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老爷山及花儿会

老爷山 , 又叫元朔山、北武当山 , 距西宁市30公里 , 因山峰顶部建有太元宫(即关公庙) , 庙内雕塑有关公像而得名老爷山 。位于西宁市北35公里大通县桥头镇苏木莲河畔(北川河) , 山顶部海拔2928米 , 相对高差近500米 , 是西宁附近山势雄伟 , 风景最优美的山峰 。
老爷山自古以“苍松蓊翳 , 石磴盘梯 , 川流萦带 , 风景佳丽”而闻名遐迩 。当你途经时 , 翘首仰望 , 只见丹崖翠壁 , 腾云走雾;苍松杂树 , 负势竞上;山道盘旋 , 宛如羊肠 。景色四时不同而终年常新:春则山岚缭绕 , 夏日佳木葱笼 , 金秋红叶似火 , 寒冬银装素裹 。老爷山岩体主要有石灰岩构成 , 长期流水侵蚀、风化等外力作用 , 多形成奇峰岩洞和峡谷 , 尤其是南坡 , 山势陡峭 , 危崖耸立 , 从南坡登山峰顶端确有“华山之险” 。
老爷山植被生长茂盛 , 计有百余种植物 , 以云杉、柳树、白杨、红柳及多种灌木为主 。每到盛夏季节 , 漫山遍野郁郁葱葱 , 遮天蔽日 , 丛林中玫瑰、牡丹、芍药、金露梅、银露梅及各种野花竟相开放 , 芬芳扑鼻 。深秋季节的景色可与北京香山景色相媲美 。林间草丛中栖息有20多种野生动物 , 有野猫、赤狐、松鼠、旱獭、猞猁、黄鼠、毛眼、沙鸡、野雉、雪鸡、蓝马鸡、岩鸽等 , 以鸟类为主 。
老爷山之美 , 在于山青庙秀 , 林荫花香 。老爷山原建有药王庙、玉皇宫、百字宫、柴家殿、无量殿、斗母宫、太元宫等古建筑 , 还有老虎洞、石柱、火烧台等 , 五十年代末均遭破坏 。如今 , 重新修建了亭台楼阁、庙宇 , 一部分古建筑正在恢复 。
山上药王庙 , 入庙凭窗远眺 , 石光山色 , 平林远峰 , 寒翠苍绿 , 深青浅碧 , 各具形态 。
出药王庙南行十数步 , 即至玉皇宫 , 内塑玉皇大帝像 , 院落甚为宽敝 , 庙门走廊旁各塑黑虎一只 , 张牙舞爪 , 神气活现 。上坡即为百子宫 , 中塑子孙娘娘 , 壁崖间遍置泥人 , 前燃巨蜡 , 粗若茶杯 。往游妇女 , 争先焚香 , 或讨神签 , 或拴泥人 , 煞是虔诚 。出百子宫北行数十步 , 爬过巉岩 , 即至菩萨殿 。殿址虽小 , 处地却高 , 游人在此小憩者甚多 。再前行穿过丛林 , 即至柴家大殿 , 该殿为元塑山西北第一胜地 , 殿宇巍峨 , 门内厅壁间绘塑半立体形佛图 , 腾云驾雾 , 栩栩如生 。内庭有身着黑袍的无量塑像 , 高达丈许 。出庙门循径东北行 , 即为无量殿 , 昔日香火甚盛 , 屋宇宽敞 , 民国初年焚毁 。循道东去 , 过玉皇宫即见古塔耸立 。高达三丈 。塔南山湾中有石洞一处 , 下临绝底深渊 , 上塔松木二根 , 即为太元宫 , 也称老爷庙 , 内塑关公像 , 左有周仓持刀而立 。两厢墙壁间绘制关公生平伟绩 , 如“出五关”、“单刀赴会”等不一而足 。
出院即为三佛殿 , 拾级下山东行 , 至雷祖殿 。雷祖殿东南为斗母宫 , 出斗母宫西北行 , 过羊肠道 , 岩石洞中 , 搭成草庵一间 , 内供文昌帝君 , 循道西行 , 则至三官庙 , 该庙北倚大山 , 南临峭壁 , 地形幽雅 , 建筑亦甚壮丽 , 为元朔山西南第一胜地 。西北山恋之间 , 便是享有盛名的“老虎洞” , 上面是嶙峋的峭壁怪石 , 下面是层列的茂林岗岩 。论山势要数这里最险峻 , 论风景要数这里最幽雅 。
相传此洞昔日有虎雄踞 , 后因游僧居此 , 虎乃逸去 。明时俞安期题名为“慈藏” 。北有巨石高二丈许 , 清乾隆间西宁府监司龙膺在石上题名“海藏”后人塑像修建 , 规模渐大 。过去 , 缺儿少女的人们 , 每至夏秋 , 远道而来求子者络绎不绝 。洞内塑有吊晴白额的老虎一只 , 遍体斑驳 , 其大如牛 , 卧于洞左 , 中间为子孙娘娘塑像 , 左有孔隙一方 , 为还愿者投置钱物之所 。洞右有一门 , 仅容一人出入 。凡求子女者 , 先入内焚香许愿 , 然后进洞摸索 , 若得鞋袜 , 则为生儿育女之兆 , 翌年 , 另制鞋袜还放洞中 , 以了其愿 。若摸遍石洞 , 不得一物 , 则为无子之兆 。
沿老虎洞下山 , 有一条险若天梯的便道 , 苍苔、湿土遍布 , 深林险壑 , 夹杂着不少无底洞天 , 人不敢行 。西北半山腰处有一比较开阔地段 , 名叫“火烧台” , 原有佛寺 , 清雍正初年因占乱被焚毁 , 代躁湮 , 遗址乃存 , 故而得名 。
【青海老爷山及花儿会】 每年农历六月六期间 , 传统六月六花儿会和朝山会同时举行 , 并举办物资交流大会、歌舞演唱会 , 本县及西宁、互助、湟中等地的各族群众 , 扶老携幼、摩肩接踵而来游览观光 。
早年还有群众性的“朝山会”活动 , 更是盛况空前 。现在 , 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 , 游览老爷山的人也日益增多 , 每到春暖花开 , 各族游人接踵而来 。到了“平空虚阁有霞住 , 六月深松无暑来”的夏季 , 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通往老爷山的公路上自清晨到黄昏 , 车辆、人群川流不息 , 熙熙攘攘 。山上树木葱笼 , 绿草如茵 , 山花烂漫;红男绿女 , 犹如簇簇鲜花 , 千姿百态 , 歌声此起彼落在空谷传响 。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 , 它产生于明代 ,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 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 , 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 。
老爷山花儿会演唱形式有两种 。
一是群众性自发演唱 , 农历“六月六”在老爷山的密林花丛中 , 或数十人或几百人自由唱和 , 情景交融;
二是1949年以后兴起的有组织演唱 , 有固定的演唱场所和舞台 , 歌手经过层层选拔 , 在舞台上赛歌竞技 。老爷山花儿会以演唱“河湟花儿”为主 。演唱者有汉、回、土、藏等民族的歌手 , 他们共同用汉语演唱花儿 。这是老爷山“花儿”和“花儿会”不同于其他民歌和歌会的显著特点 。
老爷山花儿内容主要以歌咏爱情生活为主 , 也涉及宗教、民俗、生产劳动、历史故事、新人新事等类型 。其唱词以七字(一三句)与八字句(二四句)相间的四句体为主 , 特别规定二四句句尾必须是“双字”词 , 另外一、三句和二、四句分别押韵 ,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唱词格律 , 在全国汉族民歌中也属特例 。河湟花儿的语言生动、形象、优美、明快 , 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 , 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
大通老爷山花儿有《大通令》、《东峡令》、《老爷山令》等代表性曲目 。这些曲调韵律独特 , 优美抒情、高亢嘹亮、婉转悠扬 , 深受大通各族人民的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