然后配合泥土搭建而成 , 上盖瓦片 , 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等功能 。畲族民居多为“三开间”或“长五间”平房形式 , 周围环境较宽 , 条件好的人家还建厢房 。
下司镇各民族居住风格和方式 , 一直流行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 。自进入21世纪后 , 随着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的普遍出现 , 下司各类民居逐渐被一元化的四方形砖房所取代 , 特点不断消失 。但在古镇核心区 , 自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以来修建的大街、小街等花街古巷 , 禹王宫、观音阁、万寿宫、天后宫等多个古殿宇 , 众多错落有致的古民居、古围墙等 , 仍然留存 , 构成古镇建筑群 。2011年1月 , 下司古镇建筑群被黔东南州政府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
2013年后 , 下司古镇经进一步升级打造 , 许多建筑均得到包装改造 , 且复建和新建了大门牌坊、张先培纪念馆、阳明书院、风雨桥、广东会馆、接官亭、芦笙广场、女子书院、古戏台、字库塔、鼓楼等诸多景观 , 成为一个楼亭林立、檐角飞翘、古街通幽、宅院幽深、古色古香 , 既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 , 也有“木屋、青瓦、花窗”的苗族民居的4A级旅游景区 。
四、饮食文化
下司自古为鱼米之乡 , 靠山吃山 , 靠水吃水 , 因而饮食条件较为上乘 , 很早以来主食为大米、玉米、红薯和小米等 。但同时 , 由于下司为多民族居住之地 , 各自的饮食文化又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 因而形成各有千秋、自成一体的风格 。
元明时期 , 苗族、仫佬族就掌握了制作腊肉、腌鱼和酸汤等可储存食品的技术 , 并由此沿袭 , 逐渐发展成为饮食文化主流 , “酸汤”和“腌汤”飘香一地 , 故很早有“三天不吃酸 , 走路打捞圈”(“捞圈”为方言 , “偏偏倒倒”之意)说法 。在富裕人家 , 还具有家藏“五坛子酸汤 , 八坛子腌鱼”的高规格生活 。只要来人来客 , 多数的苗族和仫佬族人家 , 都会留有好酒好肉热情招待 , 尤其男子们一有好菜就会普遍大碗饮酒 。但在食谱菜系上 , 大都为“一大锅”的简单方式 , 在加工上也多是“喝酒喝砵砵 , 吃肉吃坨坨”的粗加工方式 。明清时期 , 汉族在饮食上从江南带来蒸、炒、炖、卤等风格 , 即以干菜为主的徽菜风味 , 在制作上也较为精细 。平时里 , 多数人家以大米为主食 , 喜食鸭鱼肉类和蔬菜 。逢年过节时 , 都烹饪几菜一汤 。一日三餐中 , 讲求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 。晚餐时 , 成年男子喜饮酒 。每办红白喜事宴席时 , 一般要做十八个菜 , 且有鸡、鸭、鱼 , 讲究色、香、味 。尤其在水上贸易发达时期 , 下司汉族饮食文化进一步向精细化发展 , 出现丝条、薄片、颗粒等多形状品种 , 在味道上追求油厚不腻 , 口味浓厚 , 咸鲜兼辣 。
明清时期 , 由于畲族为江南地区流入民族 , 因此嗜辣重咸 , 喜食野味和河鲜 , 喜热食 , 善饮酒 。但在流入下司后 , 由于生存环境较为恶劣 , 且与其他少数民族长期杂居 , 因此 , 逐渐较多地吸收当地的饮食文化风格 。
1949年后 , 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 , 随着生活条件提高 , 下司各民族的饮食质量不断提升 , 且越来越互相融合 , 出现苗族的酸、辣、腌、炖与汉族的炒、蒸、煎、卤交相辉映现象 , 汉族食品中的臭豆腐、霉豆腐、卤肉、煎饼、辣酱 , 烹饪方式中的油炸、清炖、干锅、爆炒等 , 不断被少数民族群众接受 , 而苗族、仫佬族的酸汤、腌汤等 , 也不断被汉族群众接受 。因此 , 已形成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很难分清的饮食文化现象 。
酸汤是下司苗族一道最常见的传统家常菜 , 为通过微生物发酵生成的一种酸味饮品 , 家家户户都有用于制作酸汤的土坛子 , 且餐餐都吃 。
很早以来 , 当地广泛流传“一天不吃酸 , 哈欠连连干;两天不吃酸 , 饭菜不想拈;三天不吃酸 , 走路打“捞圈”(方言);一天一碗酸 , 体壮爬高山;一天两碗酸 , 长寿比南山”说法 。
苗族酸汤种类繁多 。在下司 , 最为常见、食者最多、影响最大的 , 为“红酸汤”和“白酸汤” 。红酸汤又分有“糟辣酸”“毛辣角酸”“红油酸”和“辣酱酸”等;白酸汤又分有“米制白酸”和“面制白酸”等 。近年 , 红酸汤已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贵州特色 , 并成为我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之一 。
其中 , “糟辣酸”的制作方法是:先取若干新鲜的红辣椒洗净后滤干 , 然后将其与生姜混合在一起砍碎 , 加入适量的酒和食盐后搅拌均匀 , 然后装入坛子中密封 , 经过一段时间发酵就成 。其色泽红亮 , 辣味悠厚 , 酸味鲜美 , 脆嫩爽口 , 保质期长 , 不易变质;“毛辣果酸”的制作方法是:将新鲜野生的西红柿洗净、晾干 , 然后放入土坛子中 , 然后加入捣烂的生姜、大蒜、红辣椒、食盐和白酒等 , 灌满坛子 , 加盖密封 , 然后放置一段时间就成 。其酸味醇正、色泽鲜红 , 味道鲜美 , 百食不厌;“米制白酸”的做法是 , 在煮米饭时 , 多放些水 , 然后将刚烧开的清汤倒入酸汤桶里 , 来回搅匀 。之后 , 每天都要掺进同样的汤 , 且都要搅匀 。两三天后 , 鲜美、酸甜的酸汤就自然发酵生成 。
“面制白酸”的做法是:在水中加入相应的老面团 , 撕碎搅匀 , 使其充分溶解 , 然后倒入锅中 , 以中火烧开 , 小火加热 , 保持沸腾 , 且一边加热一边搅拌 , 再将糯米粉以清水调匀倒入 , 再以加热至一定温度 , 最后舀出静置即可 。下司一些人家的酸汤制作精髓 , 一般秘而不传 。制出酸汤后 , 可煮出酸汤鱼、酸汤鸡、酸汤鸭、酸汤狗肉、酸汤羊肉、酸汤牛杂、酸汤猪脚、酸汤大肠、酸汤排骨、酸汤螺蛳等一系列的菜肴 , 满足口味需求 。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文章插图
五、服饰文化
下司苗族服饰分便装和盛装两种 。女性便装 , 上装为无领、对襟和宽袖的蝙蝠衫形上衣 , 前围胸襟;下装为长到膝盖的百褶裙 , 小腿打绑腿或套布脚笼;头顶挽锥髻 。自上到下 , 由衣服、腰带、围腰、百褶裙、绑腿和布鞋等组成 。
其中 , 上衣以自织自染的青色棉布制成 , 除了具有对襟、无领和宽袖特征外 , 还有着一些更细的特点 , 如袖口向上翻卷 , 圆领对襟 , 袖管宽短 , 胸前左衽有五队至七对锡纽 , 但锡纽一般只扣住胸口上第一对 , 其余六颗均作装饰 , 等等 。干活时 , 还需栓上腰带以固定上衣;腰带长约五尺 , 均由丝和棉合织制成 , 丝线为红、绿两色 , 棉纱线为藏青色 , 图案纵横交错 , 形成大小皆有的方格子 , 工艺越精细的格子就越小;百褶短裙为靛染的藏青色 , 穿戴时栓于肚脐下方位置上 。
一条百褶裙 , 需宽一尺、长约二丈三尺的布料经多道手工工序制成 , 上有裙腰;绑腿为宽度约15厘米 , 长度约1.8米的布料制成 , 一端平头 , 一端分叉 , 经侵染后亦成藏青色 , 自下而上一层层整齐地包裹双腿 , 煞是美观 , 但在下田干活或到炎热夏季时不包;布鞋亦为手工加工 , 分有两种 , 即少女穿的颜色鲜艳明亮 , 绣满花草图案 , 中老年妇女穿的素净单色 , 多为深紫、深绿色等 , 显得稳重 。
女性盛装 , 上装为无领、对襟、宽袖的蝙蝠衫形花衣 , 胸前两襟间钉有3颗扣子(或布扣、铜扣 , 或锡扣、银扣等) , 但左衽上只配有上方第一颗扣子的钮襻 , 其余均为装饰 。
穿着时 , 衣袖反卷 , 手戴绣花袖筒套 。上衣多以紫缎为料 , 衣袖镶有宽约10厘米绣片 , 以彩色丝片贴花或绣花作装饰 , 且镶于肩膀部位及前襟两侧和后背两旁 , 并都带有银泡 , 下摆处缀满银花饰片 , 颈后则挂着一条镶有多个圆形银片的长形布带 , 衣背和衣肩上均钉有银泡及银片等装饰 , 腰间束有织锦腰带 , 衣袖制作多以绸缎作为底色 , 以彩色丝线剪成各种具有象征性的三角形小片贴于上面 , 以细丝线紧密而缝 , 额头上系有银头围 , 在发髻上插有中小形银牛角和扇形银饰 , 颈上戴有实心的方形项圈 , 胸前则配上锁形“压领” , 双腿上要么打绑腿(现已很少) , 要么套上布脚笼 , 脚上穿刺绣花鞋 , 银饰品共有银抹额、银泡、银响铃等20余种 。为了强调富贵华丽装饰效果 , 在衣肩上和下摆处都钉缝有大小银片和铃铛 , 颈背和腰间也垂挂着多条 , 等等 。其整体古朴深厚、别具一格 , 为典型的唐宋文化遗风 。
下司苗族妇女头式造型复杂 , 古朴美观 , 极为独特 , 亦为典型唐宋遗风 。其分有未婚的和已婚两种 。未婚的 , 女孩子从五、六岁就开始蓄发 , 到十五岁左右将长发挽成发髻置于顶上 , 头戴两侧绣花、无顶的“通天帽” , 插银梳、银花和牛角梳于髻上 。到十六七岁时 , 头发稍长 , 就全部挽髻 , 不再带帽;已婚的 , 即当女孩长到十八岁成年时 , 就开始盘发髻 , 即头顶上仍挽着相同发髻 , 但在髻的前下方 , 即前额的上方还需挽出形同波浪状、造型别致的、呈倒“S”型发式(有的又称“遮阳式”) , 髻上插上银花或银梳 。由于成年人的发髻需要增大如拳 , 所以 , 在挽发髻前 , 往往需接上一节假发 。同时 , 还需在发上抹上茶油 , 以使头发光亮 , 且易于定型 。如遇过年过节或出门走客 , 需要穿上盛装时 , 头饰的装扮还需进一步复杂化 , 须有旁人帮助才能完成 , 即除了挽出发髻外 , 还需在髻上插上两根刺猬硬刺 , 以固定头式相应位置 , 才足以支撑在发髻插上银梳、银链和牛角银花等较大饰物 。当插上了所有的银饰品后 , 整个头式形同凤首高昂 , 熠熠生辉 。
六、节日文化
吃新节(又叫“新禾节”)是下司苗族群众为庆贺丰收而举行的一个传统农事节日 , 时间在农历“小暑”到“大暑”之间 , 多在七月十三日举行 。该节以早稻成熟为标志 , 即农作物成熟或农作物即将收成期间 , 且多选择在“卯日” 。
节日持续三天 , 即于卯日前一天 , 每家都煮甜酒、杀鱼、杀鸡、杀鸭 , 为节日作好准备 。到过节当日 , 清晨时还需到水田里摘取3到5或7串已抽穗且颗粒饱满的糯谷穗回家 , 剥开若干新米粒后 , 洒于正蒸煮的糯米饭上 。然后 , 又将糯谷穗挂在神龛上 , 再将鸡、鸭、鱼等物品放在神龛上祭祀祖先 。完毕 , 全家人按照长幼辈分而入座就餐 。往往邻里之间还习惯攀比谁家捉得的鱼多、谁家的鱼大和谁家煮的鱼好吃等 。
二月二节气 , 也叫“搭桥节” 。这天 , 下司家家户户都煮红蛋和糯米饭吃 , 有的人家还借这一良日 , 为孩子搭桥、立指路碑、找保爷、喊魂等 , 以让自己的孩子更乖 , 凡事顺利 , 一生健康 , 并祈祷全家岁岁平安 。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 , 被下司人视为一个吉祥如意的日子 。这天 , 往往会下一场比较大的雨 , 人称“洗街雨” 。家家户户都煮出花米饭吃 , 然后走出家门 , 或唱山歌 , 或看斗牛 。男女青年则在之后的三天里 , 到山坡上对唱情歌 , 寻找意中人 。而在这一天 , 还是龙昌(地名)畲族人的“岁首” , 也是一个过“牛王节”“米王节”“药王节”和祭祀民族英雄的节日 。因此 , 家家都摆上丰盛的酒席 , 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都来到龙昌相聚 。席上 , 都有狗肉、黑糯来饭、畲家腊肉和米洒这四样食品 。饭后 , 人们同样聚集在一起 , 开展畲族歌舞、山歌对唱、斗鸟、斗牛、男女篮球、广场舞、文艺节目等多项比赛活动 。
每年的农历六月六 , 是龙王的“晒书日” 。这一天 , 常常是个大好晴天 。下司的苗族人家都有在当天将新衣服、盛装和寿衣等翻出来晒太阳的习惯 。人们认为 , 这一天晒过的衣服不会发霉 , 也不会生虫 , 故有“六月六日晒衣物 , 不怕虫咬不怕蛀”的说法 。人们还相信 , 如果这一天下起雨的话 , 那就说明雨水把龙王书淋湿了 , 当年的下半年就会天天出太阳让龙王晒书 , 也就是干旱的日子特别多 , 影响到粮食收成;而如果这一天没有下雨的话 , 那说明下半年一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苗族斗牛(俗称“牛打架”) , 为下司苗族群众一项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 被称为“东方斗牛” 。境内的很多村寨 , 自古都设有斗牛场 。2005年后 , 有的村寨则已建成比较标准化的斗牛场 。每到斗牛节 , 上百名牛主牵着水牯牛云集而至 , 分待四周 。先是按照参赛斗牛的胸围大小 , 分“轻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三个组别 。待首战双方牵着斗牛绕场一周“踩场”过后 , 斗牛赛宣布开始 。开斗时 , 两条牛瞪着血红双眼 , 怒目远视 , 继而在牛主放开绳索后飞奔对撞 。接着 , 便进入激烈的对打阶段 , 四只顶角不断寻找对方薄弱之处 。当双方势均力敌、难分上下时 , 相持可达十多分钟以上 。最后 , 决出的牛王 , 昂首于场 , 由主持人给戴上大红花 , 继而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圈 , 向观众之意 。
下司斗牛文化底蕴深厚 。其中 , 仅在斗牛挑选上就有一整套严格章法 , 即需从牛的全身、前身、后身、四膊、四脚、蹄爪、皮毛、牛旋、头、眼、角、尾巴等几十个部位仔细辨别 。如在体型上 , 肥大、壮实、矮墩、身躯直长(竹筒身)、胸部宽大、走路有劲、挺胸抬头的牛 , 肺活量大 , 无畏惧感 , 有力能打;在牛角上 , 分有窄角、宽角、长角、短角、朝天角等类型 。
下司是“世界名犬之乡” , 加上下司犬具有特殊的打斗能力和技术 , 因而斗犬成为当地流传久远的一项动物传统竞技活动 , 并以此提升猎犬的捕猎能力以及帮助爱好者挑选优质的猎犬和种犬 。每逢节日、集会时 , 热衷于此的人们 , 都带着一两条凶猛的爱犬 , 赶到既定场地开展斗犬大赛 。由于下司猎犬具有斗志顽强、性情坚韧、体力凶悍、下口狠准、死咬不放等特点 , 因而打斗场面惊心动魄 。
七、传统工艺
下司镇的苗族刺绣技艺流行在铜鼓村、白午村、摆仰村、新华村、同兴村、和平村等苗寨内 , 掌握的人较多 , 为苗族女装工艺中的精品 。苗族刺绣是在长期的演进中 ,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刺绣技巧 。其在技法上有多类 , 即平绣、绉绣、破丝绣和数纱绣等 。其中 , 平绣针法为单针单线 , 线条流畅 , 针脚排列均匀 , 丝路平整 , 布局合理 , 清新明丽;绉绣为先将与绉绣中相同的辫带 , 按照剪纸图案 , 由里向外将辫带呈左右或向前后摆平环绕 , 用针将其固定 , 辫带走向明朗 , 有一定规律性;破丝绣为将彩色丝线以手破分成多股埸细的丝线 , 可绣出具有渐变过渡色和各种复合色的效果;数纱绣为根据自制土布的经纬线 , 采用平绣的针法绣出呈几何形纹样的各种图案 。而在这些技法中 , 又分有若干的针法 , 如锁绣就有双针锁和单针锁 , 破线绣有破粗线和破细线等 。其使用不同的技法和针法 , 就可以形成不同的构图风格 , 而一件绣品往往需要多种技法来完成 。经多件绣片采用贴花、粘花和补花等手工工艺与服饰布料结合后 , 便成为多种几种刺绣技法的集合体 。此外 , 刺绣还借助色彩的运用、图案的搭配 , 达到视觉上多维性 。2010年 , 苗族刺绣入选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下司苗锦是苗族妇女们利用蚕丝、苎麻、木棉等纤维染彩 , 通过织布机进行手工数纱挑织 , 即挑经织纬和纬线起花织造而成的锦布或锦带 , 《黔书》称这种织法为“通经回纬” 。
苗族织锦的织造 , 分有“素锦”和“彩锦”两大类 。其中 , 素锦多以黑白为基调 , 采用通经通纬法 , 蓝底起白色图案 。下司苗族织锦属“素锦” , 工艺十分复杂 , 操作者面对数千根细丝线 , 必须采用数纱挑经、露纬起花或断纬起花的功夫 。其特点为本色经细 , 彩色纬粗 , 以纬克经 , 只显影纬而不露经 , 图案以几何纹为主 。织出后 , 色彩淡雅 , 纹样清晰 , 古色古香 , 为苗锦中极品 。其中 , 在多种素锦中 , 最精美的首推背带上所用的细丝锦 。其用丝极细 , 每平方厘米可达到60经、90纬的高精密度 , 手感轻柔润滑 , 纹样光鲜 , 精妙绝伦 。其纹样十分丰富 , 计有动物纹、植物纹、天象挑纹、器物纹合几何纹等类 , 不一而足 。
其中 , 在动植物纹上 , 多取像大自然 , 经过抽象简化变形处理 , 显得夸张、生动、传神;或者 , 仅取其特点鲜明的部位 , 如头、角、足、爪、眼睛、毛旋等 , 别具匠心;在菱形纹上 , 构图严谨规整、饱满对称 , 再加上巧手细作 , 工艺精湛 , 更凸显出图案鲜洁明快、统一和谐、美观大方 。素锦成品主要有三种 , 一是锦带 , 又叫花带 , 分有宽、窄两种;二是束腰锦带 , 其材质以棉线丝线为原料 , 图案以长条方块为主 , 色彩以红、蓝、紫、黄搭配;三是素色蚕丝锦布 。将它们应用于服饰上的各个构件和饰片后 , 则会营造出一个林林总总、千姿百态、蔚为美观的服装世界 。2008年6月 , 苗族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八、民风民俗
下司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之地 , 历史上各种文化荟萃交融、多姿多彩 , 两岸风情迥然有异 , 三里不同音 , 五里不同俗 , 因而形成一个在民族风情上彼此通融、异彩纷呈的古镇 。至今 , 各种风土人情依然神奇万分 , 令人陶醉 。
在下司 , 鸡头和鸡肝被苗族人视为尊老敬老重要物品 , 所以 , 生活上有“敬鸡头”和“敬鸡肝”的风俗 , 即主人家在杀鸡时 , 鸡头必须用来敬奉给老人或年长者 , 年轻人不能吃 , 否则被视为不懂事、不礼貌 , 并遭到指责 。鸡肝亦为如此 。席间有多位老人时 , 还得将鸡肝分成若干小块平分 , 以示对每一位长者都尊重 。而在招待客人时 , 好客的主人往往将鸡头夹给尊贵的客人 。这时 , 客人往往有礼貌地将鸡头转敬给席间的老人或年纪最长者 , 以示主客之间互相尊重 。
游方是下司苗族未婚男女青年一种公开的社交活动 , 又称“摇马郎” 。通过这一方式 , 交结异性 , 选择伴侣 。在每个寨子里 , 都有专供青年人谈情说爱的公共场所 , 或为山坡 , 或为草坪 , 叫“游方坡” , 又叫“游方场”“游方坪”“马郎场”或“马郎坡” , 一般位于村寨后面或侧面的山地上 。求爱者为来自外寨子的男青年 。夜间 , 当男青年们来到“游方场”后 , 先是通过“吹木叶”“吸口哨”和“吹夜箫”等方式发出信号 。当寨子里的女孩子们听到后 , 便三三两两聚集而来 。双方相会后 , 先是相互认识 , 继而是对歌、摆谈等 。整个活动人数较多 , 通宵达旦 , 情歌呼应 , 此起彼伏 , 气氛活跃 。
下司的苗族、汉族、畲族和仫佬族都有“对山歌”的口头文化风俗 。其通俗易懂、语言简洁、押韵比兴、委婉动听 , 或倾诉男女爱情 , 或激发劳动热情 , 或表达伤心悲情 , 或抒发幸福喜情 , 内容涵盖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
山歌的调子一般固定不变 , 歌词却可变化 , 汉族多为七言体 , 苗族多为五言体 , 但多为四句一段 , 结构短小 。一般是见景生情 , 随感而发 , 即兴演唱 , 朴实自然 , 曲调扣人心弦 。其中 , 苗族山歌分有劳动歌、情歌、风俗歌、故事歌、识字歌、谜语歌等 。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文章插图
过去 , 下司汉族、仫佬族和畲族都以本民族的语言对歌 。其中 , 仫佬族民歌按性质可以分三种:一种叫“随口答” , 为对唱式即兴编唱情歌;一种叫“口风” , 为讽刺歌;另一种叫“古条” , 为传统叙事长歌 。其结构有每首四句、五句、六句乃至几十句的 , 句式有三字句、六字句、十一字句、六字头七字尾等的 , 但必须押韵 。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 , 由于受到文化融合影响 , 许多风格逐渐改变 , 基本上用汉语对唱 。
汉族山歌常见的类型还有很多 , 如酒歌、地名歌、猜歌、劝世歌、趣事歌和叙旧歌等 。都通俗易懂 , 生动有趣 , 涵盖到生产、生活、社会、历史、地理、人文等领域 , 极富原生态文化的朴实美感和生命力 , 充分体现了下司人的聪明才智和客家文化的独有魅力 。
下司苗族还流行提亲风俗 , 即男方家托媒人谈亲事 , 即当确定媒人后 , 男方父母便带上礼物上门相请 。媒人接受重托后 , 便择个吉日提礼前往女方家“讨口风” 。到女方家后,先是主动找相关话题与女方父母摆谈 , 拉近关系 , 继而渐入儿女终身大事方面的话题 。当话已谈得投机时 , 媒人趁机正式提亲 。如见有一线希望 , 便说上一番赞许的话 。如见希望越来越大 , 则将男方家的意图全部呈上 。如见事情越来越明朗 , 则感谢地说“我过几天再来听好消息”等语 。如女方父母不同意 , 则将礼品退回;如媒人空手离开时 , 则说明大有希望 。之后 , 媒人多次穿梭于双方之间 , 传递信息 。当确认女方家已同意后 , 便择吉日 , 带上小伙子一同前往女方家 , 增进感情 。而女方父母也会适时派出女儿及其叔娘、姑妈和姐妹们等 , 前往了解男方的家庭条件、生活环境、为人处世和邻里关系等 。如认可 , 当天便夜宿;如不认可 , 则找借口离开 。次日辞行时 , 男方家会给女子及随行人员相应的赠物 , 俗称“打发” 。其中 , 赠予女子的多为手饰、钱币或布物 , 赠钱一般在一百二十元到八千八百元不等 , 也以钱物并赠的 。如客人们收下 , 则表示此亲事已确定下来 。接下来 , 由媒人约定下聘礼时间 , 男方则开始着手准备聘礼之事 。
拦门酒是下司苗族山寨里一种非常古老、广为盛行而且独具特色的习俗 , 也是一项非常隆重的礼节 , 即每当寨子里有谁家娶亲嫁女等喜事时 , 亲戚朋友们都要上门送礼贺喜 。于是 , 特别好客的主人家便请来寨子里穿金戴银的女孩子和对歌如流的歌手们 , 在自家门前的通道上摆出几道(最多可达12道)拦路的大方桌子 , 每张桌子上都摆满几大碗米酒和几碟肉片 , 且两侧均有人手持牛角酒(用牛角制成的酒具盛满米酒)层层把关 , 以此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客人们必须在每道“关卡”上喝完吃完主人们敬献的米酒和肉片 , 才算“通关” 。
偷月亮粑是下司汉族的一个风俗 , 即每到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 , 家家户户都蒸煮月亮粑 。到皓月当空的子时 , 家家户户都将月亮粑、瓜子和糖果等食品 , 摆放于大门前的桌子上 , 祭祀月亮婆婆(又称“敬月神”) 。凡是同街的小孩子们 , 只要看见桌子上的月亮粑 , 都可以一路“偷”走 。而谁家的月亮粑被“偷”走了 , 则预兆来年子孙发达 , 生活如意 。
送冬瓜是下司汉族的一个生育文化民俗 , 即每年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 居住在清江村街上的一些中青年人 , 便相约到地里摘取一个又大又长的冬瓜(也称“毛冬瓜”) , 并将其打扮成一个“胖娃娃”的模样 。然后 , 大家带上一伙儿童 , 将打扮的“胖娃娃”扛起来 , 前往同街上结婚已久但却尚未生育的人家里走去 。进家后 , 夫妻主人将“胖娃娃”背(或抱)到床上 , 并在床中淋洒一些水(意为娃娃尿床) 。见此 , 大家纷纷说些祝愿来年生个胖娃娃之类的吉语 。事毕 , 主家当场请大家吃一顿夜宵 。
在下司汉族的婚嫁传统程序中 , 有一个“讨八字”的风俗 , 即当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说媒两至三次后 , 如女方家有意 , 就要择日由媒人带着较多的礼物和“庚书” , 到女方家讨生辰八字 。女方家长将女儿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贴子上(俗称“庚贴”) , 转由媒人捎回 , 交给男方家长 。收到庚贴后 , 男方家便将两个男女青年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求签问卜合八字 , 看双方“命中”的八字是否配对 , 有无冲碍等 , 以择定娶亲的吉日 。
每到农历七月十三日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时 , 下司街上的人们都有在清水江中放河灯的宗教习俗 。晚上九时左右 , 饭后的人们纷纷来到河边 , 竞相在河中燃放河灯 , 借以对逝去的亲人们悼念 , 对活着的人们祝福 , 希望随着长流之水 , 祛病消灾 , 幸福安康 。其中 , 在第一盏河灯里 , 放有大洋(银元)一块 。当其漂流到河中时 , 岸上众多的年轻人纷纷下水游泳 , 去争抢这块河灯里的大洋 , 谁先抢到就归谁所得 。
【贵州凯里 下司古镇的风俗文化】 每年元宵节 , 下司古镇都有“玩龙灯”的习俗 , 意在驱邪避害 , 保佑平安 , 祝愿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活动从正月初三着手准备 , 即人们用竹条、纸张和布料等 , 编扎出一条长“龙” 。到初九时 , 人们先是抬着“龙”到清水江边“请水” , 然后又抬着“龙”拜完古镇内的四大庙宇 。到十五晚 , 就正式由一些青年人举着龙灯在大街上一路蜿蜒翻滚 , 沿街巡回 , 叫“玩龙灯”(又叫“耍龙”) 。途中 , 凡是“接龙”的人家 , 都放炮竹、钢花等 。龙灯一直玩到十六日黎明时分才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