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陆丰碣石玄武山

玄武山位於中国广东省陆丰市碣石镇北郊 , 面濒南海 , 滨於碣石湾 , 是粤东一处历史悠久 , 风景宜人 , 文物荟萃 , 驰名於海内外的游览胜地 。主要胜迹有元山寺、福星垒塔、古戏台、三台保障、太平石、麒麟石、起龙岩、龙门石、自得居、四美亭等 。
元山寺有八百六十多年历史 , 始建於南宋建炎元年 ( 一一二七年 )  ,  明武二十七年 ( 一三九四年 ) 改建 ,  万历五年 ( 一五七七年 ) 由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 。元山寺依山建筑 , 布局为多单体建筑四合院 , 有山门、前殿、中殿、正殿、配殿、廊庑和僧舍等九十九间 , 建筑工程结构严谨 , 重门叠拱高脊飞檐 , 雕梁画栋传统瓷贴 , 显得宏伟壮观 。寺院、石塔、戏台相襟 , 是一组聚集着各种结构和雕塑工艺的古建筑群 , 大大体现中国建筑工人的高度才能 , 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华 , 是陆丰市规模最大、文物保存最完整并富有历史、科研和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 。元山寺僧人自明代万历以后衣鉢相传二十五代 , 
【广东陆丰碣石玄武山】 因为自宋以后奉祀 “玄天上帝” , 至今还有“武当飞来”的题匾 , 因此神像兼有释道汇流特点 。流传至今成为闽南语系海内外民众的信仰中心 , 在海外华人和港澳、台湾同胞中显有盛誉 , 是一个辐射径很远的“保外乡”著称的古寺 。
福星宝塔拔地参天屹立於玄武山上 。冒於古榕浓阴之间 , 历来为船舶进入碣石港的导航标志 , 起着“佛灯引明”作用 , 人们登塔远眺南海 , 帆影点点历历在目 , 素有陆丰八景“碣台观海”之称 。福星宝塔始建於明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年) , 清同治四年 ( 一八六五年 ) 改建 , 毁於一九七〇年初 ( 中国文革期间 )  , 一九八一年重建 。全塔为花岗石垒造 , 精雕细琢 , 是一座巨型古艺建筑 。塔的东侧有庞然大石 , 其雄姿轩昂俨然麒麟 , 名为麒麟石 。西侧“起龙岩” , 有鲤鱼跳龙门之传说 。龙门石耸立於“起龙岩”前 , 岩石经久风化 , 形态苍老斑烂 , 据国家地质专家鉴证为一亿年前产物 。四美亭、自得居也环绕於塔的旁西 , 有良辰美景、赏心、乐趣“四美”的雅称 , 游人们常在四美亭聊天谈趣 , 观赏秀丽风光 。
戏台始建於明万历年间 , 清乾隆年间重修 , 毁於一九六九年 , 一九八六年重建 , 造型古 朴 , 气势雄传 , 各种木雕石刻 , 人物花鸟栩栩如生 , 千姿百态 , 是一座工艺精致的明代建筑 。
碣石自明代洪武二十三年建卫之后 , 常有朝廷钦差、官员、游客到玄武山巡狩、聚会、游览所留下的摩崖石刻、碑碣和匾额:有明代嘉靖年间抗倭名将俞大猷率部歼灭倭寇 。凯旋时在玄武山东南丽古城垣处的望海石上题刻“万世太平” 。
万历六年碣石卫总兵侯继高主持扩建元山寺时在“起龙岩”上题刻起龙岩 。
万历十年参戎郑谦山巡道成雨泉、姚龙聚会於山亭之上 , 共商抗倭大计 , 撰文共立“三台保障”碑记 。
万历八年碣石卫指挥任光灿等撰文共立“建碣石玄武山寺”碑记 。清光绪十六年镇碣使者邓万林在麒麟石朝束陡壁上题“山不在高”尤是对玄武名副其实的很好评价 。清同治六年皇帝钦赐匾额“威宣岭表”和“诏书” , 道光十九年民族英雄林则徐题送匾额“水德灵长” , 光绪十三年黑旗军首领刘永福题送匾额“灵声满道”和清代期间镇守碣石卫城的总兵、提督、官员题送匾额四十余面 。还有北宋“崇宁通宝铜炉”、明代“宣德铜炉”等珍贵的寺藏文物 。
华侨、港澳台同胞和国内虔诚人士奉送的重三点五吨的“北极真武 ” 金亮铜像和重四吨的鼎形大铜炉 , 以及泰国佛教会奉送的“释迦牟尼”大佛铜像等 。欧美及东南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港澳台同胞前来观光游览者络绎不绝 , 盛况空前 , 每年接待客逾百万 , 成为粤东旅游胜地之一 。
玄武山旅胜区 1993 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区内元山寺于 2001 年被国务院公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