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纪念殿(摄影:刘国平)
在时光渡口,给万物爱的光芒,用希冀托起沉甸甸的责任 。一一题记
温峨口,热沟里,到了木格脱腰子 。这是代县峨口(属山西省忻州市)地域和繁峙县木格村过去广为流传的一句歌谣 。按理说地处峨岭深山峡谷地带,应该是人们寻常感知的凉风习习,昼夜温差大才符合大众的经验认知,然而,当你到了这里才发现全然相反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峨口白云寺(作者:不详)
正值清明踏青,笔者一行驱车拜谒过大清康熙、乾隆皇帝曾驻跸的峨口白云寺,顺道斗转蛇形,游览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峨口沟里村之生态长廊,接着径直南下,一头钻进代县与繁峙交界地岩头乡木格村 。这是一个让笔者感到似曾相识却又未曾谋面的峨岭腹地之小山村,确切地讲,峨岭属五台山系延伸余脉,矿藏相当丰富,尤其含铁储量惊人 。从外边看,木格村峰峦叠嶂,起伏连绵,入口状似一只口袋 。没想到深入到所谓的山谷地带,里面竟是世外桃源一般的明朗、开阔、风情,笔者不禁有些疑惑和惊喜 。里面两路一河历历分明,太钢专用铁路和台代公路隔河遥遥相望,峨河蜿蜒百转,虽不宽阔,也水势湍急,直让人观之心旷神怡,诵之情怀激荡 。用一方湿地,三分水韵,七分风情形容再恰当不过 。四周坡地桃红柳绿,茵茵芳草脚底铺陈 。你尽管用手臂触摸这里闲适的空气,是丝毫感觉不到风的存在 。古色古香的民居,宁静、安谧,巷弄曲径,一派宋金遗风,白发妪翁,携手同坐品古笑今,稚子顽童雀跃嬉戏,壮年劳力不误春耕,隔着田垄聊着岁月情怀,处处散发着超乎寻常的淳朴风味 。记得有人说过,纯天然特性才是受欢迎的根本,到这里方始有更深体会 。这里的村民生活安逸,红男绿女搭肩怡然自乐 。居然便利的交通一点也没让这里的民俗风貌有所改变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挂帅画像(作者:不详)
据李姓大伯讲,位于岩头乡峨河河畔的木格村,原名穆格村,后来人们为书写方便,将“穆”简化为了“木” 。其实更早以前还有一个名字叫“龙槐村” 。其变迁已无法考证 。穆格村原来正是宋朝杨家将故事里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元帅的诞生地,也即招兵买马、除暴安良、扎营屯兵的穆格寨所在地方 。
农村土地承包前,在他家门前不远处曾有十几个墓葬遗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被村民摊平改为可耕荒地 。据老一辈人讲,那就是穆家后人的坟茔 。现在村里已没有姓穆的了,如何消失的不得而知 。时近中午,李伯与笔者一行热得解开衬衣,倍感这儿的天气与外界不一样 。穆格村,现分成新旧两个居住片区,原有木桥相连“东西村” 。东弯南面的转角处山坡上有当年穆桂英的招兵插旗墩石历史遗存,瞩望之,旗墩石在春和景明的暖阳中依然虎视眈眈;宁神之,氤氲中巅峰处仍似有奇兵埋伏 。紧趋几步,见山上乱石堆积,山下有一道形似战壕的深沟,当地人称“饮马沟”,每逢汛期多有积水 。
出于某种心结和考证的习惯缘由,一行人还是不惜腿脚辛劳,继续往上边爬 。穆格村人沿袭下来的叫法称东面这连绵的山岗为猪草沟和大河沟,这里野生药材丰富,有麻黄、苍术、细辛、黄芪、党参、枸杞、甘草、陈娇等,村民俯拾皆是 。李伯絮叨起村庄的一切,容不得笔者插嘴,仿佛巴不得倾尽其所有:在宋朝杨家将史书记载中,穆桂英曾在繁峙一带的村落停留居住过,如繁峙沙河镇代堡村、岩头乡木格村便是其中之两个有出处的地方 。村中残存的断壁残垣、遗留的穆桂英洞、穆字碑等诸多文化遗存,便是鲜明的例证,似乎都在诉说着穆桂英往昔风云的人生华采 。可惜后来私人开发铁矿,破坏了原来的生态风貌 。
观察发现,这里的岩石应属于沉积岩,叫不上名来的草丛都在探头探脑,泛着生命的蠢蠢欲动,溪畔流水潺潺,林木野趣横生 。木格新村背靠西弯,西弯有石桌山,在平坦处有一块宽约1米,长约1.5米的条形石桌,四周是四个笨拙的石椅子,围成有人休闲对坐的样子,因而此山形象呼作“石桌山” 。当地人也叫桃花山 。春天,山上的桃花开的最早,红花遍野,如点点彤云,煞是壮观 。山上除了桃花,还有一种稀有的树种叫六道木,民间误传为降龙木,真正的降龙木为七道木,现已绝迹 。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时,据史书说天门阵布满毒气,非降龙木不能破,杨六郎先后派心腹大将孟良、爱子杨宗保到穆格寨求借降龙木不成,情急之下杨宗保便与穆桂英刀兵相见,结果被逼阵前招亲,最后穆桂英费尽周折,终将降龙木献给杨家,合力大破辽国萧太后天门阵,青史载誉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挂帅年画(作者:不详)
站在西弯的望台寺,东弯的木匠地、寺厂等地遗址依稀可见,李伯推测这里是穆家军的染坊,制造兵器用木、修建兵营的木匠铺,寺厂原址很早以前还有人住,他们有的吃淤集的雨水,天旱时还从沟里挑水 。可见穆桂英一族似在这里有过烟火生活迹象 。过去老人们常说:“五台山修工,望台寺打钟”,望台寺不仅有神奇的仙境,还有悠远的山寺人文魅力 。其钟声洪亮,在五台山劳动的人还能听到催促吃饭的打钟声 。特殊的山形,更易使人浮想联翩,更让人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过去东坡出土残留生锈的许多三角形铁片、铁戟、铁杆等,推断可能是杨家将用过的兵器 。穆桂英武艺超群,骁勇善战,据说是黎山老母的亲传弟子,也有人说后来的刘金定就是穆桂英转世 。戏文说穆桂英身怀神箭飞刀之术,座驾桃花马,使一杆梨花枪 。银枪翻飞,似梨花带雨,让人目不暇接 。笔者环视四周,山上几无树木 。李伯告诉笔者:当时孟良请穆桂英下山,穆桂英不下山,孟良就心生一计点火烧山,结果树木全部化为灰烬 。近年村民还在山上掘出好几块木炭,这都是火烧后的遗证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洞(摄影:刘国平)
东坡后面还有一个洞,叫穆桂英洞,随时兵士可隐身在洞中,过去在可见视线内,有人试探地进去过,发现洞竟深达十几米,深不可测,洞中有积水,现在洞口已封,太钢当年修铁路时,陷落下一块巨石,结果正好堵在洞口 。洞内风大得很,肯定另有一个口子,只是另一个出口至今没有找到 。也有人怀疑在代县上下木角村 。还有人说,洞内藏有巨蟒 。曾有人作出尝试,逮了一只鸡,用绳子缚好,抛进岩洞幽深处,结果再拽绳子,发现鸡不见了 。众人惊愕,不相信真有成精怪物,于是又拴了一条狗放进去,过了一会儿,再拉绳子,狗也人间蒸发了 。这下众人后怕了,以后再不敢轻易到岩洞跟前练胆了 。山后,过去发现也有穆家坟,施暄葬,有碑遗,碑上隐约刻着“穆”字,还有简化的“木”字 。春秋故事,昭穆家文明之不老 。
大破天门敌胆寒,裙钗飒爽跃征鞍 。这是专门讴歌杨门女将穆桂英巾国不让须眉的一幅对联 。朝五台,不朝穆桂英,等于忘了民族魂 。2017年7月23日,在繁峙县岩头乡木格村专门举行了“穆桂英纪念殿”落成典礼,并举行隆重的庆典仪式 。穆桂英大殿为水泥浇筑仿古建筑,重檐歇山顶,回廊周匝,台明平展,明间开阔,施如意踏朵 。翼角翘然,风铎惊鸟,整体外形色调简练,厚重浑朴,高端轩昂,雄浑壮观 。殿内施通天金柱,檐柱沥金,门楣饰绘 。正面内塑文殊菩萨童子佛,左右分塑穆桂英、黎山老母圣像 。整个大殿金碧辉煌,灯光璀璨夺目,工艺独具匠心,到处流光溢彩,传递着美的色彩与旋律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纪念殿内景(摄影:刘国平)
殿前雕塑,栩栩如生,亭榭高台,江南神韵,喷泉如柱,波光影艳,花灯夜上,天籁余音绕梁,万紫干红盈窗 。不愧是一处养性怡心之斋室,休闲娱乐之佳苑 。
东山南洞,古今宝地招兵石演神奇;春花秋月,巾帼英雄穆桂英扬美名 。据湖北黄梅发现的《杨氏宗谱》,其中明确记有“宗保妻穆氏,生文广、同信二子”(《浙江日报》1983年7月30日载) 。可见家谱中确有穆桂英 。因此,有学者认为,穆桂英姓名虽未见史册,但并非无此人 。据称“杨文广之妻慕容氏,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辽兵将均畏之”(《保德州志》) 。又据该志说,慕容氏家乡在保德州的穆塔村,而慕、穆姓音贴近,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保德州志》未载其名,后人可能除改其姓氏外,还给她起了民间通用的'桂英'这一名字,以取其流传的方便 。”真亦假来,假也真,考证有待进一步发掘,但忠胆义肝、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却不容否定 。
有道是:文殊道场万物灵,杨家儿郎真性情 。木格降龙故事在,不见当年穆桂英 。纪念殿环境优雅,佛道相融,深具慧根的穆桂英后遇文殊摩顶授记,悟出清静光明,洞彻大道,修道成仙,故能荣幸成为佛家护法尊者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文章插图
穆桂英挂帅(作者:不详)
清明洗泪谁人见,水态山容各有情 。追忆当年女英雄,如今只剩功与名 。木格村,四季分明,人口不足八百,五谷杂陈,丰衣足食,呵护原生态 。随着全省乡村旅游振兴发展,一处秀色摄魂的世外桃源地如今也按下快进键,正燃起逐梦魅力乡村游的希冀,用温暖、灵动、婉约、清新的文字,把杨门女将赤胆忠心的故事一一娓娓道来,以光华吐新之智慧竭力传承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中国精神,激励国人精诚团结、奋斗不息,谱写富庶华夏太平之新篇章 。
【山西繁峙木格村的神来之笔】 穆格村,山水相伴,美轮美奂,车流接踵,玉带环绕,心虔志诚,家园和谐 。追远古于继往,吟现代之文明 。笔者以为,穆格村既蕴美好,那么得世人之垂青无疑也不再是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