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俗 乞龟保平安


台湾民俗 乞龟保平安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龟即被视为祥瑞、长寿、灵异的象征 。按《礼记.礼运》之载:“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其中麟、凤、龙均属图腾,唯有龟实际存在 。龟乃长寿的象征,《抱朴子》言:“有生有死,而龟长存焉 。”龟龄长寿也成为民间崇拜的对象 。上古时期社稷大事辄以神龟卜吉凶,《洛书》曰:“灵龟者黝文五色神灵之精也,能见存亡明于吉凶 。”《洪范.五行》曰:“龟之言久也,千岁而灵此禽兽而知吉凶者也 。”《淮南子》:“必问吉凶于龟者,以其历久岁矣 。”龟以其长寿故成为占卜的牺牲 。
台湾的龟卜文化仍保留在相术之中,相士每以龟壳盛铜钱卜卦,但民间俗信龟主要代表长寿,因此在民间祭典和生命礼俗中,经常以龟图像或祭品表示祈求延年益寿,其中“乞龟”活动是台湾民间最普遍的祭龟风俗 。
乞龟所使用的龟是以祭品制成,并非真龟 。其制成材料种类繁多、造型繁复 。一般常见的有面龟、风聘龟、红龟粿、米糕龟、面线龟、米包龟、橘子龟、沙其马龟、黄金龟、钱龟、米粉龟、花生糖龟、糖龟、米龟、饼龟、糖果龟等 。龟的制造方式有以粿模印制(如面龟、红龟粿)、以模型灌制(如糖龟)、有堆砌成型(如米包龟、米粉龟)、有塑造而成(如米糕龟、面线龟)等方式 。制成龟状后再加以装饰,以求美观 。
【台湾民俗 乞龟保平安】 乞龟活动多在元宵节或神诞日,乞龟的规矩是今年所乞得之龟,来年须加倍奉还,因此龟的体积将每年成倍数增大,数量会年年增多,成为繁殖力最强的祭品 。体积大的龟往往重达数千斤,而目前台湾最大的祭龟已超过一万二千斤 。大龟通常是由信徒所组成的“龟会”集体乞得再予平分;小龟则由个人或家庭乞回 。由于龟体成倍数增长,因此当归体太大时,则由庙方收回,分制小龟再供信徒求乞 。
乞龟的方式是由求乞者在神明面前祝祷,说明祈求目的、明年将归还数量,再掷筊征求神明同意,经过神明允许之后,则将香插在龟背以示“名龟有主” 。神龟迎回家之后,必须在神案上祭拜,然后再分切食用 。
民众乞龟的目的大都在祈求平安、健康或财利 。假如祈求之事如愿以偿,则须加倍奉还,供其他信徒继续求乞 。乞龟活动在共同信仰、祭品分享的基础上绵延不断,寺庙与乞龟信徒之间不须押金或契约,信仰成为彼此互信互重的见证 。
由于宗教的约束力,乞龟者除非家中有丧事才能延期归还,否则鲜有赖帐不还者 。信仰的力量经常比法律契约更为具体有效,虽然没有强制性,至今各个举行乞龟活动的寺庙,还不曾发生数量减少或血本无归的情况 。
乞龟文化在台湾民间非常普遍,其中又以宜兰、澎湖最为盛行 。乞得神龟是否能保佑平安其实并不重要,而神与人之间藉由乞龟产生互动关系,信徒与信徒之间也经由祭品的传递过程共同分享福祉,在凡事契约化的工商社会中,乞龟民俗至少还留给人性自觉一个自由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