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和江西赣州郁孤台


辛弃疾和江西赣州郁孤台

文章插图
“郁孤台下清江水 ,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 。”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 赣州因辛弃疾这首词而享有了近千年的知名度 。
郁孤台位于赣州古城西北的最高处——贺兰山(俗称田螺岭)顶 , 海拔131米 , 是城区的制高点 。赣州宋代古城墙自台下逶迤而过 , 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1985年12月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点 。因坐落于山顶 , 以山势高阜、郁然孤峙得名 。
建台的确切年代 , 已经很难考证了 , 但至少可以上溯到唐代 。因为堂唐代由京城外放到虔州当刺史的李勉曾把郁孤台改为“望阙” , 这一名称延续了200多年 , 直到1148年即南宋绍兴十七年 , 当时的地方长官曾慥在原址增创为二台 , 北面的仍称“望阙” , 南面的恢复了“郁孤”的原名 。又过了200多年 , 即1370年 , 明代洪武初年 , “就台建岭北道署 , 后又改为察院行署” , 140年后 , 明正德年间的知府邢珣认为 , 郁孤台秀拔 , 关系到一郡的文运 , 便将察院迁出 , 修复了旧址 , 恢复了郁孤台 。
此后明、清两代的350年间 , 修建多次 。如同治八年(1870年)台被大风吹倒了 , 两年后 , 又重建 。解放后 , 1959年进行过一次大修 , 1983年又在原址按清代的格局重建 , 2004年 , 拆除了郁孤台周围的建筑物 , 把已被街巷民居包围的郁孤台突出地展现出来 , 和精心修茸的贺兰山融为一体 , 恢复了当年“隆阜郁然孤起”的容貌 。从此 , 郁孤台便成为赣州中心城区的一处最为靓丽的风景名胜 。

辛弃疾和江西赣州郁孤台

文章插图
辛弃疾(1140-1207) , 字幼安 , 号稼轩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由于生于金宋乱世 , 不满金人的侵略掳掠 , 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两千人的抗金义军 , 投奔耿京领导的农民起义军 , 并兼任耿京义军的“掌书记”( 书记长 , 掌管印信) 。有一次 , 义军中出了叛徒 , 偷走了印信 , 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 , 单人独马追赶两天 , 终于在第三天将夺回的印信连同叛徒的人头带回营中 。为了恢复中原大业 , 他说服了耿京南归大宋 , 并奉表亲自到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进行联络 。当他说成了联络重任立即返回山东的时候 ,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 , 就在这几天中 , 义军发生了重大变故:耿京义军的部将叛变 , 耿京被杀 。辛弃疾闻后大怒 , 决定严惩叛将 , 又奔驰千里 , 将叛贼押解至临安正法 。并且带领耿京留下的上万人义军队伍 , 南下归宋 , 这就是这位血气方刚 , 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的青年英雄的一场壮举 。
辛弃疾归宋以后 , 虽然得到了宋高宗赵构在建康(今江苏南京)的“劳师召见” , 随即授承务郎 , 削去兵权 。此后40余年间 , 或赋闲散居 , 或沉沦下僚 , 不得尽其才 。被迫过着“宜醉宜游宜睡”、“管竹管山管水”、“万事云烟忽过”、的无聊生活 。本是行伍出身 , 有武艺 , 有韬略 , 本来是应该在战场上统兵杀敌的辛弃疾 , 历史却和他开了一个最大的玩笑 , 他把这股能量全部注入了词中 。他写了大量的爱国词章 , 从此战场上少了一位杀敌的将军 , 词坛中增添了一位战斗的词人 。他在宋词中与柳永、李清照、苏轼比肩 , 成为文学史上与陆游并举的爱国词人 。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 , 35岁的辛弃疾来到了赣州 , 当了两年的江西提点刑狱(掌管司法狱讼的官) , 官署便设在赣州 。两年的时间 , 他可能不止一次地登上了郁孤台 , 《菩萨蛮》词 , 就是在这段时间填的 。在辛弃疾登郁孤台的46年前 , 在造口发生了一件大事 。当时已占领北方的金兵又渡江南下 , 深入江南 , 一路由建康(今江苏南京)到临安追击宋高宗 , 另一路从湖北入江西从水路沿路追赶宋高宗的伯母隆裕太后 , 当隆裕太后一行逃生来到吉州(今吉安)后 , 兵士已不满百人 。随行保护将军滕康、刘珏、杨惟忠皆逃窜山谷中 , 金兵到泰和县 , 太后一行便从万安县至造口舍舟登陆 , 逃至赣州 。金兵因未追上 , 就退兵回去 。这一路金兵抢掠杀戮 , 不知有多少黎民百姓在途中丧生 , 应该是“行人泪”的主要成分 。
据说隆裕太后这一伙流浪贵族逃到赣州后 , 因衣食紧缺 , 官兵上街掠夺百姓财产 , 从而引发百姓反抗 , 隆裕太后只好又仓皇离开 , 宋高宗在调岳飞来赣州镇压农民起义时 , 因不满赣州百姓对他伯母隆裕太后的惊吓 , 曾密令岳飞屠杀赣州全城百姓 。而岳飞来赣州后 , 感于当地淳朴民风 , 曾三次上书朝廷请求改变命令 , 救下了全城百姓 。也就是说 , “行人泪”既是一路流离失所人民(当然也包括了太后一行)的泪 , 也可以引申到沦陷区人民的泪 。这样 , 郁孤台和造口就联系在一起了 , 到事件的发生地造口去书写也就顺理成章了 。
词中提到的“清江水”中的“清”字 , 应该是一个双关语 。因为清澈的江水和人民的清泪更为匹配 。同时 , 赣江在袁水和赣江汇合处 , 确有一段叫做清江(以“清”代“赣”当然还有声韵的关系)
“长安”究竟指哪里?长安就是今天的西安 , 作为汉、唐两朝的首都 。辛弃疾所处的南宋 , 实际的都城在临安(今杭州)从赣州的位置来“望” , 临安应该是在东北方向 , 而北宋的都城是汴梁 , 又称汴京 , 即今天的开封 , 在赣州的正北方向略微偏西 , 当时应属于沦陷区 , 故“长安”实指汴梁 。称“长安”而不称“汴梁” , 当然还有押韵的因素在内 。
关于“东流去”的问题 。中国的地形总的来说是西高东低 , 因此多数大江大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向 , 而辛弃疾也是把“毕竟东流去”比作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 用来说明南宋军民抗战的意志是不可阻挡的 。何况赣江北去经鄱阳湖汇入长江之后 , 还是向东流入了大海 。
鹧鸪是诗词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意象 , 李白、郑谷(人称郑鹧鸪)等诗人常把它比作“离北南来”的“迁客游子” 。辛弃疾是青年时代从济南沦陷区“决意南归”的爱国志士 , 所以本词中的鹧鸪 , 正是作者自比 , 意为恢复中原大计虽未实现 , 但他一定要像鹧鸪一样坚持留在南方 , 决不能北去向金人屈膝 。
千百年来 , 郁孤台由于位于南北大通道枢纽位置 , 客家文化、理学文化、宋城文化、红土地文化在此交汇;南来北往的达官贵人、贬谪官员、文人墨客几乎都要到此一游 , 登高眺远之后自然要吟咏一番 , 因而留下了不少诗篇 。历代登临郁孤台的名人有李渤、苏东坡、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 ,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词 。
【辛弃疾和江西赣州郁孤台】 由于辛弃疾的《菩萨蛮》在思想性、艺术性上取得的成就 , 历来的选本和教科书都少不了它 , 因而读者甚广 , 也就把这首词的发生地——郁孤台和赣州 , 推向了世人面前 , 大大地提高了赣州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