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射阳湖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宝应射阳湖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文章插图
汉墓群简介
宝应县东边的射阳湖镇原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在其西南约1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星罗棋布地分列着许多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的土墩子,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射阳墩” 。从射阳湖镇赵家村起,一直延伸到天平乡的天平庄附近,东西长约4.5公里,在此范围内,墓墩数以千计,若悬盂覆釜 。因土墩数量很多,后来人们俗称为“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这些较为集中的土墓为我们了解汉代射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提供了内涵丰富的实物资料 。
【宝应射阳湖九里一千墩汉墓群】 史书上说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墓在此 。这里曾出土“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 。清代这里发现了孔子见老子石门画像石,后因日寇侵占,画像石下落不明,其拓片鲁迅先生曾收藏过,现在南京博物院珍藏 。“九里一千墩”汉墓群遗址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人们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 。
来历
东汉建安五年(200年),广陵太守陈登对邗沟古道进行改浚 。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济,使射阳很快繁荣兴旺起来 。从吴王夫差开邗沟(前486年)到南朝刘宋末年(479年)射阳县废,在这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射阳一直为邗沟古道上的交通枢纽、项伯的封国、广陵郡的治所、百姓的垦殖地 。从地理位置上看,紧邻射阳古城的东北部为烟波浩渺的射阳湖,惟有西南一片相对高亢的田地为世代射阳人的安息之地 。
《万历宝应志略》记载:“射阳墩在射阳湖之西,墩以数千计,若悬盂覆釜,大小夹持间,有径如列埏隧” 。明代进士、九江知府朱曰藩在描写射阳墩的壮观时,曾有“沙墩排万马,烟海失群凫”的诗句 。后人根据土墩的形状、用途、历史传说分别冠以形象而有趣的名字,如狗牙墩、乌龟墩、虎墩、金牛墩、鸭蛋墩、旗杆墩、夏家墩、戴墩、八角墩等等 。传说汉代臧洪、陈容为抵御敌寇侵袭,在此操练兵马,修筑土墩,便有前走马墩、后走马墩和饮马池、马槽等墩名和地名 。金牛墩是因此墩形状像一头卧息的牛,传说墩内有金银财宝故叫金牛墩 。目前保存最好的三个标志墩之一的竹墩,因墩上长满茂密的翠竹而得名 。
射阳古今究竟有多少土墩?明代吴敏道诗云:“三千射阳墩,错落射阳路 。”民谚亦云:“射阳三千六百墩,不知谁是楚王坟 。”清代以来一直称为“九里一千墩” 。1960年调查统计尚有大小墩阜八百余座,1998年经过考古调查土墩仅剩七十余座 。
如此众多且规模较大的土墩是怎样形成的?通过历次的考古调查以及部分墓葬的发掘,发现每一个墓墩中都隐藏着汉代的墓穴,有的土墩中有数穴乃至数十穴 。因射阳地区地下水位较高,这里墓葬都为浅穴起封或平地起封,多为木椁墓和砖室墓 。这些墓都建于平地上,然后担土覆坟墩 。起初只是一个个排列有序、相对独立的家庭或家族为主的聚棺丛葬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坟场 。天长日久,这些坟墩坍了又堆,堆了又坍,加上后代不断有人杂埋于内,便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土墩 。
特点
射阳墩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据史料记载,仅清代出土的文物就数以千计,其中汉双鱼铜洗、汉铜虎等极为珍贵 。清乾隆48年(1883年),宝应举人朱彬在射阳平家庄双墩发现了射阳石门画像,它是我国出土最早、影响较大的汉画像石刻之一 。特别是一幅内容属“圣贤”画像“孔子见老子”图,则更为引人注目,许多金石学家相继著文,将它编纂在有关著录中 。鲁迅先生不但藏有此画像石的拓片,而且还专门研究过 。解放以后,因农田改造、水利建设等破坏,射阳墩又先后出土过数千件文物,特别是陶器,不但数量多,且造型和纹饰都较为丰富 。这些汉代陶器虽然没有先秦青铜器那么精美,也没有后代瓷器那样华丽,但它却有独特的粗犷豪放的风格,雄浑奔放而深沉宏大的精神 。
1981年在前走马墩出土的一件彩绘凤纹杯盘套盒,设计巧妙独特,制作工艺精湛,漆色艳丽如新,充分展示了汉代漆器工艺的成就 。1982年八角墩出土的夔纹青玉璧和1998年戴墩出土的龙凤纹白玉佩,玉质莹润,纹饰华美,雕琢技艺精湛,堪称汉代玉器工艺的杰作 。出土的“淮陵玺印”一批汉代官、私印,为研究汉代的印信制度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为了切实加强对古射阳汉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当地政府正着手规划,拟建设射阳汉文化旅游区 。射阳的“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以及其它汉代遗迹,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古朴的风姿显示着中国汉文化的灿烂,迎候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
陈琳墓
曹操手下有著名的“建安七子”,其中较为年长的陈琳,就是广陵射阳(现为宝应)人 。他在诗、文、赋上皆有建树,诗歌代表作为《饮马长城窟行》,描写了繁重的劳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颇具现实意义 。他的散文文风雄放,笔力强劲 。但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三易其主,先后侍奉何进、袁绍、曹操,热衷功名,最终染病身亡 。射阳湖镇原是汉代射阳县的治所,相传陈琳就葬在其中 。
据史料考证,商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其后历史无从稽考,明代洪武赶散有苏州徐氏迁至该处,遂名双琚,上世纪50年代双琚自高邮划归宝应 。双琚遗址属于商周时期南北交流碰撞区域 。中国社科院、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均对该遗址的发现给予了较高评价 。
箕山古陆沧海桑田之变
远古时代射阳湖属中国东部沿海,曾经出现过海浸之动 。此地海平面急剧上升,成了所谓的“沧海桑田” 。作为“九里一千墩”东部小古陆(即古箕山东侧)成为海贝沙岸线 。其后,箕山在远古陆沉后,又形成海平面以上的丘阜 。此时,这块湖沼之陆地,即存于地球表面 。《太平寰宇记》载:箕山在县东六十里,高一丈五尺,周回四十里,今无山,惟丘阜百余 。总之,以“箕”名山,乃系上承天象,下秉地维,山形有迹,迹有传名,不知多少个千年?时至于今,箕山之名有史书作证,亦有传承和应用,其实就是“九里一千墩”在远古时代的地形地貌 。
原始先民族居生息之迹
考古学家称旧石时代中国东部沿海的古人群落叫“东方智人”淮夷族群 。此地早期先民,,处箕山之地,族群而居 。在生息中,有自然沦桑之变,亦有同洪水猛兽而存而亡之难,实为人与兽同居,族与物并存的时期 。上古帝尧始,考证为射阳三阿伊祁氏 。此时箕山古陆己成一片热土,由此证明,箕山之麓,三阿之乡,射泽之滨,形成了以村庄而居的族群落 。总之,箕山夷人、三阿伊祁氏是华夏之根,“九里一千墩”是箕山地区人类活动最古的生活生存之地 。
美丽善良神话之说
千古之谜“九里一千墩”,民间传说众多 。
其一:相传当年小秦王赶山填海,挥舞神鞭把西边的群山赶到这里时,因疲惫困顿,酣然而睡 。东海龙王惧怕小秦王填海会殃及龙宫,便派机灵的三公主趁秦王熟睡之机偷偷换走了神鞭 。第二天秦王醒来,挥鞭赶山,山却纹丝不动,定在了这里,经过千百年风雨剥蚀,成了一座座土墩子 。
其二:相传天星箕伯,下界定位 。他乘风而行,飘过大海,此时正是洪水泛滥之时,始终找不到要定的位置 。在茫茫中,忽见海面上有一小丘,便停了下来,可是洪水继续上涨,于是箕伯用小丘上许多竹子编成箕斗运土围堰 。等第二天清夜时,箕伯看看自已要定的星座位置,就是这个地方,于是用竹围、箕斗作成标志 。箕伯上天了,天星归位了,人来开垦了 。见有箕斗一只,后来人们就照箕斗的样子,编了很多的箕斗,便于种庄稼长五谷,创造了美好的劳动生活,并把没有开垦的高丘称为“箕山” 。后来竹子编成工具被广为流传,今“九里一千墩”的竹墩乃为名墩 。
渔农并举发展之本
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利用天然湖泊开凿邗沟东道和码头,即今天的宝应县射阳湖镇古邗沟和码头 。从地理位置看,邗沟和码头的启用促成了古射阳的兴起 。《宝应县志类编》述:东境时为射阳县,射阳城在今宝应东七十里,箕山在县治东六十里,延袤至七十里,环绕射阳故城,故又名射阳阜 。广陵太守陈登移治于射阳县(治设射阳湖镇)时,安抚民众,兴修水利,邗沟古道进行改浚,发展农业经济,使射阳很快兴旺起来 。到唐朝李承使节在射阳湖大力围湖垦田,给当时经济带来发展 。所有这些,自西汉始,射阳墩虽受到封建王朝统治者看重和利用,汉时政治经济繁荣至顶峰,但这一切应该归功于古射阳墩人民创造了历史,改变了“九里一千墩”之貌 。
军事战略要地之域
从古汉射阳地域看,射阳湖处江淮之间,镇邗沟之中,当水陆要冲,北可入淮泗掩袭下邳,南可下大江图谋江东,尽得形势 。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故人以东侧射阳湖为泽国水陂,西岸之陆冈阜为射阳墩 。春秋时,吴王夫差为争霸中原,北上伐齐,便于军力和粮草的运输,使射阳墩成为屯兵驻马的好地方,战略优势更加突显 。汉代臧洪、陈容为抵御敌寇侵袭,操练兵马,修筑土墩,便后来有了前走马墩、后走马墩和饮马池、马槽等墩名和地名 。广陵太守陈登移治射阳,不负曹操希望,赴广陵有所抱负,犄角吕布,遂于古射阳匡琦城建立郡治 。因此,射阳墩区域是以水运便捷,战船集结,陆路南北兵马运动,从而使“九里一千墩”成为战略要地 。
汉时王室名人归葬之地
从地形看,“九里一千墩”东侧射阳湖,西岸惟一绿洲 。因此,射阳湖西岸绿洲自从楚汉战争开始一度成为汉朝皇室王室的首选归葬地 。自春秋到汉代,人口密集,人有生有死,而古时最早的安葬形式就是土葬,因而,西岸绿洲__箕山之墩被意化神化,坟场越积越多,墩阜越覆越高 。史书载:项伯和建安七子陈琳墓在此 。清代发现孔子见老子石门画像石 。近代曾出土过“汉铜虎”、“千斤镫”、“双鱼铜洗”等汉代以来的铜器、陶器、玉器、铁器珍贵文物数百件 。后人称它是“史籍的记载,文明的象征” 。至于众多学者探讨名人墓葬地及考古发现,今不作评述 。
综上所述,“九里一千墩”形成源于箕山古陆、原始先民、神话传说、渔农根本、楚汉战争、王室归葬的历史 。今天“九里一千墩”汉墓群虽然成为历史文化遗迹,但是留给我们的仍是研究、保护、发展和利用!明天我们更加期待射阳湖“九里一千墩”汉墓群以它独特的魅力和古朴的风姿显示汉文化的灿烂,迎候众多中外游客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