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 。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 。在寿终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 。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专供烧纸之用,叫“劳盆” 。砍二尺长的柳棍,每个儿子一根,周围缠以白纸穗,叫“哀棍” 。死者的儿子叫“孝子” 。吊唁者烧纸,孝子拄哀棍陪哭,另外做一幡插于门前 。凡后辈都穿孝,孝子戴白帽,穿孝袍,麻绳束腰,足穿临时做的白鞋 。闺女、媳妇顶白巾,穿白衣,白布带扎裤腿,穿白鞋,其余男戴白羊角帽,女顶白巾 。
第三天晚饭前“泼汤”,把饺子煮熟放于水桶内,二个人抬着,走几步用勺子泼点汤,不泼饺子,一直泼到土地庙 。村内无庙,泼到十字路口 。晚间为死者“送盘缠”,家人带着锡箔,到十字路口,将箔点着,倒退百步跪下隔着箩看火,按迷信说法能看到死者来取钱 。
出殡时,棺前放铭旌,铭旌前放供桌,两旁放舍候,即纸做的童男童女 。吊丧的人,在供桌前行礼,两旁有死者侄辈跪棚陪哭 。
行礼后入棺屋,孝子叩头致谢,如不入棺屋由侄辈叩头致谢,叫“叩棚角子的” 。出殡时,死者长子孙挑小幡在前引路,棺发引时把劳盆摔破 。棺上路时,有“路祭”,到陵地,有“陵祭”、路祭 。陵祭仪式一样 。在打好的墓坑内,让人拿只公鸡,沿坑边转一圈,并拔几根鸡毛放于坑中,将鸡扔出 。棺材下地,把阴罐子放在棺材前,棺上蒙上芦席,并把事先做好的弓、箭、瓦放在棺材上,草草掩埋,烧掉“舍候”,“哀棍”、“小幡”插在坟上 。
殡后三天,孝子将坟筑好,叫“圆坟”,以后每隔七天,到坟上烧纸一次,连烧七次为止 。
【安徽萧县丧葬习俗】 新中国建立后废除“舍候”,改用花圈,不穿孝,带黑纱,旧时繁琐仪式,大都去掉,只开追悼会,由有威望的人致悼词,对死者一生给予评价,然后家人致答词 。本县已建火葬场,但火葬者仍不多 。
- 安徽萧县传统婚嫁习俗
- 安徽萧县汉画像石 敦煌前的敦煌
- 安徽萧县伏羊宴习俗
- 广东兴宁传统丧葬习俗
- 陕西铜川丧葬习俗
- 湖北竹溪丧葬习俗
- 广西扶绥婚嫁、丧葬习俗
- 广西全州丧葬十大古传仪式
- 安徽淮南寿县清真寺
- 甘肃庆阳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