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 。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26个守衙千户所,其中安顺有3个卫、2个守衙千户所,史料上称卫所军士为“屯堡人”,有了屯堡人,地戏也就随之而出现了 。
地戏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其由来与屯堡人的生存选择有关 。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当草莱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
明王朝建立初期,国内局势极不稳定,元朝残存势力的拼死反抗,边疆“诸蛮”不停地叛乱 。为了防范"诸蛮"叛乱,朱元璋令择地建城,在修建城池的同时,明军在安顺、平坝一带,设置屯、堡、卫、所驻扎人马 。贫苦出身的皇帝朱元璋说:“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如屯田 。”屯田的结果,巩固了边疆,养活了士兵,发展了当地经济,及把中原文化带进来 。
【贵州安顺地戏】 傩文化的主体本是中原文化,早在明军里盛行的融祭祀、操练、娱乐为一体的军傩,和在中原民间传承的民间傩,也随南征军和移民进入贵州,并与当地民情、民俗结合,形成了以安顺为中心的贵州地戏 。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 。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 。安顺地戏在春节期间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是岁终新正的聚戏活动,与逐疫、纳吉礼仪一起举行 。地戏演出时,村口或醒目的地方要插一面大红旗,旗上绣着很大的“帅”字,表示这个村子里今天要演出地戏,也有纳吉之意 。演出由“开财门”、“扫开场”、“跳神”(演故事)、“扫收场”四部分组成 。演出前,要将存放脸子的木箱(柜)从神庙或存放人家里抬出来,举行庄严的开箱仪式 。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
安顺地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安顺地戏所演的三十来部大书,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 。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 。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 。由于屯堡人的神灵观,更给地戏赋予"傩愿"的性质,村民还会在建房求财、祈福求子的时候请地戏队中的"神灵"(如关羽、佘太君等)去进行"开财门"、"送太子"等活动 。
地戏演出的剧目、本子又叫“地戏谱”,"谱,布也,列年事也 。"地戏具有以史为线索的性质 。民间艺人有“戏叙史册”之说,陶关地戏队大旗上就有这四个字 。按历史年代编排,现存剧目有:《封神演义》、《大破铁阳》、《东周列国志》、《楚汉相争》、《三国演义》、《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薛刚反唐》、《粉妆楼》、《郭子仪征西》、《残唐》、《二下南唐》(飞龙传)、《初下河东》、《二下河东》、《三下河东》、《九转河东》、《二下偏关》、《八虎闯幽州》、《五虎平南》、《五虎平西》、《岳飞传》、《岳雷扫北》等,全是唱朝代兴衰的战争故事,构成了军傩最主要特色 。
地戏面具同时具有神格和人格 。安顺等地有专门从事脸子雕刻的艺人 。村寨演出班子新购置的面具,未经法事前,可以随便放置,视为木雕;一经点将封号,即为神物 。"开光"是将面具升华为神的仪式,由雕匠主持 。先将脸子郑重陈列在神龛上,然后杀一只大公鸡,以鸡血点在脸子上,同时念动开光词,赋脸子以生命 。
地戏演出时,演员无一例外都要戴上面具 。地戏面具的戴法与傩堂戏不同 。先用青纱长统套头将头包住,置面具于额头之上,而不是象傩堂戏那样戴在脸上,这是便于武打 。
面具用丁香木或白杨木精雕细刻而成,做工讲究,神态生动 。面具由面孔、帽盔、耳子三部分组成 。面相分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 。除主将外,还有小军、道人、丑角、动物等类别 。诸多面具中,武将面具最复杂,可细分为少将、老将、女将、番将、正派将军、反派将军等 。面具五官造型,形成了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必遵循"少将一枝箭,女将一棵线、武将烈如焰"之说;嘴的刻法有"天包地"与"地包天"两种;眼则是"男将豹眼圆瞪,女将凤眼微闭" 。
就技法而言,地戏脸子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精细却不繁琐;色彩上用贴金、刷银的亮色,以及红、绿、蓝、白、黄、黑,几乎没有一种颜色不可拿来用上 。有的面具还要镶嵌上玻璃片,华丽堂皇,十分了得 。
安顺地戏的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曾造访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演出,深受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是研究戏剧发生学、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美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活材料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思维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多元型现代文化的冲击下,地戏在逐渐萎缩,演员年龄偏大且队伍人数逐年减少 。很多有地戏队的村寨已停锣息鼓多年没有演出,如此下去,令人担忧,保护这一在中国戏剧史上具有戏剧转型活资料的古老剧种,已到刻不容缓之期 。
2006年5月20日,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