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蕴藏丰富医药和保健内容

从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和食俗来看,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医药卫生和养生保健内容,堪称中国最早的“卫生防疫保健节” 。
端午节,也是卫生节,这从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的“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它提醒世人在享受节日的同时,别忘了自身的健康 。
在古代,五月俗称“恶月”、“毒月”,五日又称“恶日”、“毒日” 。五月初五为恶月恶日,这是人们最忌讳的 。所以,旧时过端午节以保健、避疫为主要原则,形成了插蒲草、艾叶,喝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驱邪避疫的特殊习俗 。
具体到端午节的习俗来看,艾草、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民间普遍认为它们可以退蛇虫、灭病菌、驱毒避邪、佑护健康 。
端午节期间,正是寒气和暑气交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最容易生病 。因此,古人在端午节悬挂艾草、菖蒲和蒜头,或者采摘艾蒿等中草药煮水泡脚,从传统的卫生防疫角度来说,确实可以避毒虫、免疾病、消病毒、除恶气 。民间至今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民俗说法 。
另外,我国民间,在端午节这天,人们还会将采来的蒲草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泡白酒,制成雄黄酒来饮用,为的是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
除了喝雄黄酒,沐兰汤也是旧年的一种风俗 。根据相传为西汉戴德所编的《大戴礼记》中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 。这里所说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指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此俗流传至今 。
此外,端午节吃的粽子也有养生保健功效,其中,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粽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
从卫生防疫的角度看,端午节的这些习俗和食俗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体现了古人对防病保健的重视 。在现代人看来,这些习俗有些落后,甚至可笑,但古人在端午时节清洁卫生、排毒养身等良好养生习惯,还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
【端午节蕴藏丰富医药和保健内容】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为了对传统节日这类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2008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清明节一起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并放假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