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这支悲壮的歌曲,伴随着荆轲的名字,在中华大地上流传了两千多年 。吟咏着这支曲子,怀着深深的思念,我来到了荆轲的故里——河北省易县 。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燕赵文化,造就了世代相传的的燕赵侠风,哺育了无数悲壮的英雄豪杰 。
荆轲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
出易县县城西南行约5公里有座荆轲山,山顶耸立着一座古塔,形如利剑,直指苍天,人们都叫它“荆轲塔”,这其实是燕太子丹为纪念荆轲的而筑的衣冠冢 。
这塔八角13级,6棱,巍峨挺拔,始建于辽乾统三年(公元1103年),明万历十三年重建 。落日中的荆轲塔顶着沉沉暮色和千年风霜,仿佛壮士荆轲的身姿,顶天立地,气宇轩昂!
山下不远处小河弯弯曲曲潺流 。河边长满了垂柳;碧绿的柳丝,轻轻地在河面上飘拂着 。这就是易水河了 。
就这样一条并不起眼的小河,因了荆轲的英雄壮举而闻名于世 。司马迁《史记》中所载燕太子丹派义士荆轲,南渡易水,抱定一去不返的决心,西赴咸阳,刺杀秦王赢政的壮举,就发生在这里 。
【河北易县荆轲故里】 历史上有过不少刺客,而唯独荆轲被人们千年传诵,正是因为有那场悲壮的易水送别,有那首令人慷慨激昂的“易水悲歌” 。
战国时期,秦国以大压小以强欺弱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天下英雄豪杰,决心富国强民,抵抗秦国 。荆轲就是在这以后,被燕太子丹用重金招请来的 。
荆轲本是齐国人,来到燕国之后,燕太子丹专为他修建了一所非常漂亮的房子,叫荆馆 。现在的荆轲山脚的村子据说就是当年的荆馆所在地 。荆轲吃的是山珍海味,身边还有美女侍候 。这样过了两年,太子丹也不说为什么 。荆轲很想为燕国出力,一时思报无门 。
就在这个时候,燕太子丹来到荆轲馆,说想派他去刺杀秦王 。荆轲满口答应,勇敢地承担了这个任务 。约好的日期已到,太子丹为他准备了两样东西,都是秦王想要的 。一件是樊於期的人头;第二件是一张地图 。
樊於期本是秦国大将,因为对秦王的暴政不满,投奔了燕国 。秦王杀了他的全家,并悬赏千金要樊於期的人头 。为了刺秦王成功,樊於期自愿献人头,以便让荆轲取得秦王信任 。地图上画的是燕国的督亢之地,也是秦王早想得到的,图中藏着匕首 。勇士秦舞阳跟着,太子丹与他们在易水边道别 。
悠悠易水永远不会忘记那悲壮的一幕 。
那是公元前227年深秋的一天,荆轲带着樊於期的头和燕国督亢之地的地图就要动身前往秦国了,太子丹及其随从,加之高渐离、盖聂等一行人来到易水河畔为他送行 。
易水汩汩而流,水边秋风萧瑟 。人人都是素衣白冠,面色凄切,踏着深沉凝重的步履,俨然是一支送葬的队伍 。大家都清楚,荆轲自己也明白得很,此行踏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不论成功与否,他都必须死;更重要的是,他背负着一个国家濒危的命运 。因而这次的送行非同寻常 。
到了易水岸边,祭祀完路神,就要上路 。
“铮”的一声,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取筑击奏,其声清越,其韵悲壮萧瑟,直与远处山峦,近水奔涛浑成一体 。
荆轲血往上涌,发怒冲冠,随着高渐离的筑声脱口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凄厉悲怆,人们听得虎目圆瞪,怒发冲冠 。歌罢,荆轲转身登上马车,毅然绝尘而去 。
接下来的故事就人人皆知了,荆轲向秦王献上樊于期的人头后,慢慢把带来的地图展开给秦王看 。等到地图光全展开,匕首出现了 。荆轲迅速拿起匕首刺向秦王 。结果荆轲刺秦王不成被剁成肉酱 。
樊於期走了,荆轲走了,太子丹也走了,英雄已经灰飞烟灭了,但浩气长存,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感叹 。
樊於期不愿做敌囚,何惜一头颅,荆轲明知有去无回,依然慷慨赴死,是为了一死谢君王,太子丹扶大厦之将倾,虽无力回天,也要尽力为之,而不愿坐以待毙 。樊於期、荆轲、太子丹不管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都死得其所 。他们都是英雄,天地作证,易水作证 。
掬一捧易水,冰凉刺骨,寒气逼人 。多少千古英雄被历史的狂沙掩埋,只有易水尤寒 。
站在易水河边,眺望着巍巍燕山,回看不远处的荆轲塔,眼前仿佛还能看到古易水上太子丹为荆轲饯行的悲壮场景,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似乎还萦绕在耳边……
- 牵牛花的来历传说
- 河北涉县大洼村 太行深处石头古村
- 河北辛集市名字的由来
- 河北临漳铜雀瓦砚
- 河北兴隆雾灵山仙人塔传说
- 河北月亭月坨岛
- 河北唐山民俗文化
- 河北特色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
- 河北冀州为何被列为九州之首
- 河北冀州的物候及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