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为旧时婚嫁吉祥物,主要是着眼于其音,“鞋”“谐”相谐,是夫妇两情相谐、和合美好的吉祥象征 。旧时婚俗,新妇嫁妆常备有铜镜和鞋,寓“同偕到老”之意 。张云璈《四寸学》卷一云:“今俗新婚之夕,取新妇鞋,以帕包裹,夫妇交递之,名曰‘和谐’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也有相同的记载,都是以鞋取“谐”的吉兆 。传统婚俗中的婚鞋主要有三种:
一是黄道鞋 。古时结婚要选黄道吉日,新娘在上轿时要穿着用黄布折成的鞋,叫“上轿鞋”,也叫“黄道鞋”,到夫家后再换红色婚鞋 。
【中国传统婚嫁习俗中的鞋文化】 二是踩堂鞋 。有些地方是指女子结婚拜堂时所穿的鞋,有些地方则指新娘从上头到开脸时所穿的鞋 。开脸后,要另换新鞋,将踩堂鞋扔到床底最里面,让其烂在床底,不再见人,以示新娘此生不二次嫁人 。另有一说,踩堂鞋早烂早生孩子 。
三是睡鞋 。睡鞋是旧时女子洞房上床时所穿的鞋,因为是一双又薄又轻的软底鞋,故又叫“软鞋子”,上床时需由新郎亲自脱下 。富贵人家还在鞋内藏有以男女情事为内容的画,脱鞋上床后由新郎新娘同看 。
鞋在婚俗中的意义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由于文化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地都存在着自己独特的婚俗 。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婚俗也千姿百态,颇富情趣,中国不同的地域对鞋在婚俗中的运用也各不相同:
作为荆楚文化的中心湖北,传统婚俗重视用“鞋” 。许多地方男方过礼时,会送上全家大小人等的鞋样,女方照鞋样做好,婚礼的时候用来“散喜鞋”,也有亲友邻里主动向新娘讨“喜鞋”的 。湖北姑娘出嫁,一定要为自己准备一件压箱之宝——做工精美的“筒鞋”,即一男一女两双布鞋,其中女鞋大红绸缎面绣花,男鞋用青缎素面,花秀在鞋垫或鞋底上 。出嫁时,将女鞋套在男鞋中带到婆家,作为嫁妆 。因为在湖北方言中,将一物套在另一物中称“筒”,所以两双鞋套在一起,自然就称作“筒鞋”了 。这正合了婚礼上的一句口头彩话——“同偕到老”,故被当作是夫妻恩爱、白头偕老的象征物,足见“筒鞋”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 。
湖北省各地新妇初次拜见公婆并进献见面礼的习俗叫“妇贽”,因旧时公婆亦称舅姑,新妇拜见公婆后还要依次拜见夫家大大小小亲友,故此礼又称“见舅姑”、“见大小”,它是传统婚礼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妇贽”的礼品除了食品外,还有针凿之物,有“履、枕履、巾履、履、袜履”之类 。而这些大同小异的女红活计中,“履”是必不可少 。履,即鞋子 。新媳妇通常要亲自为公婆各做一双鞋子,也有为夫家公婆及族戚尊长各做一双的 。如鄂西土家族地区“散喜鞋”仪式,在成亲的第二天早饭后,新郎、新娘要把新郎家所有的长辈亲友都请到堂屋依次坐定,敬烟敬茶 。新娘随新郎口吻依次称呼各位,接着就散“喜鞋” 。边散边谦言道:“毛脚毛手,做得太丑,老少面前,拿不出手 。”老辈子领了“喜鞋”,给新娘递“打发钱” 。边递边说吉利话:“花鞋做得妙,芙蓉出水水欢笑 。红花并蒂日日红,好鸟双栖时时好……”新娘与新郎家人的关系,在以“履”为礼的仪式中,协调得如此融洽而和谐 。
在安徽婚俗中,新人会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夫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同样是在安徽的徽州,进入洞房后,人们要取新娘嫁妆中的男、女新鞋各一双置放在床前,谐音“同鞋(行)到老”,因为在徽州方言中,“鞋”与“行”同音 。
在丽江纳西族办喜事时,当男家把新娘迎进屋后,新娘先送给公婆各一双鞋 。在人洞房时,女方送亲的人故意将新娘送给新郎的一双鞋丢到新床底深处,迫使新郎弯腰到床底取出,而后拉着穿起 。此鞋称为“换脚鞋”,也取夫妻同偕之意 。
在江苏海州地区,有解怀脱靴的婚俗 。当夫妇进入洞房,送房人退出后,新郎替新娘解开一个衣扣,俗称“解怀”,寓意早开怀,早生子 。解怀后,新郎坐在床沿,新娘替新郎脱鞋脱袜,俗称“脱靴”,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表示自己甘心情愿终身照料丈夫起居 。
在壮族中,还有一种有趣的“筛鞋”婚俗 。青年结婚,女方的众姐妹送新娘到男家,称为“送亲” 。“拜堂”后,由送亲者唱“十说歌”,尔后,主人家在正厅里摆开筵席,举行“敬茶”、“敬酒”仪式,以后送亲人起身告辞,这时,一个男后生捧出竹筛,来到席上“筛鞋”,送亲人先要推托谦让,最后才把随身带的礼鞋献到米筛中来,表示礼轻情意重,作为留念 。男方收到礼鞋后,把红纸封包放在米筛里,边旋着筛子,边递到送亲人面前,嘴里还唱着答谢歌,送亲人收下封包,才行告别 。婚俗中的婚鞋,有的是请人制作的,也有自己做的 。
在崇明岛上,当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俗信借老虎的威势,过门可制服丈夫 。
北方有些地区的汉族,在结亲时,男家必须向女家送丝麻鞋,鞋必须成双成对,取吉祥和谐、双双对对、永不分离之意 。同时,亦含新妇穿丝麻鞋上轿,以丝麻之绵韧,谐“思妈”之意,喻新妇于归,不忘生母 。所以作为婚姻礼物,鞋子也含吉祥和谐的意思 。
在福建惠安县崇武半岛上的大乍村 。那里住着惠安女,她们穿自制的绣花鞋,其形似拖鞋 。鞋面用红布绣花而成 。鞋底用旧布裱叠成约一寸厚,后来有人直接用旧鞋底内衬旧布而成 。这种鞋因是以结婚时上轿必穿而得名,俗称“踏轿鞋” 。以后逢喜事,如生子、娶儿媳、孙子满月时才穿 。最后一直穿入棺中 。就这样,形成“一又红鞋穿到死”的民俗 。
鞋所反映的婚姻中的关系
从各地不同婚俗中鞋所表达的意义可以看出,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姻关系 。归纳起来,主要反映了鞋与经济和性的关系,除此之外,在某些地区还有有关鞋的禁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特征 。
1、鞋与经济的关系
在以家庭为完整经济单位的条件下,子女对家庭存在着一种依附关系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象征着从此与原来的家庭割裂,成为夫家的一员,正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对于男方家庭来说,新娘和嫁妆一同成为了男方家庭的私有财产 。婚俗中的鞋在很多时候就表现出这种象征意义 。民间习俗对新娘的婚鞋穿着有严格的要求和讲究,叫做“鞋不沾土,脚不踏地” 。旧时汉、回、满、壮等许多民族都有这个讲究 。在上海,女司仪在新娘出门时要多准备一双全新的绣花鞋,待新娘登上轿子后,便要立即更换新鞋,表示新娘离家嫁为人父,不会带任何属于女家的东西到夫家,寓意将以后的生活交托于丈夫手上 。而山西、山东等地的说法却不一样,叫女儿出嫁离家时“不带娘家土” 。民间认为,土能生万物,地可产黄金,怕女儿带走了土会带走娘家种庄稼的好运气 。
2、鞋与性的关系
足和鞋之所以能与性和生殖产生联系,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首先,从表象特征上来看,足底的凹隙如同女阴,而将双脚并在一起形成的孔隙,又可被看作“非法出精之工具” 。因此,鞋也就与脚一起,有了性的意味 。《史记·周本纪》中记载了邰氏的女子姜嫄,在郊野见到神人的足迹,“践之而身动,如有孕”,后生下了周之始祖后稷的故事 。这是最早将生殖与女人的脚联系在一起的“足迹感孕”神话 。鞋也就因与脚的密切关系而逐渐有了性和生殖的象征意义 。《周易》中就有将鞋作为婚配现象的导引和借喻的记载 。
3、鞋与禁忌
在山东,新娘忌穿红色的鞋子,因为红色象征着火坑,穿红鞋结婚,就是跳入了火坑,过水深火热的日子,不吉利 。河北等地则要穿红鞋,象征着初婚;再婚妇女,不允许穿红鞋,只能穿绿鞋 。有些地方,喜鞋的用料忌用缎子,这与繁育后代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象征着断子绝孙,因此很不吉利 。
婚俗中关于鞋子的吉祥传说
榄子鞋
在中国传统婚俗中,鞋子是一种吉祥物,这是由于鞋子的成双成对和鞋和偕的同音而产生的一种象征民俗 。有作为婚亦赠品;有作为出嫁必备的;有成为祝贺新婚幸福的 。如:毛南族男女青年,互有好感,就在月明之夜,邀约去花场互叙衷肠,倾吐爱慕之情,称之为坐夜,只要双方愿结百年之好,坐夜时就互赠信物 。
姑娘一般赠送小伙子一双榄子鞋,即用打鞋底的白线结成一组组方形花格的布鞋 。小伙子一般要送姑娘一顶花竹帽,互赠信物后,表明两人已定终身 。
年鞋
在仫佬族中,鞋子也是姑娘赠给后生的定情信物 。姑娘在走坡活动中
暗测情人脚的大小,按尺寸细针密线缝制,鞋做成后放蒸笼蒸十几分钟取出晾干,在以后与情人会面时赠给他,他为定情物 。因赠予的是年龄相仿的后生,故这种鞋俗称同年鞋 。
花屐
京族民间婚姻风俗中更为有趣 。男女相爱后,男方便托媒人将自编的一首情啉和一只插有花卉的彩色木屐,送往女家 。女家也从姑娘房中拿出一只花屐 。如果双方花屐左右配对,这对情人便是天作之合;如果不配对,便意味着无缘相许,结不成情侣 。花屐配对后,即选期送礼盒联亲,俗叫送花屐 。
丝麻鞋
在汉族,北方有些地区,结亲时,男家必须向女家送丝麻鞋,鞋必须成双成对,取吉祥和谐、双双对对,永不分离之意 。同时,亦含新妇穿丝麻鞋上轿,以丝麻之绵韧,谐思妈之意,喻新妇于归,不忘生母 。所以作为婚姻礼物,鞋子也含吉祥和谐的意思 。
偕鞋
在安徽芜湖,民间嫁女,预备嫁奁时,必制新娘和新郎鞋子各一双,并要将新娘之鞋,纳入新郎的鞋中 。新娘出嫁时,将鞋带到夫家 。在合肥,则是在婚礼正日,新娘步入洞房时,要和新郎交换鞋子,新郎新娘各自穿着对方的鞋子,同鞋与同偕谐音,这都包妻同偕到祈求 。
蹈婿鞋
江南地区汉族中的蹈婿鞋是新娘下轿,首次进入夫家门的仪式,即:新娘下轿必须换上新郎的鞋子走进去,故又称踏夫鞋 。鞋谐偕音 。象征白头到老之意 。
换脚鞋
在丽江纳西族办喜事时,当男家把新娘迎进屋后,新娘先送给公婆各一双鞋 。在入洞房时,女方送亲的人故意将新娘送给新郎的一双鞋丢到新床底深处,迫使新郎弯腰到床底将鞋取出,而后拉着穿起 。此鞋称为换脚鞋,也取夫妻同偕之意 。
抢新娘鞋
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穿新娘鞋拜天地,会给婆家带来吉利,到后来逐渐演化成闹新房中的一项活动 。如在安徽徽州等地区,姑娘出嫁,娘家均特做一双新娘鞋,用作新婚夫妇拜天地时穿 。
闹房人在新娘未拜天地前,总是想方设法把新娘鞋搞到手,迫使新郎用喜烟、喜糖等来换鞋,博得大家欢笑 。各地方法很多;如黔县民间,脱鞋人不惜翻山越岭,甚于通宵守在新娘去婆家的必经之路上,以便乘机劫鞋 。
休宁县民间,在新娘花轿进了婆家门,乘新郎将新娘从轿中背出时,闹房人故意前拥后挤,乘新娘不备,将鞋脱下 。因新娘脚忌讳着地,新郎得一直把她背在身上 。
解怀脱鞋
在江苏海州地区,还有解怀脱靴的婚俗 。当夫妇进入洞房,送房人退出后,新郎替新娘解开一个衣扣,俗称解怀(亦称开怀 。本地俗称妇女开始生孩子为开怀);寓意早开怀、早生子 。解怀后,新郎坐在床沿,新娘替新郎脱鞋脱袜,俗称脱靴,以示对丈夫的尊敬,自甘终身照料丈夫起居 。
新娘穿虎头鞋
更有趣的是在崇明岛新娘穿虎头鞋的风俗 。在岛上,当女子出嫁时,一定要穿一双虎头鞋,俗信借老虎的威势,过门可制服丈夫 。
- 湖北浠水的婚嫁习俗
- 中国钓鱼的历史与起源
- 湖北浠水经典传统民歌:走进团陂街
- 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江西兴国县三僚村
- 庐山别墅:中国第一别墅美庐
- 山西沁源婚嫁风俗:逗婆婆
- 东莞民俗:寮步香市
- 山西祁县渠家大院
- 传统手工业打马掌
- 邢台隆尧婚嫁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