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今苏州常熟)人 。晚清政坛的重要人物 。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在光绪时期,因卷入“帝党”与“后党”的政治斗争被慈禧太后罢官 。他在书法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一文中指出:“他出世最晚,所以能够兼收众长—特别是钱沣的方法—有时还掺入些北碑的体势 。把颜字和北碑打通了 。这是翁同龢的特色 。”传世书迹较多 。《节临华山碑扇面》,书于光绪二十三年(1896) 。纸本墨迹,隶书3行,共8字,题款10行,共46字 。他的书法以楷书和行书最为擅长 。在清代书坛占有重要地位,评价甚高 。
此幅扇面,由隶、行、楷三种书体组成 。跋语和题款,字虽小,而所占篇幅强半,整体布局,既疏朗而又谨严,甚为得体 。扇面正文为隶书8字,看出其隶书功力深厚 。结体用笔,恪守古法 。跋语行书,8行37字,写得老健、厚重,书卷气甚浓 。题款为楷书,很有北碑味道 。徐珂《清稗类钞》说:“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 。”著有《瓶庐之诗文稿》、《翁文恭公日记》等 。
翁同龢身为清同治光绪两朝帝师、状元宰相,且两入军机,又身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晚清政局中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
1865年11月,经主持朝政的恭亲王奕诉和负责嵇查书房事务的醇亲王的联名保举,翁同龢被命在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 。翁同龢入值书房后,先给同治帝进讲《帝鉴图说》一书 。是书出自明代宰相张居正之手 。张氏为了辅导年幼的明神宗,特地将自尧舜以来天下之君,撮其中善可为法者八十一事,恶可为戒者三十六事,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每个故事加上标题,再配上一幅工笔图画 。此书最适合幼儿阅读 。翁同龢讲得既浅显,又明白,同治帝颇爱听 。此后他还给同治帝讲授《圣主庭训格言》、《清朝开国方略》、《毛诗》、《孟子》等,指导同治帝写诗作论 。直到1871年因母亲去世,回籍丁忧,才离开弘德殿书房 。
翁同龢在授读同治帝期间,还奉旨前往养心殿给慈安、慈禧两宫皇太后进讲《治平宝鉴法编》一书 。先后给两宫皇太后进讲了宋、金、元、明四朝帝王政治事迹的十五个专题 。他的进讲剖析得当,交代清楚,两宫皇太后感到满意 。
1875年同治去世,慈禧拥立4岁的载恬为帝,承嗣咸丰,改元光绪,这就是光绪帝 。次年光绪帝在毓庆宫读书,翁同龢又一次被命在毓庆宫行走,担任帝师,授读光绪 。从此时起直到1896年书房裁撤,他担任光绪帝师长达二十多年之久,付出了巨大的辛劳 。翁同龢一面大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今文经学中的"微言大义"和改革进取的思想,企图从中找到社会兴衰治乱的缘由,挽救民族危机及日益衰微的王朝;一面通过书房进讲,指导光绪学习批阅洋务折件,向光绪帝灌输社会变革思想,教导光绪了解世界大势,勇于创新,开创中国历史的新局面 。光绪帝后来之所以能发动维新变法,追溯起来与其书房教育分不开,是翁同龢一手点燃了光绪帝维新变法的思想火花 。
清朝两代帝师翁同龢原是六安人
在六安市裕安区分路口镇的晏公村,有一座青砖黛瓦的宗祠掩藏在茂密的绿林间 。这里是居住在附近的翁氏宗族的祠堂,即传承数百年的雨金堂 。翁氏一族自宋代翁豳迁居六安后始建雨金堂,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七百余年 。沧海桑田数百年,留下了无数的故事和辉煌的历史供后人传颂 。
【清朝同治光绪两代帝师翁同龢】 雨金堂前兄弟树
据《翁氏宗谱》记载,早在汉时,翁仲儒家贫力作,居渭川 。一旦,天雨金十斛于其家,于是与王侯争富 。今秦中有雨金翁,世世富 。(出《神异经》)这是雨金堂堂名的由来之一 。
而民间的传说则更为风趣生动,说的是:翁仲儒以卖油为生,因善经营家境渐丰,时逢大旱,渭水断流,饿殍遍野,民不聊生 。仲儒目睹此景,十分同情,于是散尽财物,赈济灾民,活人无数 。
四邻乡亲均受恩惠,感动上苍,遂天降甘霖滋润庄稼,唯独降落到翁家宅院的雨水,全部化作金豆,扫集起来,足足有十斛之多 。于是有了雨金堂,也由此,翁家世代积德行善,相沿成为族规 。
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中,一座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隐约可见,这就是刚刚复建的雨金堂宗祠 。雨金堂始建于宋代1271年,传承数百年,可惜在1969年“文革”期间被毁 。现在翁氏族人又重新修建了雨金堂宗祠,希望能够将祖先的荣光继续传承下去,同时也让后人知道先祖的由来,让他们能够在历史中寻找到自己的根 。
雨金堂前有一棵杨树 。一般的杨树都是一根树干顶到天的,可是不知什么缘故,在这一棵树的树根上长出了四支主干,而且每一支主干都长成了参天大树,郁郁葱葱,冠盖延伸到祠堂上,仿佛在为先祖遮风挡雨 。
当地翁氏族人把这棵树叫兄弟树,传说这是象征着当年始建祠堂的翁氏兄弟的 。翁氏迁居六安始祖翁豳的第五代孙:翁德芳带领德芬、德华、德志,四兄弟齐心协力始修家谱,并建造了宗祠,从此以后六安翁氏才有了传承有序的家谱和祭祀祖先的祠堂 。
当年始修家谱的谱序是由文天祥撰写的 。宋元之际,由于翁氏先人不愿屈从元朝统治者的残暴统治,辗转流离来此避居,文天祥对其气节极为赞赏,故为之撰序 。
翁姓在中国虽不是一个常见的姓氏,但也是中国较为古老的姓氏之一 。翁氏之始出自姬姓,《姓纂》一书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姓氏考略》也指出:“周昭王庶子食采于翁山,因以为氏,望出钱塘 。”由此可见,翁氏大致始于公元前1052至1002年之间的西周昭王之时 。
周昭王是周武王的曾孙,翁氏的始祖则是周昭王的儿子 。当今的翁氏后裔,就像雨金堂前的兄弟树一样,开枝散叶,发展壮大,分布世界 。翁氏族人说,雨金堂前的兄弟树就象征着整个翁氏家族的发展,不断茁长成长,不断开枝散叶,栉风沐雨,迎难而上,翁氏一族将会像这棵树一样越长越高,直达天际 。
翁同龢功过得失
翁氏一族出过很多名人,尤其是常熟的翁氏家族,更是名满天下,为世人所羡 。
继其父翁心存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之后,翁同龢崛起,咸丰六年(1856年)殿试一甲一名,考中状元 。官至协办大学士,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 。先后担任同治、光绪两代帝师 。从此翁氏家族进入鼎盛时期,称“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 。
翁同龢属于常熟翁氏一族,而常熟的翁氏是从六安的雨金堂这一支迁出的 。所以说雨金堂与翁同龢的先祖应该属于同一支翁氏 。
在雨金堂的族谱上明确记载:“远安公德华公孙叔周公三子由六安迁居常熟县城 。”
翁同龢在任刑部右侍郎期间,处理了当时轰动全国、百余年来家喻户晓的杨乃武与小白菜这一冤案的平反昭雪 。杨乃武小白菜一案是晚清四大冤假错案之首 。翁同龢细阅全部案卷,发现供词与诉状的疑点和漏洞甚多 。在询阅了杨乃武姐姐的呈词和浙江绅士的联名控诉,走访了浙江籍的京官,听取了刑部经办人员的各种意见之后,经过认真研究,讯问犯人,调查证人,重新检验尸骨,终于查清葛品连系病死而非中毒死亡 。至此,杨乃武与小白菜冤案得以平反 。
此案可谓晚清中国狱讼、法制体系自我完善的典型 。而翁同龢忠于职责、为平民平反的职业精神,也可谓一代帝师应有的风范 。
除了平反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冤假错案,他还支持盛宣怀等创办中国第一家自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再就是举荐康梁等维新人才,亲自草拟《明定国是诏》,被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这是有人讽刺李鸿章和翁同龢的话,合肥是代指李鸿章,常熟则代指翁同龢 。翁同龢作为光绪帝师,是“帝党”领袖,在甲午战争中坚决主战,但以书生论兵、空言误事,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有学者认为他是因为与“后党”领袖李鸿章的宿仇,才处处刁难北洋水师,说到底就是为了整李鸿章,属于派系倾轧,留下了很恶劣的后果 。
其实晚清社会从总体上已病入膏肓,帝后党争只是其中一方面 。甲午战败,马关签约,在国家蒙受奇耻大辱之后,翁同龢能痛定思痛,支持维新变法,还是做了一些实事的 。
1904年翁同龢在家中去世,留下功过是非任由后人评说 。
复兴中的雨金堂
传承七百余年的雨金堂在动乱中被毁,不仅仅是雨金堂族人的损失,也是整个翁氏宗族的损失 。
世界华人联合会副主席、世界翁氏宗亲总会主席翁宗周先生,得知安徽六安有始建于宋朝距今740多年历史的翁氏宗祠,倍感高兴,于2013年专程来到六安祠堂遗址查看 。
通过与雨金堂族民沟通协商,希望能够重建雨金堂翁氏宗祠,将雨金堂这一支的翁氏宗族文化能更好地传承下去 。重建的雨金堂宗祠共有三进 。按照规划,第一进是翁氏大祠堂,供奉六安地区及周边的翁氏先人;第二进是翁同龢祖祠,从常熟翁氏搜集相关资料,然后在这里供奉翁同龢的祖祠;最后一进就是雨金堂的堂号 。新建的雨金堂没有能够承袭过去的荣光,但是它将开创属于自己的荣耀,每一个翁氏族人都相信,有了这个凝聚点,会让每一个族人更加同心协力,能让所有人把雨金堂的名字刻在心上,融入血脉,以做一个雨金堂的翁家人而自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