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位于江西省奉新县境内,海拔逾千米,在省级名胜--百丈山风景名胜区内,距县城七十三公里 。百丈山由东向西,分上百丈、中百丈、下百丈,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这里冯水倒出,飞下千尺,其西北势出群山,故又名大雄峰 。山南则平原夷坦,四山环拱 。山上峰峦叠翠,峭壁耸峙,危崖突兀,怪石嵯峨,茂林隐天蔽日,修竹迎风摇弋,峭壁岚光四溢,四季雾绕云飞 。唐代大智怀海禅师在此开山创寺 。
奉新古代有十大名胜,百丈山即占其二,一是“灵境御题”,二是“百丈猿声”,相传寺后常有青猴听经,之后则长啸而去 。历代文人骚客曾到此游览山水,呤诗作赋,最著名的有唐宣宗李忱、柳公权、黄庭坚、周敦颐、汤显祖、蔡国珍等,他们留下的佳章丽藻,捧读是卷如身临其境 。他们的传奇故事穿越山谷荡涤人间 。
百丈山是南潦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佛教禅宗《禅门规式》的发祥地 。怀海禅师在此开山创立百丈禅寺,制定《禅门规式》,号“天下清规” 。唐宣宗李忱为光王时,为武宗所忌,曾晦迹云游至百丈寺,在此出家隐居二十三年之久 。曾写下:“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仙花不间三春秀,灵境无时六月寒;惟有上方人罕至,晨钟暮鼓碧云端 。”的佳句名篇 。柳公权更是留下了“天下清规”的宝墨石刻,呤出了:“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树摇幽鸟梦,莹人定蝉衣 。”的著名诗句 。宋代黄庭坚在《百丈山》的诗中赞道:“万丈雄峰插紫宵,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睹红尘世界遥” 。而今人亦有“百丈山高望不穷,大雄岳阜翠摩空;一川飞瀑三千尺,九座回峰十二重”的诗作 。异曲同工,令人神往 。
【江西奉新百丈山及其传说】 百丈山时分四季,却无酷暑,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四度,七月份平均气温只有二十五摄氏度 。百丈山山多地少,植被丰富 。林地面积达50265亩,其中竹林面积41775亩,毛竹蓄积量587万支,衫杂林面积8490亩,活立木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92%,全县首屈一指,在宜春市乃至江西省也属前列 。百丈山境内水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946毫米,这里气候宜人,实为洞天福地,人间仙境 。
百丈山名胜古迹很多,有百丈寺、“天下清规”石刻、野狐岩、龙蟠石、拂石弾琴、仙人旧馆、黄犬坟、木人冢、百丈瀑布等 。
百丈山村民多为客家人,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这里的民风淳朴,心地光明,嫉恶扬善,乐于助人 。如今的百丈山禅林竹海,山寺辉煌,风光秀美,村民和谐,尽显仙源灵境之新貌 。
百丈寺座落于奉新县百丈山大雄峰下,是中国佛教界颇具影响的“禅林清规”发祥地,为中国佛教十大古寺庙之一 。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怀海大师来到大雄山当主持 。随着一代禅宗大师的到来,一时百丈山“庵庐环绕”,供施相积,徒众愈多 。众多高僧,包括后来纷纷开宗立派的大禅师,如希运、灵佑、昙晟、大安、五峰、神赞、智闲等皆入百丈,参禅于怀海 。怀海大师在佛教禅宗史上的地位与影响,除了培养出一批重要的禅师外,最主要的还是确立了禅宗的基本戒律《百丈清规》,这一历史功勋就是在奉新百丈寺完成的 。《豫章书》还记载了唐宣宗李忱在登基前,曾有一段落难晦迹于丛林,出家百丈寺的经历 。
伴随着佛教的发展历史,一些得道高僧的佛教故事在百丈山区老百姓的口耳相传中得到升华,逐渐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佛教故事传说和佛教故事典故 。其中一些典故还成为佛教史上有名的公案和故事 。这既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大师的敬仰,也表达了信众对宗教的虔诚 。禅宗历史上,百丈寺和百丈清规是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一段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形成的传说、故事、典故,正反映着佛教禅宗中国化之路上最典型的印迹 。这些传说、典故主要出于百丈山风景区,流传甚为广泛,有些还远传日本、东南亚地区,显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
流传最多的是,约在1500年以前,一次,有个小孩随母亲到庙里去烧香拜佛,在庙里看见许许多多的菩萨,十分兴奋也十分好奇,他就问母亲:妈,这是什么?他母亲回答:这是佛菩萨 。小孩说:佛怎么跟人一样啊?我长大了也要做佛 。
60年后,这个从小立志成佛的孩子果然成为了中国禅宗历史上一位惊天动地的人物,这就是怀海大师 。怀海是唐代著名禅师马祖道一的嫡传弟子 。马祖道一有三个有名的大弟子,号称三大师,怀海大师便是其中之一 。怀海大师到奉新百丈寺做主持之后,使百丈寺名声大震,当时有三寺五庙四十八庵之说 。
唐宣宗登基前,为躲避宫廷之争,便向一个僧人请教,那个僧人什么话都没说,只在唐宣宗手心里写上了“百丈”两个字 。于是,唐宣宗就不远千里来到了奉新百丈山,而且在百丈山留下了很多遗迹 。现在百丈寺后面还有两块大石头,其中有一块相传唐宣宗每天都要在那上面打坐,后来他登基了,乡民们便把这块石头取名为“龙盘石” 。唐宣宗还留下了吟诵百丈雄峰的诗句“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常在掌中看”,彰显出了他内心浓烈的龙庭之志 。唐宣宗即位以后,还念念不忘曾经的求法之地,特御赐“大智寿圣禅寺”的匾额 。所以百丈寺又有大智寺之称,并被当地的乡民沿用至今 。
怀海大师在百丈寺做主持期间,最有名的传说和典故当属骑牛觅牛的故事 。当年福州有个叫大安的禅师,有一天他来到了百丈寺,问怀海大师:人们学佛像什么?怀海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他说,太像骑牛觅牛了 。意思就是说生活中到处都是佛法,你舍去眼前的事物,到处去求禅觅佛不等于是骑在牛身上找牛吗?接着,大安禅师又问怀海大师,学到了佛法又如何?怀海大师回答,那就好比骑牛回家呀 。大安禅师又问,得法之后又如何将它长久地保持呢?怀海大师回答,那就好比是牧牛人执鞭看牛,不让牛踏坏田里的庄稼 。大安禅师听后大悟,从此之后他就留在了百丈寺 。
百丈寺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是江南最大的寺庙之一,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它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积淀,怀海大师等高僧大德在奉新深研佛法的经历经后人传扬,其“一日不作一日无食”的农禅并重修行生涯,也衍生出许多内蕴深厚的佛教禅宗故事 。奉新百丈山,正是因为它是禅宗天下清规的诞生地,有丰富的传说和典故为文化底蕴,所以被世人誉为“仙源灵境” 。百丈山传说与留存的文化遗迹正是中国历史文化特色的有力印证 。
2008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奉新百丈山传说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