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榆次常家庄园

常家庄园位于榆次西南东阳镇车辋村,距榆次17.5公里 。车辋由四个小自然村组成,四寨中心建一大寺,与四寨相距各半华里,形成一个车辐状,故名“车辋” 。
车辋常氏始祖常仲林于明代弘治初年,由太谷惠安迁此为人牧羊,到清康熙、乾隆年间,七世祖常进全开始经商,八世祖常威率九世万已、万达,从事商业活动,赢利颇丰,逐渐使常氏成为晋中望族,晋商中的一支劲旅,开始大规模地营造住宅大院 。常万已在车辋村建“南祠堂”,立“世荣堂”,以村西南为轴心,向东、南发展;常万达在村北建“北祠堂”,立“世和堂”,由东向西毗连修建,成一条新街,俗称“后街” 。从清康熙年间到光绪末年,经过二百余年的修筑,常氏在车辋整整建起了南北、东西两条大街 。街两侧深宅大院,鳞次栉比,楼台亭阁,相映成辉,雕梁画栋,蔚为壮观 。共占地一百余亩,楼房40余幢,房屋1500余间,使原先四个自然村连成了一片 。有谚曰:“乔家一个院,常家二条街 。”常氏宅院的建设规模当时称为三晋民居建筑之首 。
常氏以儒商文化独树一帜,既有进土、举人、秀才,又不乏书画名家,所以在宅第建筑上亦有自己非凡的独创之处,是晋中曹家、乔家、渠家等晋商宅院望尘莫及的 。
从布局上看,主体建筑以雄浑方正的北式庭院为主体,每个正院均分内外两进,外院南房倒座一律临街,东侧辟各式门楼 。前院有东西厢房各五间,正北则又一处倒座南房,正中设垂花门 。里院则呈长方形,庭院宽敞,约为外院一倍,上房与南房相对称,东西各有厢房十、九、八间不等 。如上房、南房各达八间时,便按正五偏三的模式,隔出偏院,从不越“方正”之规、“等级”之矩,充分显示了名门望族的气势 。但其附属建筑却又充分显示了南国园林建筑的“灵秀”,使“方正”中浸透了“绮丽” 。常家大院的绮丽,主要展示在三个方面 。
首先是每所方正院落的里院正中都建有一座木结构的牌楼,飞檐斗拱小巧玲珑 。牌楼两侧各有砖雕花墙,婉如镶嵌宝石的扎带,使方正雄浑的北方庭院增添了画龙点睛般的南国园林秀色 。这牌楼花墙将正院隔为里五外五,里五外四,里五外三多种形式,具有独特风格 。
其次是院落之间与院落之后,大多建有花园、菜园,有小门与正院相通 。进园之后,有甬道贯通,曲折迂回其间点缀回廊、亭榭、小桥流水,或草石农舍,或奇花异葩,匠心独具,犹似南方园林 。
【山西晋中榆次常家庄园】 第三是在每个院落中触目可见的砖雕、木雕、石雕和木构件上的彩绘艺术,别具风采 。
砖雕艺术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造形优美,线条娴熟,刀法细腻,均为清代砖雕精品;二是照壁、花墙砖雕,既有传统的“百寿图”、“吉祥图”以及佛道故事,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砖雕艺术;三是每排厢房“硬山墙”上端的“墀头”或花,或鸟,或兽,或字,两两成对,却很少雷同,造型又各具特色 。四是现存的部分砖雕护栏,在贵和堂的楼层护栏上,全部由砖雕砌成,图案由福、寿、喜、禄、祯、祥团花和八卦炉、悬壶、文房四宝等组成,栏柱、栏板浑然一体,犹如天然而成,丝毫不见砌缝,无论雕刻艺术,还是垒砌艺术,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 。另一部分在养和堂,保存完好,但雕技艺术不及前者 。
常家大院的石雕艺术有护栏、门兽、护墙等,大多用细砂石雕成,刻有各种图案 。砂石的粗犷,雕工的细腻,相映得彰,别具一格 。
常家大院的木雕,主要是宅第中的窗户木雕、门框、屏风、家具和隔扇木雕等,图案千变万化,造型手法各异,木质多种多样,恰似木雕展览,使游人眼花缘乱 。可惜木质不易保存,破坏十分严重 。常家大院是儒商建筑的代表,室内布置十分讲究,处处反映出书香门第的稳重古朴、匀称适宜 。室内的琴棋书画、文房四宝、奇花异卉、山水盆景,有别于其他晋商宅院 。作为儒商宅院,有其独到之处,让人耳目一新 。
历经300余年的沧桑变化,常家大院的破坏程度是很大的 。
进入二十世纪,常家庄园进行了原汁原味的修复 。修复后的常家庄园是原有的1/4,总面积达15万平方米,其中宅院为4万平方米,庄园城堡呈“匡”字型,修复后的常家庄园主要建筑和景观为“一山一阁、两轩、四园、五院、六水、九堂 、八帖、十三亭、二十五廊、二十七宅院 。”
一山一阁即观稼山、观稼阁;二轩即听雨轩、知味轩;四园即杏园、狮园、遐园、 可园;五院即祠堂院、石芸轩书院,总帐房院、约斋书院、私塾院;六水即小石潭、曲溪、沼余湖、莲池、洗池、方正池;九堂即节和堂、人和堂、慎和堂、雍和堂、谦和堂、养和堂、体和堂、广和堂、贵和堂;八帖即宋代二亭双绝帖、杏林清代名人名联帖、可园唐诗笔帖;十三亭即书院琴、棋、书、画四亭及化玉亭、杏园景星、庆云、披风、枕霞、流芳亭、遐园梦绿、锄月亭、小石亭映涟亭;二十五廊即杏林二、狮园四、遐园四、遐园一、可园一、书院四、贵和堂四、祠堂四、节和堂一、慎和堂一、雍和堂一、谦和堂一、迎宾院一;二十七宅院即除家族五院外,供居住的宅院有静园东院三处、杏林侧院两处、节和堂一处、人和堂一处、慎和堂两处、雍和堂两处、谦和堂一处、养和堂两处、体和堂一处、广和堂两处、贵和堂五处、计有古建房室968间,廊房220间,合计1188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