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前后,雷州市沈塘圩例行举行极具特色的人龙舞表演,让素有“东方一绝”之称的人龙舞与民同乐,“畅游”月圆之夜 。这一传统文化狂欢压轴节目只有100多人参演,然而却吸引了成千上万群众围观,造成万人空巷,令人叹为观止 。
“人龙舞”俗称“送龙子”或“扛龙”,是一种人体造型的地方传统节庆舞蹈 。湛江至今仍流行舞人龙的地方有雷州沈塘镇和东海岛 。其中沈塘人龙舞始创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初为当地群众即兴性的娱乐舞蹈,后演变为中秋节月圆之夜狂欢的传统节目 。明清时期,人龙舞曾盛行于雷州府三县九所,现分布于雷州市沈塘镇沈塘圩 。
据传,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当地富商陈仕恺为了方便周边群众,促进当地商业贸易,遂投资兴建沈塘新圩,并承诺按市价收购圩日里未售完的货物,以保护商贩利益 。因此,沈塘圩的市场得以建立和发展 。当地群众为了感谢陈公这一善举,并表达内心的喜悦,便在街上聚集欢庆,载歌载舞 。成年人激动起来,把小孩抬上肩膀并卧置其肩,一个接着一个,组成人们期盼中“龙”的形状,满街狂舞……形成了沈塘人龙舞雏形 。
【广东雷州沈塘人龙舞】 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民俗》记载:“舞龙者,前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 。次一人直卧,手抱前者脚挟后者 。挨次递抬,向街直走 。该舞蹈已被录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并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流传雷州民间近500年,已成为民众图腾崇拜的象征和寓意喜庆吉祥的一种社会文化 。
文章插图
“人龙舞”是湛江市郊东海岛(粤方言区)一带流行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是一种大型的广场艺术 。
过去每逢农历中秋,或年晚丰收时节,当地人都要在街道或广场上表演“人龙舞”,每次表演都要持续三个晚上 。
东海岛人龙舞在村中老街狂欢“人龙舞”是我国龙舞的一种,但它全部由人组成,龙首、龙身、龙尾都用人体接架组合 。龙头由一个身高力大的青年身负三个小孩,分别代表龙舌、龙眼、龙角;龙身由大人支撑着仰卧的孩童,一节一节地连接起来;龙尾也是大人肩扛着一个小孩,双脚叉开,以示龙尾 。表演者头扎黄、红两色头巾,身穿短胯龙衣,臂、腿都扎着绑带,显得坚实有力 。
这种“人龙舞”一般长十来米,由五、六十人组成,也有长数十米,由百余人甚至数百人组成的 。耍舞时轻便灵活,动作粗犷而又威武逼真,犹如生龙活现,时而左盘右旋,时而腾舞戏珠,时而摆尾摇头,操作自如 。
长长的东海岛人龙舞穿街过巷近年来,当地艺人还对“人龙舞”的结构、舞步、舞姿、乐曲、节奏进行了改革加工,形成了“起龙”、“龙点头”、“龙穿云’、“龙卷浪”等表演程式,使其更臻完美,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东海一绝” 。
人龙舞是由人穿着特别的服装,组成巨龙的形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 。每逢中秋佳节,当地百姓就会自发的组织人龙舞,配合着锣、钱、鼓等敲击乐器的节奏,人们各司其职,紧密配合,深刻体现了龙的威猛与大气,规模宏大、精彩异常 。
龙舞,堪称雷州半岛民间舞蹈之魂,其节奏鲜明,鼓点强劲,气势雄伟,催人奋进 。
“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后生担当,选一活泼可爱的小男孩用红绸带绑在龙头胸前,将点燃的香让小男孩口咬一支为“龙舌”,两手各执一支香为“龙眼” 。
另一小男孩骑在龙头肩上,双手执扎香为 “龙角”,“龙尾”则由龙脚倒背一轻巧,腰力较好的小男孩,双手合拢一把香挥舞出龙尾状,引龙者用点燃的香插在斗笠上为“龙珠”,这样就形成了沈塘的“人龙舞”的前身,它不化装,不着盛装,长短由人,以民为乐 。
几百年来,沿袭至今 。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湛江、雷州极为重视民间文化建设 。而沈塘为挖掘这近五百年传统文化底蕴,打造文化品牌,于是,打破旧形式,从服装到动作各方面,在不改民间艺术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对“人龙舞”进行了全新排练指导,使其融力量、艺术、动感于一体!
现雷州市沈塘人龙舞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将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不遗余力!
- 广东锣鼓标旗巡游
- 广东梅州千年客邑兴宁
- 广东兴宁传统生育习俗
- 广东兴宁传统丧葬习俗
- 广东兴宁传统婚嫁习俗
- 广东陆丰东海镇古村落:洪家围
- 广东五华老君祠
- 广东中山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
- 广东清远市佛冈县民俗
- 广东肇庆七星岩水月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