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禁忌即忌讳 。指一种因社会习俗,或心理的反感从而禁止使用或禁止接近 。作为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中常称为“塔布”(tatoo) 。“塔布”原是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汤加岛人的土语,其基本含义是表示“神圣的”和“不可接触”的意义 。在中国,与“塔布”相对应的词便是“禁忌” 。人们对神圣的、不洁的、危险的事物所持态度久而久之形成某种禁制,再继而形成固定的族群性的民间忌讳 。危险和具有惩罚作用是禁忌的两个主要特征 。是人们为自身的功利目的而从心理上、言行上采取的自卫措施,是从鬼魂崇拜中产生的 。
禁忌大致分为原初阶段、次生阶段与转化消亡三个阶段 。丧葬禁忌与祭祖是禁忌的原初形态,与鬼魂信仰的联系最直接 。次生阶段人们继承了原始时期的鬼魂崇拜所出现的禁忌,将它们制度化、礼仪化,并作出繁琐的规定 。在人们的生活中,无论是礼仪、岁时、行业等,凡认为不吉利的,几乎都在禁忌之例 。从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近代社会开始,科学思维逐渐深入人心,禁忌自然消亡或转换 。“禁忌”一词,早在汉代就见著于史籍了 。《汉书》卷三十“艺文志”载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 。及拘者为之,则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 。”中国禁忌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尊敬的神物不许随便使用,因为这种神物具有“神圣”和“圣洁”的性质,随便使用的是一种亵渎行为,违犯这种禁忌会招致不幸,遵循这禁忌,则会带来幸福;二是对受鄙视的贱物以及不洁、危险之物,不许随便接触,违反这种禁忌同样会招致不幸 。
客家禁忌的内容非常纷繁,大体有身体禁忌、语言禁忌、生活禁忌、岁时禁忌、农事禁忌、行业禁忌、婚姻禁忌、生育禁忌、丧葬禁忌、方位禁忌、数字禁忌等 。
- 客家雨水节气民俗:撞拜寄 送雨水
- 客家惊蛰民俗:打小人
- 客家正月十五民俗:上元祈福
- 客家正月十五民俗:吃咸汤圆
- 客家正月十五民俗:拜新丁
- 客家元宵民俗:偷青
- 天穿节 客家民俗:补天穿
- 客家花朝节
- 客家清明习俗:游春
- 客家清明习俗:插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