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俗语:海山无水牛

“海山无水牛”的故事 , 是出自于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秋 , 饶平第三区(全县是年设四个政区)黄冈镇校场埔(地名 , 今属上林管区)的牛圩集散地 , 每逢以一、四、七为圩日又复苏起来了 。有一天的圩期日 , 圩埠上有一位上年纪的老牛贩高声嘱咐其子说:“喂喂喂!歪头啊!海山无水牛呀!”
“我晓啦(知道)!” , 其子回答 。
这句“海山无水牛” , 恰好被旁边一位从福建诏安县来的牛贩听得一清二楚 , 他望着自己带来圩埠的四头水牛 , 其中二头中牛 , 二头刚教犁的小牛 , 心中暗喜:海山无水牛?!这不是一个机遇吗?
隔天一早 , 这位诏安的牛贩牵着四头水牛到黄冈霞饶(今霞西管区)大堤海山渡头赶潮乘海山渡船 , 顺风顺潮中午而登上海山黄石港乡黄隆渡头 , 兴致勃勃地把四头水牛提在黄隆后埔理的苦栋树丛 , 逢人而招买招卖 。一位老农对他说:“哎呀!海山无水牛呀!”
“你讲对呀!我就带四头来呀?!”诏安牛贩用闽南话回答 。
“不是呀!你误解啦 , 海山是不能养水牛呀!”
诏安牛贩听后顿刻惊讶又问:“难道你们全乡都不养水牛?”
“不是一乡 , 海山十八乡(村)都无水牛 。”老农解释后而离开 。诏安牛贩只好呆坐树下抽烟 , 摇头不语 。
原来昨天在圩埠那老头子嘱咐其子是提醒不可牵水牛到海山去出卖 。诏安牛贩误认为海山缺水牛农耕货源 , 是赚钱机遇因而碰壁扫兴而回 。
海山十八个乡(自然村)都没有饲养水牛 。其原因是海山历来是渔、盐、农(极少数)的经济收人 , 小部分农户的耕地也极少 , 各乡(附)都没有池塘、水窟、溪沟 , 农田灌水是依靠自身田边挖掘一口水井 , 用(“吊窝井”)提水灌田 , 即田边竖立一支几米高的石(木)柱 , 横串一支近天平式有大碗粗几米长可摆动的竹(木)杆 , 前端用绳子串勾一支几米长的竹竿连接能摆动的水窝桶 , 后端用大绳子扎紧一块大石比窝桶水超重为宜 , 这样借助石头的后座力 , 提水时轻快 , 不提水时形似“高射炮” 。所以只能饲养山牛(黄牛) , 不能饲养日常需要洗澡的水牛 。
【潮汕俗语:海山无水牛】 后来 , “海山无水牛”便成为人们对事物中千万不可误解的警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