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话香包

香包古已有之 。据考证,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佩带香包的习俗 。例如,长沙马王堆中出土的四件香囊中,就有茅香的根茎、花椒、辛夷等香料 。这些香料经过专家调制之后,放入香包中,功效就有如现在的香水、精油,可以清心醒脑 。而如果置入药材,则可凭借其药力,防止细菌或有害昆虫的入侵 。当时,香包被称为香囊、佩帏、容臭、香袋等,其造型多样,有桃形、石榴形、鸡心形、腰子形、小老虎形等,虽然形制各别,佩挂方式及内填香料不同,但意义不外乎祛恶气、避邪秽 。
明朝时,端阳节佩带香囊之风始盛,后来香包也就像是个吉祥物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流传下来 。小孩子挂的香包,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物,用以祛邪强身 。香包在民间广为流传已有几千年,《封神榜》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白蛇传》的老和尚用雄黄酒逼白蛇现原形等 。由此可见,这些神化了的香包已深入中华民族的文化之中 。
香包在古代的名称有哪些
香包,起源于什么时代已不可考,最早的叙述出现在《诗经》的一些篇章,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已有香包 。而每个时代、每个地域对于香包的称呼都不相同,所以关于香包的别名,只能从大量史料里搜寻一丁点儿的信息 。
香缨
先秦时代,女子用五彩线制成的首饰物戴在头上,标志着已是结婚的妇女,那时称“香缨” 。
前蜀冯鉴《续事始·拜帛》:“妇见后故要参舅姑,即令人持香缨谘白,许见则出,不许即收之……隋大业五年,宰相牛弘建议,古礼妇执香缨以为请讯,未为允当,自今后请以素绢八尺中擗,名曰‘拜帛’,以代香缨 。诏从之 。”
从上面的记载可以看出,隋朝时期也以香缨称之 。大概可以考证为先秦至隋朝时期称之为“香缨” 。
香囊
香囊其实是由荷包、香袋演化而来,古人随身携带用来装小玩意的佩戴品叫荷包;填装香料并挂在屋内驱蚊虫、熏衣服的叫香袋 。由于荷包、香袋和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大小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逐渐混淆,至今如是 。
香囊的称呼,出现于唐诗的频率较高,如:吕温《上官昭容书楼歌》:“香囊盛烟绣结络,翠羽拂案青琉璃 。”胡杲《七老会诗》:“凿落满斟判酩酊,香囊高挂任氤氳 。”可知唐代称呼香囊的居多 。
佩帏
佩帏的最早记载于《楚辞·离骚》:“椒专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帏 。”王逸注:“帏,盛香之囊,比喻亲近 。”
从此段话可以看出,屈原所在时代已有香包,并有“佩帏”之称 。
容臭(xiù)
汉代《礼记》有云:“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 。”
容臭即香袋,说明汉代未成年的男女都是佩戴香袋的 。这与各地乡俗相符,小孩子体质较差而且抵抗力低,在医学不发达的古代,多佩戴香包预防疾病 。
香包的发展史
【端午佳节话香包】 香包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绣囊,内装用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中草药研制的细末,以作节令志庆、生活实用和观赏品玩用 。
客观来说,最早时期的香包其实很简陋 。就是一个布袋,里面装着香料、草药,这个阶段大概可划分在战国时期以前以及后来较为穷苦的边塞地区 。
《礼记》云:“五采谓之绣 。”《离骚》:“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礼记·类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说明香包还有礼仪作用 。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 。宋时,官史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显 。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 。
从这些模糊不全的记载中,大概可以了解香包发展的一个雏形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爱美的,作为一种佩戴品,人们当然会在有限的条件下追求它的精美度、观赏性 。因此在香包佩戴逐渐流行起来的同时,一些条件优越的人就追求香包的美观,所以在香包制作的时候,选材有所改变,不再是粗布麻绳,而是更为精细的布料、丝织品等,而面料的上面也会相应的绣上一些图案 。
再到后来,香包的佩戴流入上层社会,一些达官显贵甚至帝王将相,也把佩戴香包作为一种时尚或者身份的象征 。这种情况下,香包的制作工艺和选材要求就更加精细,这也促进了香包的飞速发展和流行 。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朝代更替中文化的差异,香包的用途也更加多向 。从最初的防虫防病,到熏香衣服、房屋,再到更深层次的礼仪、身份象征,以及各地风俗不同情况下香包被用来避邪、祈福,当然这么精美的物品更是排除不了与爱情的相关性,香包在某些时候也被用来互送,以表达爱慕之情 。
翻开这一层层厚重的文化积淀,面对这一幅幅多彩的生活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的尽都是古朴而又拙巧、原始而又鲜活的艺术瑰宝 。其实,这才是揭示人之欲望的艺术,表达思想信仰的艺术,展示生命活力的艺术 。可以说是真正的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大众文化、人性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