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老母的传说


灵山老母的传说

文章插图
灵山,原名零山,又名灵芝山,均因其形而得名,后因香火之盛,称之为“灵山”,素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仙山圣母”而闻名遐迩 。
灵山山上山下,树木葱茏,风景秀丽,实为旅游胜地 。晴日,登望海石,东南而望可观大海;阴霾天气,山顶云缭雾绕,聚而不散,称作“灵山戴帽” 。春秋时节,百鸟翔集,盘旋欢叫,时有全身赤红的“火狐狸”穿跃林间 。灵山不惟自然风光秀丽,且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庙宇建筑别具一格,且规模宏大壮观 。更有许多灵山圣母的传说穿插其间 。
灵山老母(灵山圣母、青霄元君)是汉族民间信仰的女仙之一,作为中国道教高级别女神之一,全称为福慧圆满大慈大悲灵山老母,俗称灵山老母,灵山娘娘,灵山老母菩萨 。汉族民间传说老母为佛道双修,一般称为灵山老母菩萨 。有传说白娘子白素贞是其门徒,其信仰远至东北、美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方 。
关于老母说法主要有“青海说”和“山东即墨” 。

灵山老母的传说

文章插图
青海说
中国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四周的山麓就像一朵盛开的八瓣莲花,因此,被称为“莲花山” 。据传宋朝有位女仙于农历六月十九在此修仙成道名为易枝花,虽为道家神仙也示现为佛教的 菩萨相 。于千百年间常显圣护持一方民众,降妖捉怪,寻声救苦为众生治病救难,渡化有缘人 。十分慈悲灵验 。青海人俗称灵山老母菩萨,供奉于当地城隍庙等很多寺院 。至今香火鼎盛,有求必应 。
山东即墨
灵山在即墨的风水里非常重要,占据“乾”位 。它与马山互相照应,相传为二郎担山时,走到这里,把扁担放下休息,结果两座山就长在了这里,扁担成了营上岭,两座山南是马山,北是灵山 。灵山离我家很近,坐车大约十分钟,灵山的故事,灵山老母的灵气,滋润着我们一代代人 。灵山在北乡家喻户晓,从四月起,民间自发性的敲锣打鼓抬轿运会,走高跷,扭秧歌,给小孩子请长生锁,祈求神灵保佑 。灵山一带的孩童也亲切的称灵山老母为“老母娘”或“干娘” 。
《即墨县志》记载即墨地区最有名的庙会,四月灵山,六月龙山,三月马山,灵山在即墨四十三处庙会里最为着名,参与人数也最多 。
即墨灵山,又名零山,原名灵芝山,因为三个山包形似灵芝,故名 。后因香火极盛,改为灵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灵山素以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仙山圣母而闻名遐迩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为即墨灵山庙会 。
灵山老母的传说由来已久,可以说是即墨地区历史最为久远,影响力最高的一位神仙了 。
灵山老母道号清霄元君,为天仙玉女下凡 。灵山老母的原型确有其人,史有记载 。相传明朝万历年间,重修元君庙,掘地得元君遗壳并有一石碑,碑文记载了灵山老母成仙的故事 。国子监祭酒周如砥为此撰写了元君碑记 。清朝乾隆版《即墨县志》记载:“灵山青霄元君祠,不知起于何时 。万历年重修,掘得元君遗蜕并一石碑 。乃周元王五年建 。
碑载:元君招远王氏,许配墨邑金门,貌陋甚,十八岁尚未婚 。孝事翁姑 。一日出汲于山之东,遇一白马素袍者曰:‘吾奉帝命取尔上升,四月十五日其期也 。'乃以巾搽元君面,容貌顿改 。及期,果音乐远播,紫云罩山,遂登顶坐石而化 。后,一小牧儿被雷击死,寻苏,言见云中羽扇鹤驾,顶冠翡翠曰:‘吾清霄元君也,救而传语,唯孝当钦 。'土人遂建祠于山巅云 。”
综合上述记载及民间传说:周朝时,招远王氏女淑娘自幼父母双亡,由哥嫂抚养,倍受哥嫂讥讽打骂和虐待 。然而,淑娘心地善良,尽力为家里劳作,默默为街坊排难,极得邻里好评,乡民都憎其哥嫂对淑娘的虐待,常有街坊邻居指责其嫂之过 。哥嫂一怒,将淑娘卖到灵山金家湾村给金家做童养媳 。在这里她极孝翁婆、体贴丈夫、操持家务,善待姑叔,对街坊邻居无不尽力相帮,对妇孺老幼均都爱护有加,充分展现了中国伟大女性的高尚情操 。
一日在灵山汲水时,遇到一素袍老人,在老人的指引下,换回真容,于当年的四月十五日在灵山山巅坐化成仙 。成仙后,用自己的法力治病救人、扶危济困、保佑一方百姓平安 。人们极为尊崇,称其为“灵山老母”,又名“青霄元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