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春民俗


老长春民俗

文章插图
【老长春民俗】 在史前时代的考古发掘中,玉龙是东北地区独有的器物,可见龙与东北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这也许就是二月二这个与龙有关的节日,在东北会受到更多重视的原因 。在谈到二月二这个节日及其习俗时,吉林省民俗学家施立学不止一次提到龙 。
二月二剃龙头 “思旧”而非“死舅舅”
二月二,即农历的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日”,又称“龙头节” 。在以前的东北大地,这一天是要举行古老而隆重的祭祀活动的 。男人们要一大早起来,洗漱干净,穿戴整齐,在日出前“领龙、洒龙道”:用小簸箕装满刚刚从灶坑扒出的草木灰,从水缸旁一直撒到井旁,灰道弯曲如龙 。
此外,这一天还有穿龙尾、忌针线刀斧、剃龙头等习俗 。
在饮食上,食面条,曰吃龙须,取诸事吉顺;炒黄豆,谓炒龙蛋,说是可除病恶;食水饺,称吃龙耳;烙饼,名烙虫虾;油炸年糕,呼炸虫儿 。此外,春节期间的年猪,这时候只剩下头和蹄,旧时,人们以猪头祭龙头,把所食猪头视为抬起龙头 。
今天,还在盛行的习俗就是“剃龙头”和食猪头肉了 。关于“剃龙头”,旧时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要赶在年三十以前把头剃了,是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 。为什么呢?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 。据了解,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民众必须剪发 。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并一直流传到现在 。
正月底填仓节
在施立学介绍的二月二风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龙的崇拜,最深层次的心理应当是农耕民族对风调雨顺和来年丰收的期盼 。其实,在二月二之前,还有一个多数人并不熟知的节日——正月二十五填仓节 。
从这个节日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它带有强烈的农耕色彩,是祈求和预卜五谷丰登的节日 。据介绍,相传正月二十三为“小填仓”、新仓日,正月二十五为“大填仓”、填老仓或母仓日 。填仓节祭拜的是仓神,它的主要习俗是祭仓、填仓、仓卜 。
一是祭仓 。自每年正月二十三起,各粮行开始演戏酬神,大排筵席,届晚燃放烟花爆竹 。米粮店、切面铺、馒头铺等座商,届时也要祭仓神 。据《史记·天官书》说,主管粮仓的星神为“天仓星”,即28宿中的胃土雉 。由于店主的籍贯不一,风俗也就不同,就祭不同的“仓神”,如有的祭韩信,有的祭萧何,还有的祭刘宴,一家一个模样 。
二是填仓 。填仓的概念就是从腊月到正月,日日灯红酒绿,仓廪已虚,需要抓紧填充 。据清《帝京岁时纪胜》载:“当此新正节过,仓廪(旧时藏谷为仓,藏米为廪)为虚,应复置而实之,故其日曰‘填仓’”,这便是填仓的本意 。
填仓有多种形式,一是各粮行于填仓日开始籴米,充实仓库,这是实际意义的填仓 。籴粮用的发票,皆为粉红纸,于鞭炮声中,红帖纷递,互相祝贺,同人相见,皆互捐致祝“陆陈广众”“籴粜万粮”“财谷丰盛”等吉利语,较之新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等尤显火炽 。二是民人以肚为仓,将填仓引申为吃“犒劳” 。人家于是日在饭菜上有所改善,如吃“春盘”(春饼)、炸春卷,炸盒子之类 。若有客人到来,必予苦留,令尽饱而去,也叫填仓 。谚云:“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 。”这种说法和吃法,也是有其寓意的 。小米出自谷,古人称之为“嘉禾”,三国时期即用谷来祭祀祖先,杂面实为豆面,豆古人称之为“荏菽”,种豆类作物容易在当年获得较好的收成,农家种豆有储粮备荒的用意 。
三是仓卜 。是日用黑面麸蒸十二个馒头,依十二月排列,每个馒头上用手指按个圆圆的坑,蒸熟后,视馒头上所存水的丰盈来卜一年天仓旱涝;再是从院中草木灰中筛五谷,发现何种谷物,均视为天赐,当年就种植这些谷物,认为必获丰收 。东北满族人家是日将黏高粱米饭盛盆内,用秫秸制成马或锄形插于盆内,置于仓房内或仓房外,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此后三日,陆续填饭于盆,象征粮食增产 。
长春地区,正月二十三填仓,二十五做囤 。二十二午后,家家都用秫秸茎皮编制犁、耲、叉、钩、镰、锨等农具,于二十三日出之前放于仓囤粮袋,焚香供祭,叩拜 。傍晚,凡置供处,皆送灯 。又于二十四日蒸年糕,俗称黏豆包,以为供品 。于二十五五更天,置年糕于仓房粮囤,再拜 。取灶中灰,在房前屋后,撒大灰囤 。其时于院正中设特大灰囤一个,称母囤,用秫秸两根,于囤心摆以十字,绑红布条,撒五谷等量,称为仓囤架梁 。所撒其灰囤称子囤,亦撒五谷少许于囤中 。日出后,放鸡鸭出,观母囤中谷物,先被啄者兆丰收 。
九台永吉等地填仓时,家家都以高粱米面做各种农具形面点放仓廪中,并供米饭为祭 。若新婚媳妇客居娘家,必于填仓节前返还,行填仓礼 。娘家蒸馒头若干送亲家称填仓,亦呼蒸斗,夫家设酒宴款待 。填仓节反映了农业国家“贵五谷而贱金玉”的农业文化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