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衡南(隶属于湖南省衡阳市)渔鼓是一种用衡阳方言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属衡阳渔鼓最强劲的一支,在衡南城乡及整个衡阳地区广为流传 。
衡南渔鼓始于晋代,距今1800多年 。据史料记载,魏夫人在南岳建黄庭观,将道教传播到南方,边打渔鼓边唱道情,于衡阳东南四乡传播道教理念,被民间艺人所学,世代传承,至今仍保持原汁原味的说唱形式 。
衡南渔鼓的兴盛与衡阳灿烂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 。唐宋元明清,这里茶文化、酒文化、瓷器文化、书院文化、渔鼓文化交替辉映 。衡阳人思想开朗,生产劳作之余,享受着各种精神文化的滋养,衡南渔鼓不断地创作、演唱,丰富,达到一个个辉煌的历史高度 。曲目有“唐三千、宋八百”之说,有的一部“大传”可连续演出十到二十年 。“小传”“私访”浩如烟海,动人心弦,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享受和美的启迪 。
文章插图
清末民初,出现了渔鼓艺人的行会组织 。每年6月19日公祭祖师,行会艺人演唱渔鼓曲目、整理传统曲目,对于提高渔鼓演唱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衡南渔鼓得到繁荣发展,艺人地位得到提高 。
衡南渔鼓分为衡路渔鼓与安路渔鼓 。衡路渔鼓流行于衡阳四乡和湘南、西、中部地区 。安路渔鼓流行于湘东地区 。从原有班、社区和艺人的师承关系来看,衡路渔鼓流行年代早于安路渔鼓 。
【衡南渔鼓】 衡南渔鼓的结构形式包括“引白”、“正文”和“锁口”三部分 。“引白”一般为四至八句诗文,或为套话,以引出内容、说明演唱目的 。“正文”是渔鼓的主要内容 。“锁口”为全文的总结部分,一般为几句诗歌,照应引白,归纳全文 。
衡南渔鼓音乐传统唱腔原来只有一个基本曲调,发展到集戏曲声腔、民歌小调于一体 。演唱形式有坐唱、走唱、表演唱、单口、渔鼓群等 。经常与皮影联袂互补,为活跃民间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传承中华文化的古老魅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
- 湖南衡山花鼓灯
- 衡南七巧龙舞
- 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故里
- 广东油岭千户瑶寨
- 云南姚安县光禄古镇
- 瑞安湖岭黄林古村
- 浙江三门东屏古村
- 山西盂县千年古村落:大汖村
- 潮汕粿文化与民俗
- 魅族18|618魅族手机首战告捷:魅族18最高补贴750,成最畅销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