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藏族自治州藏族来源的多样性造成了婚俗的多样性 。
藏族在解放前虽然通行封建等级婚姻,但民间婚恋还是比较开放的,自由成婚比例较大 。姑娘到十七八岁后行“上头礼“,改梳发髺,表明已经成人,可以自己选择称心如意的伴侣,父母一般不包办和干涉,还另安排住处,为男女婚恋提供方便 。
在迭部、舟曲一带,当男女双方通过接触、交流,或通过对唱情歌的形式互相了解后,男方先告诉自己的父母,父母通过多方打听,觉得双方合适,便去寺院算属相是否相合 。算好属相相合后,男方父母便找一位与女方家相好的老人或女方的舅舅作媒人准备提亲 。媒人带着男方家的父母或其他直系亲戚,拿上一壶(铜壶为佳)青稞酒,壶柄上系一条哈达或红线绳,在酒壶的盖沿上抹三点酥油,前往女方家提亲 。女方家事先做好了准备,请来本村相好的邻居和直系亲戚,这天一般不让男方家提亲的任何人见到姑娘 。
提亲的进了女方家后,由媒人介绍男方家中的一切情况,并把拿来的酒放到堂屋家神(佛龛)前的柜子上面 。女方家为了慎重起见,一般不马上答应,持3-5天或7天后再答复 。女方家同意后,把媒人带来的一壶酒喝完,装上青稞等食粮,将酒壶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便明白女方家已同意了此门亲事 。之后,根据男方的具体情况,决定订亲的吉日 。男方拿上必需的青稞酒、牛羊猪肉、油饼、花卷或馒头,带一些新鲜水果、糖茶、菜水等礼物,前往女方家,由一位懂仪式的人将酒倒入小龙碗或酒杯里,先敬佛或保护神一杯,然后敬给女方父母和其他客人,再由男方父母按同样的顺序依次敬酒,然后双方父母和媒人开始商议结婚的吉月吉日 。
订亲的主要成员是双方的直系亲属和关系较好的左邻右舍,人数一般在50~80人之间 。
甘南藏族的婚俗地域特色浓郁,内容丰富,形式隆重多样 。既有草原色彩,又有林区气息;既有城镇韵味,又有半农半牧区的特点 。就拿卓尼藏族说,娶亲之日大清早,新郎打扮出众,一行人带上礼品、哈达,骑着骏马到女方家去 。到女方家门前时,先向迎达(女方人)献上哈达,互相致意后,媒人赶快进门,而后女方家的姑娘们向新郎及稍连(娶亲人)泼水,以示涤污去晦、吉祥如意 。行动迟缓者会被淋得透湿,引得观众大笑不止 。
从稍连进门时,女方家就摆上酒肉,款待娶亲人及本村亲朋好友 。席间女方歌手率先唱《出路歌》 。男女歌手以《斯巴》曲(创始歌)对唱 。若对答不上,则女方家用抬杠子(戏称骑马)来戏谑惩罚男方人 。然后女方家人在《血知》的歌声中选定沙目(阿舅,此指送亲人,凡送亲去的人都被尊称为阿舅),与新娘的弟兄组成送亲队伍 。巴沙(新娘)上马与家人告别时,由女眷们唱《打巴顾》(哭嫁歌) 。
女方送亲队伍一出发,双方剽悍英俊的小伙子们便开始赛马,互相追赶,惟恐落在后面 。到了男方家门口,由迎亲队伍为阿舅敬酒,新郞站立门头,由阿尼(长者)主持婚礼,举行转“夏卖”(用炒面做的施食)、剪绳子(黑白毛绳各一条,黑的由新娘牵着,白的在阿尼手中,剪断黑绳与施食一起投入火中,冲走邪气;白的挂在门上,表示女的已成男方家的一员)、致祝酒辞等传统仪式 。阿舅们簇拥着新娘进屋后,入坐上席,男方家请的盖都(帮忙者)先端茶、递烟,之后吃肉、饮酒、上菜 。每上一道菜,者要由盖都说几句吉利话 。等大家吃完后,成套的歌舞在伯巴的组织下开始 。歌舞此起彼伏,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
【甘南藏族婚俗】 新娘当晚不进洞房,由伴娘们陪至天亮 。第二天吃过早饭,由新郎母亲领新娘去村里认沙巴(即本家亲戚),回来后转灶房,熟悉家庭环境,同时举行告别仪式,新娘暂回娘家住一段时间 。新娘回娘家前先拜天地,由男方长辈往新娘的额头上抹酥油,祝福长命百岁,白头到老,并给各位沙目抬交拉(哈达、钱物等纪念品),婚礼仪式才算基本结束 。新娘在娘家住上一段日子后,选定吉日由娘家人陪同或由婆家人接回婆家,新郎新娘才开始一起过夫妻生活 。
- 陇南文县白马人的民俗文化
- 甘肃酒泉敦煌建房民俗
- 甘肃渭源“打西蕃婆”羊皮鼓舞
- 甘肃武威酒文化
- 富有特色的甘肃天水民居
- 甘南临潭:保留了绝版的江淮遗风
- 江西赣州龙南民俗 婚姻“三部曲”
- 江西赣州龙南香火龙
- 南平邵武葫芦潭畲族武术
- 南平宝珠村“晴雨树”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