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行业风俗

早在7000年前,长沙就能生产精美彩陶 。5000年前湖南即有建房、纺织、玉器加工业 。长沙地区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名冠江南,蜚声海外,据考证,多为本地产品 。春秋战国时期,长沙的冶金、铸铁,铜镜制造,丝织、琉璃、竹木生产,油漆,绘画,印染,刺绣及乐器、衡器、武器生产等均高度发展,居国内乃至世界的领先水平 。其它如造船、造纸、造墨、中医药等行业亦悠悠教千载,源远流长!
长沙百业,都有各自崇奉的祖师爷,如陶业尊舜帝为始祖,铜官誓港一带,每年六月初六日为敬始祖日,用八人轿抬舜帝像周游各窑,演戏吃“庙酒” 。丁字湾“龙潭寺”内则有鲁班殿,每年五月初七鲁班诞辰举行庆典,因石业尊之为始祖,泥木工亦尊鲁班 。
其它还有铁匠奉老子,酿酒业奉杜康,米业奉神农,裁缝尊轩辕,民船业敬杨驷将军……各有取义 。如戏班业供奉唐明皇,因其创建梨园;酒席业供奉易牙,因易牙会做菜;经沟业敬夏禹,取其疏河治水之义,等等 。
不论城乡,投师学艺必写“投师字”,办“进师酒”,艺成办“出师酒”,这样方可得到社会的承认 。学徒三年,第一年帮师傅做家务,第二年才学艺 。学生意的先学打包、裁纸等,第三年才能站柜台 。一般学徒期满仍要帮师傅做一年 。
乡下工匠多做上门工,每年年初先到工夫较多的雇主家做一两天,叫“开市主” 。然后再到其他人家做 。工钱分端午、中秋、年关3次结算,不付清工资,中途不能换人 。匠人正月第一次上门做工,主家须送“出行包封” 。匠师每日收工,要带一件工具回家,如木匠带斧头(名开山子),砖匠带砌刀,裁缝带剪刀,谓可“镇邪”,或说“不忘祖师爷” 。
各业的行话和习俗各具特色 。如木匠分大木、小木 。起屋、造船、造筒车、做棺木为大木,做农具家具为小木 。大木开工竣工都要送包封 。搁梁叫封栋,由两个木工分立东西两端颂吉祥语,叫“喊彩”,并将主家的糖果从上往下撒,让看热闹的抢食 。制作棺材,叫“起千年屋”,完工之日要“犒匠” 。
做结婚家具和嫁妆,对木匠、弹匠、裁缝等匠师都要打包封 。理发俗称“剃脑”、“剪头”,需取耳 。剃头师一般会按摩,头歪肩肿之类,经其“放睡”(按摩头领部)马上就好 。剃头师通常隔10天上门服务一次,年底并付工资,对当年生、死的“算来不算去”,即年内死亡的免收,年内出生的男婴收全年工资 。开店做生意叫“开铺子” 。新店开张,要张灯结彩,鸣放鞭炮,大宴宾客,货价以七、八、九折出售,叫化子往往乘机“打秋风”(讨钱) 。设点摆摊,俗称“摆摊子” 。挑货摇鼓贩卖百货者称“货郎”,俗称“挑杂货担” 。乡下人买东西有赊帐之习,一般到逢年过节时算清 。
城内百业皆有行业组织,多称公会,如翠湘公会,即古董业的组织;万育群生会是南货业的组织 。其它还有茶叶公会、瓷业公会、纸业公会等近60家 。还有叫公所的,如淮南公所是豆腐业的组织,梅葛公所是裱业组织,还有米业公所、铁业公所等近20家 。也有叫同业会、某某宫、某某堂、某某庙等名称的 。至民国时,这样的行会组织估计在百数以上,真是百业皆有所 。
这些公会、公所、宫、堂、庙等均须向官府呈报备案,目的是维护本行业的利益,调解行业内部纠纷,具有一定的执法性质 。如凡开钱庄,必由钱业公所核实资本总额,并取得5家钱庄联保,报官府备案,方可设字号办理转帐、贴现、兑换、抵押业务 。挑担、推车者要加入“脚行”、“箩行” 。没有“箩折”,不准在港口码头挑箩 。未入“轿行”者,不准抬轿进城 。轿子放空回程,不得降价抢接乘客 。大木行、细木行、圆凿木行、车木行、锯木行、雕花木行都只能按木业公会议定的范围经营,不能越行 。
【湖南长沙行业风俗】 豆芽菜业则规定了各家游街发卖路线,如越街叫卖,可按行规夺其扁担,交公会处罚 。又如算命业确定了盲人与明眼人经营的差别,盲人游街算命可拉二胡,也可打小锣,没有地域限制;明眼人算命只准弹三弦,穿行僻街小巷,否则盲人可举棍乱打,明眼人不得回手,如回手,可交官府究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