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卢龙的文物古迹


河北卢龙的文物古迹

文章插图
卢龙,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地处河北省东北部,迄今已有3500余年的历史 。
卢龙,古时隶属孤竹国、肥子国、辽西郡、平州、北平郡、永平路、平滦府和永平府,隋开皇18年(公元598年)始名卢龙县 。境内山青水秀,呈山拥水抱之势,正所谓“虎踞龙盘”,“襟漆带滦”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滋润着这方风水宝地,经过悠悠数千载漫长岁月的洗礼、积淀,造就了卢龙这颗独放异彩的古文化明珠 。
早在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曾是林木茂密 。水草丰盛的古生物乐园 。近年来,在卢龙各地先后出土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如鹿角化石、马鹿头骨化石、牛角化石,象骨化石,及一些小型动物骨骼化石等 。这些动物化石的发现与出土,都无不证实了卢龙古地自然环境的优美和富饶 。优秀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和促进人类的进化和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 。经对卢龙县孟团店村西出土的一件距今1.5万年前的马鹿头骨化石上遗存的多处砍砸痕迹进行考古分析,断定是当时的早期人类用石器对鹿角进行砍砸加工时所留下的砸痕 。当时的人类已学会用石器将诸如兽骨、鹿角、木棒之类的东西进行粗略砍砸加工,而制成狩猎工具或其它方面的使用工具 。在卢龙县武山的北面,现存有“武山卡斯特溶岩化石洞遗址”一处,现为秦皇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十年代初被当地采石工发现,曾出土过大量的动物骨骼化石及一些粪便化石、用火烧过的烧结土块,还有许多的灰烬 。1985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考古专业人员曾对该处进行考古调查,并从现场采集了部分动物化石、烧结土块及灰烬的标本,初步认为有可能在这里发现古人类遗址,有待进一步的调查和发掘 。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进化和发展,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劳动、生活的经验不断积累、丰富,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 。到了商代,在沿用各种石器的同时,已经掌握了手工制陶技术和青铜的冶炼、铸造技术,从而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在卢龙现已发现殷商时期的遗址两处 。一是石门镇东阚各庄殷商遗址,遗址位于东阚各庄村北滦河南岸的台地上,1974年,当地农民在该处平整土地时,曾挖掘出青铜鼎、青铜簋、铜质车马弓形器各一件及金臂镯一对,还有陶鬲、夹贝红陶罐等,经鉴定为商时期文物 。
1976年和1979年由省考古专业人员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试掘,该地土色灰褐,土质松软,文化层厚1-1.9米,内含陶器残片、兽骨、蚌片、红烧土和炭屑等,并发现灰坑多处 。墓葬五处 。灰坑为园形或不规则近似园形,灰坑内表面由于长期被火焙烧而坚硬光滑,坑内积满草木灰 。墓葬为小型土穴墓,无葬具及随葬品,骨架保存完好,头向东,仰身直肢 。在遗址内出土和采集到的有陶器、残骨角器、石器等标本,是典型的商代文化遗存,二是潘庄镇沈庄村南山的龙虎寺殷商遗址,原有寺庙一座,名龙虎寺,寺庙久废 。遗址长150米,宽100米,文化层厚约1.8米 。1985年秦皇岛市文物普查队汇同县文物工作者杨卫民同志先后两次到该地进行考古调查,采集的标本有石斧、商时期的陶器碎片,鬲足、贝壳、骨骼等 。1986年11月经秦皇岛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此外,未被界定的小面积商代文化发现地在我县境内还有多处 。
史载,远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这里便是商王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孤竹国,都城就设在现今的卢龙 。成语《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昔日孤竹国里,君明臣烈,文明贤让,历代享有盛誉,尤其是孤竹国里曾有伯夷叔齐二位贤士,为孤竹国君之二子 。后被孔子称赞为贤德之士,其“夷齐让贤,让国相去”的故事,更是被后人传为千古佳话 。在卢龙石门镇高各庄村西山存有“夷齐读书处遗址“一处 。传说当年伯夷、叔齐二贤士曾在该地读书学习,故此山后来又名书院山,在遗址西岩壁上刻“夷齐读书处”五个楷书大字,大字下原刻有许多小字,现已模糊不清,难以辨认,但“夷齐读书处”五个大字至今依然清晰可见,遗址内旧有寺院一座,不知何代创建,名为“云居寺” 。因该地位于山坳,三面环山,山中水清林茂,常有云雾生成,缭绕其间,俨如仙境,故得名“云居寺” 。
现存云居寺建筑遗址1080平方米 。云居寺早年被毁,被毁前,原有山门一间,左配房一间,右廊房三间,沿阶进山门,院内左碑右钟,碑为乾隆20年立,高3米,上刻《书院山云居寺重修佛堂碑记》,正殿五间,歇山顶,木架结构,殿内正像如来 。侍童左右,东西两厢泥塑坐姿十八罗汉像,正殿两侧各有配房三间,左配房内供伯夷、叔齐二贤士塑像,高约70厘米,右配房为禅堂,为寺僧居住,院北有古井一眼,井口用整块条石砌成方形,为90×95厘米,井深7.2米,水深2米,井筒下大上小,上部用杂石砌成,下部山石凿穿,井水清凉甘甜,从不干涸,井北即“覆石如厦”的石屏,嵌石屏的“小井”早年遭破坏,已不见原状,但至今仍有小泉孱孱 。据传该小井名为洗砚池,乃当年伯夷、叔齐读书时洗砚之处 。遗址内现存清代石碑一方,石碾一具,水井一眼及西侧山岩刻石一处,当年云居寺的建筑基础仍隐约可见 。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殷商遗址及夷齐读书处的发现与保护,都说明远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卢龙古地确实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生存,也为孤竹国之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到春秋战国时期,卢龙地属燕国辽西郡;从卢龙县盂柳河乡鲍子沟村出土的百余枚刀币、布币及雷店子乡汤池王庄村出土的百余公斤的刀币上不难看出,当时这里曾一度呈现出经济的繁荣,至秦时,由于军事征伐,战火连绵,这里的经济文化曾一度处在短暂的萧条阶段,属于秦时的文化遗存甚少 。到汉时开始复苏,又出现了新的繁荣 。大量汉代陶器的发现出土及汤池王庄汉墓群、石门汉墓、范庄大型西汉墓和蛤泊黄家营汉遗址的发现,都能有力地证明这里的发达与兴旺 。同时,卢龙又是古代的军事要地,有“卢龙塞”之称,传说中飞将军李广射虎的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城南四公里的虎头石村西 。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这首诗即是对李广射虎故事的写照 。几十年前,被飞将军李广射中的石虎(一巨石形如虎)还遗存在虎头石村西的山坡上,后被毁坏而面目全非 。
据《水经注》载:“卢龙古城,东汉建安12年(公元207年)魏武征蹋顿所筑城池” 。亦即北齐至金代的古平州城 。故卢龙有城始于汉代,后多拓建 。由于卢龙地理位置显要,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后曾被辽、金占领 。据《平州石幢记》载,“平州古城,今之北城是也,南城辽人筑之” 。在金时,卢龙的古城曾被金朝改为“南京” 。据《金史?太祖本记》载,在金太祖天辅7年(公元1123年)2月,下诏“改平州(卢龙)为南京,张觉留守”,至天会4年(公元1126年)9月再诏“复以南京为平州”,金以卢龙古城为南京,虽历时3年7个月,但也不失为卢龙的又一辉煌阶段 。至明洪武4年(公元1371年)卢龙古城为水平府治,应兵事之需,遣指挥费愚将原“月牙城”向东拓建,周九里十三步,高三丈,内充夯土,外砌砖石,雄伟之势,几倍于前,因是拓城,故形成了“三山不显,四门不对”的独特格局 。东门曰迎旭,南门曰德胜,西门曰望京,北门曰拱辰,并有“东门金鸡叫”,“南门推车换伞”,“西门牛虎斗”,“北门铁棒槌”的美妙传说 。卢龙城自明景泰年间至民国19年时,上下五百年间,历经修葺,始终保持完整坚壁,有“京东第一府”之美誉 。在卢龙城东面城下曾出土过明代铁炮四门,名为三箍厚尾炮,炮身长近90厘米,炮口外径为16-20厘米,炮口内径为29-9.3厘米,近尾部外壁上各有一直径约4毫米的引信孔,是当时守城拒敌的兵器之一 。
在卢龙城东北十八公里处的陈官屯村西北隅,还存有辽代古井千眼,井口方形,以条石砌成,在井口南侧条石上刻有“大安元年(公元1085年)二月十三日造井”等字,石砌井壁,井体完好,现为卢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古城西门外十米处,还遗存有元代所建漕运码头遗址一处,南北向,堤长500米 。昔日青龙河水面宽广,沿西城南下汇入滦河,后因水患侵城,遂于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修建东西二堤,以护城池,使青龙河水沿西堤而下,船只得以傍岸,俗称“泊岸” 。堤以方形巨石砌筑,石间接以生铁,坚固异常 。东堤为明代拓城时所废,西堤尚存 。
城中旧有石幢一座,名于陀罗尼经幢,俗称石塔 。经幢始建于唐,后因自然灾害所毁,于金大定9年(公元)1169年)5月至11年9月重建,后又经明万历28年进行重修 。幢高10.35米,共六级,一级刻《平州石幢记》,二、三级刻《千手千眼大悲神咒》及《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文,四级刻《重修北平石幢记》,五、六级刻佛像 。经幢雕艺古朴,秀美壮观;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建筑物,它巍峨壮观,被誉为世界奇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卢龙境内所辖明长城位于卢龙和青龙两县交界处,东起燕河营镇白家房村的西大炕 。西至刘家营乡刘家口村西山一点五公里处出境,长二十二点三公里 。设刘家口关,桃林口关及重峪口关 。敌楼86座,墩台若干,其边墙以石砌为主,近关隘处及地势平缓处为砖砌,坍毁多于完整,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
在长城重峪口关南九公里处的红山北坡,现存“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一处,遗址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700米 。原遗存大量的规格长城基石及漫山遍野的条形基石毛料,劈山凿石的斑痕比比皆是,如今规格的成品基石已不复见,只存劈石凿痕及部分条形基石毛料成排成组地散布在遗址中,该遗址对考证历史及明长城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在卢龙城北三十五华里的大刘庄乡土山村北1500米处的山坡上,有清代墓葬一座 。墓主郎廷佐,字一柱 。生前任福建等省总督,清康熙16年(1677年)葬于该处 。当地人称“郎家坟” 。墓区南北长165米,东西宽近100米 。缘高5米,直径约20米,封土内有青砖拱砌墓室一个,用石门封闭,墓室及封土早年被毁,现只存北侧封土—堆 。在墓南23米处,有用整块汉白玉雕磨的供桌一个,基本完好,长4.66米,宽1.21米,高约0.8米,供桌上面光滑平整,立面浮雕花草兽首等纹饰,雕工精细,供桌南十余米处原立有汉,白玉质巅石碑四块,通高4.86米,宽1.25米,厚0.45米,碑首雕龙,一块用满汉两种文字刻叙墓主郎廷佐生前所任官品及人格赞词,其余一块文字不清,二块初查无文字,现倾倒于地,在墓区南东西两端各有一汉白玉雕华表,名为望柱,座落在青石拼砌的方形台基上,八棱式,下为须弥座,表面浮雕花草、杂宝,座上是八棱光面汉白玉石柱,柱上部插汉白玉雕云板,再上是汉白玉雕园形顶盖,盖上所置石雕望天吼,现已无存,现存望柱通高6.8米,东侧望柱早年倾倒,西侧望柱至今依然耸立完好 。该墓在《卢龙县志》中有简要记载 。当地传说郎家坟原有碑五块;忽一夜间一块碑不异而飞,只剩四块 。
据说失踪之碑系被驮碑之龙一质巅于一夜间驮走而不知下落 。这毕竟是传说 。但巧的是1995年6月间,在卢龙镇西300余米处102国道北侧,因路桥加宽施工,在施工现场地下两米处沙层中,出土一汉白压雕质巅石碑,俗称"王八驮石碑”,碑、座具完好,下有夯实的三合土基础,平坦坚固 。质巅座长1.8米,宽1.2米,高约1米,体上刻纹完好,碑高3.85米,碑首宽1.27米,碑身宽1.14米,厚0.5米 。碑首雕四龙,中下部阴刻楷体“皇清”二字,碑身正面竖排阳刻楷书“诰授光禄大夫总督福建军务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者御史加一级前总督江南江西巡抚江西内秘书院学士一柱郎公神道”,查郎廷佐,字一柱,汉军镶黄旗人,世籍广宁,廷佐性行纯良,才能敏练,素著勤劳,功绩卓著 。故死后得受康熙皇帝赐葬 。故在卢龙镇西国道旁出土的神道碑中所记的“一柱郎公”即郎廷佐是也 。此碑亦即郎廷佐墓中之神道碑,此碑的发现与出土,在某种程度上正应了当地关于墓区内失踪一石碑之传说,实是巧合之中,另有奥妙难测之处 。考此碑所出土情况,并非如传说中由负碑神兽质巅驮碑至此,而是当时在此用三合土打好基础后,将碑立在此地,而此碑为何立于远离墓区三十五华里的此地,至今尚属难解之迷,有待于今后的发现与考证 。
【河北卢龙的文物古迹】 在卢龙县东南十五公里的六百户乡塔上村西端,还存有砖塔一座,始建年代史籍无载,经对现存建筑年代鉴定为清代,该砖塔已不完整,只存四级,觚棱八面,残高6米,面宽1.25米,塔身外表面砌以青砖,内部用土填实,须弥座,座上有青砖雕砌的围栏一圈,塔身第一节东西南北四面砖雕门形,余四面为窗形 。南面门上正中嵌方形石额一块,上阴刻楷书“重庆宝塔”四字 。门窗上各有按后天八卦方位顺序排列的八封符号 。再上是以砖雕砌的仿木结构建筑的塔檐,二层以上则形式简单,但每层顶部均有砖砌仿木结构塔檐,据该村老人郭朝和讲,原塔九级,共四座群聚,现存者为最高,塔群外尚有道士铭堂一座,碑四块 。碑上刻有“明万历13年”的字样,今已不复存在,依口述塔为明万历13年建,距今四百余年 。现只存一塔,剩四级,保存基本完好,为卢龙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是民族的象征,它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记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功绩,蕴藏着各族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的凝聚力 。面对祖先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有责任将其保护好、利用好,继承并发扬光大,为卢龙的经济腾飞再创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