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沙村隶属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东海镇,位于东海镇西南方向,紧挨坪洋村,上亭村,茂林成荫,水美,气候宜人,天蓝水清 。
东沙的板灯是我国江南一带元宵板灯的总汇与缩影,别具一格、出类拔萃;它的精彩、华丽无与伦比,是东沙人文情怀的写照 。
“东沙”是莆田闻名的古老乡村,位于莆田西南边陲,靠山面海,海的那边是惠安县,与仙游县朱寨乡毗邻 。全乡横直十几里包含近二十个村庄,都姓蔡,相传是宋朝丞相蔡襄的后裔 。祖宗留下的宫庙——金沙宫,至今还供奉着蔡襄的雕像神位,历年香火不绝 。改革开放后还在金沙宫的西南场地,专门建造了蔡襄纪念馆 。
东沙的元宵游板灯有悠久的历史 。传说是为纪念900多年前蔡襄建造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的泉州洛阳桥并创举了世界桥梁的筏形基础的卓著功勋而举行的;游板灯几乎是家家动手,全民欢庆的 。每户一板灯,一板约有3米长、板宽十公分、板厚2公分左右,一板上装6到8盏灯,板与板之间——板端钻孔用拐杖撑棍穿套串连 。整条板灯约由130段板灯链接而成的长约400米的“灯龙”,村村都有1至2条“灯龙” 。据传板灯的板条是寄寓着洛阳桥是用条板石作桥梁连成1200米长的大桥,其中拐杖撑棍隐寓着洛阳桥的46座桥墩 。板上安装的花灯象征着当年老百姓像走马灯似的观赏落成的洛阳桥两侧的500个石雕护栏、28尊石狮和七亭八塔而显露满脸风光相辉映的光景 。
每条“灯龙”的前面有个灯头,恰似龙头带领板灯游,龙头寓意着桥两端的武士 。后有十音、八乐、西乐、锣鼓等跟随,整个东沙的板灯相连起来,长近10公里,这近十公里的板灯都要沿绕祖庙——“金沙宫”门前,拜谒蔡襄神位而祭祀、鸣炮 。相传此举蕴含着祈求国运昌盛、五谷丰登、人寿安康、子孙鸿福之意 。“灯龙”的随尾,恰似海龙王龙子和观音大士等菩萨压镇 。在这仪式中还传说了一个“感恩”的故事 。
据说许时洛阳桥桥位的洛阳江,水深浪大,桥基难以施工,蔡襄为此日夜发愁,寝食不安 。有一天他突然梦见观音大士指点他向海龙王求助 。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派衙吏送去海神处,衙吏以为此去必死无疑,便酒喝得大醉倒在海滩上,想让海水涨潮卷走 。哪知一觉醒来,不但没被海水卷走,倒发现所带的黄色公文袋变成红色的,于是他连忙回来交给蔡襄,蔡打开一看,什么也没有,只写个“醋”字 。他冥思苦想了好几天,终于悟出海龙王的启示,便把“醋”字拆成一个“酉” 字、一个“廿” 字和一个“日” 字来解字——显然是叫你在二十日下午5~7时(旧式计时法“酉时”即是下午5~7点的时间)动工 。果然在此时动工,三天三夜也不涨潮,桥基终于胜利砌成 。为了感谢观音大士和海龙王的相助,后人就将“圣母娘娘”等菩萨抬出游行、拜祭,并约定各乡村游行的板灯也必须在下午5~7时启程 。
东沙的板灯随着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提高,旧貌变新颜 。灯的花样多姿多彩,灯的制作工艺精巧,规模宏伟,声势浩大 。这个一年一度的元宵板灯实质上已发展成为“灯会”了:这当中既有游灯又有戏剧座台伴演;既有焰火礼炮,又有音乐舞蹈相随 。
东沙的板灯花样品种,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多有变幻 。灯有宫灯、长鼓灯、球形灯、六角灯、八角灯等等外形各异,形式多种,灯外还装有小花灯,灯上还镶上小葫芦灯 。整个板灯还用串珠灯连环罩顶,构成灯外有灯花簇拥、灯上有灯珠环绕 。灯用各种颜色花样的玻璃制成 。各灯表面居多写着“蔡”字或“四季平安”,有的还镶上“红楼梦”人物的花前月下,有的还描绘“八仙过海”的典故等等戏剧性故事画面 。灯光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进化着 。过去的板灯是用纸灯,内点蜡烛,改革开放初期改用电发光,但各条“灯龙”必须配一部拖拉机机头作为发电机供电,这样的游行较劳累,而现在则改用干电池,每板灯的两端各装一个小电池盒,作为板灯发亮的用电电源,轻便简单,持久耐用,光辉夺目,很有创意,是江南一带无与伦比的元宵板灯,这无疑是记载着文脉的源传和时代的进步 。
灯头是领头灯,过去是用木头钉作一个双孔木框,框装两个纸质大灯笼,内点蜡烛,竖上一根木棍,接上板灯就成灯头 。现在大大不同了,灯头靓丽壮观 。灯串灯成灯链,环绕灯头,灯头中间装有大屏幕电视,有的在演“孙悟空大闹天宫”,有的在演湄州妈祖的电影故事等等 。在灯头的两侧,各配上电视屏幕,一路上戏剧播放 。戏曲音乐,娓娓动听,迂回时空 。在灯头的顶上嵌入闪闪发光的乡村名称,美不胜收 。据说这样的灯头,制作安装一个要花去6~9万元,对此人们赞叹:国民经济发展了,老百姓有钱,灯头也贵气了 。
舞蹈和音乐是游灯的重要组成部分,跟随在各条板灯的末尾 。这当中既有古典音韵的八乐十音,也有近代的西洋乐器,大鼓小鼓配大钹;既有身穿红衣悬彩带的腰鼓队,又有美女西乐仪仗队,一路上载歌载舞,八乐十音,声声入耳,欢乐无穷,腰鼓、舞蹈,翩翩起舞,吸人眼球,令人眼花缭乱,心旷神怡 。见此,谁不说家乡美!歌声琴声伴随着游路两旁人们虔诚的香火,齐鸣的鞭炮,合奏出国泰民乐的强音,迸发出人间美满幸福的真情 。
放礼炮 、焰火也是元宵灯会的内容 。金沙宫的礼炮 、焰火,加上周围乡村如朱寨乡村等的焰火,汇成了多股多束的“金树”、“银花”,冲向云霄,闪耀天空 。“球形满天星”、“火箭炮”、“导弹炮”的炮星,像仙女散花,洒下人间,把黑夜的星空染成白昼、震得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据说有钱的乡村比如海头村,在灯过金沙宫时,一次放焰火、鞭炮就花费十多万元,借以显耀乡村经济发展的实力 。估计经过金沙宫门前的板灯约有20条,都要停放在宫前燃放焰火和鞭炮的,连续时间要达6个小时多,花费的金钱少则十几万元,多则百把万元,其情其景就是香港维多利亚公园的焰火也未必能比得上,这真是 “万颗星光逗‘八斗’,十分春色乐‘东沙’” 。
以戏助灯也是金沙宫游灯的特色 。金沙宫元宵开演的戏场是很长的,戏要与游灯同步启行,其夜连续要演三场 。灯未结束,戏是不能停,要等游灯结束后才能休息 。从中可品赏到板灯在元宵“灯会”中的分量,寄寓着百姓对洛阳桥多少的情感 。金沙宫元宵夜的戏还有个特色,即戏场的开幕或收尾必须要有“八仙拜戏”的表演,隐寓着对蔡襄祭拜的虔诚 。
【福建莆田东沙游板灯】 春光明媚山河披锦绣,中华腾飞华夏亮“宝珠” 。东沙元宵的灯、戏、舞、乐各树一帜,又相互交融,汇成了无比欢乐的乡土气息,熏陶了东沙历代人的人文情怀 。这种乡土气息是乡村历史文化的淀积,而“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原本就是历史文化的淀积 。人们期盼有识之士,能不遗余力地去发掘,力争东沙的板灯荣归“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之列 。
- 福建莆田传统节日的地方特色
- 福建莆田“妈祖元宵”
- 福建莆田南日岛重阳节习俗
- 福建莆田重阳节习俗
- 福建仙游清明节习俗
- 福建莆田雁阵宫元宵“爬戒梯”
- 福建莆田南日岛清明节习俗
- 福建莆田中元节习俗
- 福建仙游端午节习俗
- 福建莆田端午节采“午时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