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陵曲子

高陵曲子起源于明成化年间,是流传在民间以坐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 。在当地有“板凳戏”之称 。它简单易行,不讲究舞台,不追求灯光 。七八个人,扎个堆,围个摊,各执三弦、二胡、板胡、斗嗡、四页瓦、碰铃等乐器,便可自伴自唱 。
高陵曲子融合了东、西路曲子的唱腔艺术,五百余年来流传至今 。
高陵曲子曲调丰富,有一百零八个调式,既可单曲演唱,也可套曲联唱 。在演唱中根据剧情所需,起落中间稍加转换,便会唱出高陵曲子缠绵、清雅、耐人寻味的基调 。
高陵曲子具有浓厚地方特色,最大特点是不避方言口语,即兴而起、即景而歌、即情而寄,爱恨情仇溢于言表 。
高陵曲子既保留了民间俗曲的质朴,同时又有自然、浪漫的情调,语言通俗、泼辣,具有北方民族粗旷、豪放的特色,又能传送出浓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
高陵曲子的曲牌有大调和小调之分 。大调音域宽广,拖腔委婉,基本上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一个大的片段 。小调音域较窄,结构规整,是某种感情的诉说,或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或表现人的悲伤情愁 。
高陵曲子的唱词,有整齐排列的、有长短句组合的,曲子词是随艺人意识流动而唱补的即兴之作,极具民间性和自赋性 。
高陵曲子现有表演艺人200余人,曲子班社6个 。
高陵曲子传统曲目十分丰富,主要曲目有:《蚂蚱灵》、《玲珑塔》、《脏婆娘》、《卖柿子》、《五更鸟》、《观星》、《出关》、《刺目劝学》等 。
【陕西高陵曲子】 高陵曲子已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