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副对联:“一夜连两岁,五更分二年 。”说的是除夕之夜,人们往往彻夜无眠,用“守岁”的方式,迎接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俗称“年初一”)的到来 。
现在的人们“守岁”,则是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与朱军、董卿等人一道共同迎接零点钟声敲响 。而以前广大的农村地区没有电,没有电视,更没有春节联欢晚会 。晴朗的除夕之夜,孩子们则痛快淋漓地进行着“老鹰捉小鸡”、“藏老猫”、“跳皮筋”等各种传统游戏,把过年的欢乐与幸福洒满整个村庄……
大人们则聚在一起玩纸牌 。孩子们“疯”够了,大人们玩累了,时间也接近了零点,回家放炮去!据说谁家年初一放炮早,财神爷就到谁家去,早放炮就能得到财神爷的保佑,你想谁能不争先恐后呢?
以前燃放的鞭炮大都是传统手工制作的,个头儿是现在“机器炮”的三四倍,但响声比现在的“机器炮”差多了,更没有现在“机器炮”的电光效果 。现在的“机器炮”个个都炸,而以前的“手工炮”,一挂鞭炮中会有十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更大比例的鞭炮是不炸的,有的捻子燃烧后火药直接从捻子部位窜出来燃烧而炮不炸,这样的炮叫“窜筒”;有的捻子燃完了,但火药却没被点燃,这样的炮叫“哑巴吼子”;有的干脆就带着捻子完好无损地落到地上 。不过,人们并不怎么埋怨鞭炮的质量,相反还有点得意,这叫“落得多”,标志着这一年内收成好,生意兴隆,谁不喜欢呢?
【蒙城过年习俗】“拾炮”是那个年代孩子们过年最快乐的事情之一 。现在放炮,炮声一响,孩子们便躲得远远的;以前恰恰相反,谁家一放炮,孩子们便蜂拥而至,把“火车头”帽子的“帽耳巴”向下一放,遮住耳朵盖住脸,一猫腰就是一个“战利品” 。有时,为了一个鞭炮,不惜蹅湿了鞋子,弄脏了衣服,炸伤了手指,搞伤了和气,但拍拍那衣裤口袋里鼓鼓的鞭炮,心里洋溢的全是快乐和幸福 。
吃早饭的时候,拾炮方告一个段落,小伙伴们各自回家,掏出鞭炮,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桌面上,尽情向家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然后,从堂屋香烛中取一支正在燃烧的香,先把带捻子的炮放了,再把“哑巴吼子”折断点燃“刺花”,一直玩到父母责怪两三次才告罢休,恋恋不舍地端起饭碗 。
饭碗里盛的一定是扁食(饺子),那是前一天下午包好的 。以前,年初一忌讳多,这一天不动刀,不动针,不扫地,不洗衣服,早餐不吃荤,吃蒸馒头、素饺子,意味着日子蒸蒸日上,素素净净过一年,预祝一年吉祥如意 。包饺子时,在其中几个饺子中塞入硬币,谁吃到包着硬币的饺子,就意味着谁在这一年内财运亨通 。所以,吃到包着硬币饺子的人都会异常兴奋,管他发财不发财,至少这是个好兆头 。
早饭好做,在锅内馏一些素包子和馒头,下几碗饺子即可 。吃得也快,也不能不吃快,因为吃过饭要上祖坟,一个家门的老老少少都在等着你,你哪有时间细嚼慢咽呢 。吃过早饭,各自从家里拿出几刀火纸和一盘炮,都拿到家门中的长者家中,把所有的火纸铺开,用“纸梳”打印上古代铜钱的痕迹,然后把火纸花成扇形,装进筐内,孩子们蹦蹦跳跳在前,大人们带着火纸、鞭炮和放炮用的长竹竿,一起向祖坟方向出发 。
上祖坟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情,能走动路的男人都要去 。到了坟地以后,由长者按已故先辈的辈分把火纸分发到各位先辈的坟前点燃,然后将鞭炮挂在长长的竹竿上端点燃,让清脆的炮声回荡于空旷的田野,告诉九泉之下的先人们,后人们来看望他们了 。孩子们不懂得这些含义,只知道争抢落下的鞭炮 。烧纸放炮之后,在长者指挥下所有的人后退站成一排,跪下向先人三叩首 。
姑娘媳妇们一般不参加上祖坟,她们在家里收拾好家务后,就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聚在一起,给长辈们拜年去了 。男人们上祖坟回来后,立即组织起来给庄上的长辈拜年 。从健在的最高辈分的老人开始,进门高喊:“俺老太(或其他称呼),给您拜年来了 。”长辈赶忙答道:“年跑远了 。”然后,晚辈依次跪地给长辈磕头,祝长辈安康长寿,长辈则端出来馃叶子、馓子、炒花生、炒瓜子、爆米花、梨膏糖等食品分给晚辈,孩子们不在意馃叶子、馓子等,更在意炒花生、炒瓜子、糖果之类,拜年归来,身上所有的口袋都装得鼓鼓的 。对于本家的晚辈,长辈还要发红包给他们,这叫做“压岁钱” 。
“压岁钱”其实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疼爱,一种祝福,祝愿晚辈孩子们生活幸福 。随着时代的变迁,“压岁钱”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了,而孩子们纷纷用这笔钱买来图书和学习用具,把长辈的祝福与期盼化作努力学习的无限动力,在知识的天地里快乐生活,茁壮成长 。
- 溪口地区旧时习俗拾趣
- 舒城农耕文化中的生产习俗
- 旧时的门灯
- 安徽五河习俗:压床
- 安徽五河丧葬习俗:讨寿碗
- 安徽五河习俗:摔老盆
- 安徽五河习俗:烧纸钱
- 岳西乡村坐席习俗
- 合会习俗
- 古代皇帝入洞房时候鲜为人知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