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长鼓舞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摄影:得闲玩玩)
中国“瑶族长鼓舞” , 流行于广东、广西、湖南等瑶族聚居地区 , 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 。
瑶族长鼓舞的历史悠久 , 在瑶族传统的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常跳此舞 。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群众性文娱活动 。
2008年6月7日 , 瑶族长鼓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传说故事 这种具有独特民族风韵的舞蹈 , 包含着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 , 瑶山上住着父子3人 , 老人临终前把家产平分给两个儿子 。哥哥贪图钱财 , 把家产全部占为已有 , 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 , 给人做工为生 。
盘古王的女儿房莎十三妹看见冬比人品好 , 下凡与他结为夫妻 。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 , 霸占房莎十三妹 。盘古王知道此事 , 帮助冬比击败了哥哥 , 并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 。监别前 , 十三妹告诉冬比:南山上有棵树 , 砍来做个长鼓 , 打上360个套环 , 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盘古王婆诞) , 踏环击鼓 , 跳上360个圈 , 就可以象鹰一样飞上天去与她团圆了 。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摄影:得闲玩玩)
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嘱咐 , 不畏艰危 , 来到了南山 , 找到了琴树 , 做成了长鼓 , 果然在约定的时间跳了起来 , 终于飞上天与十三妹团圆了 。
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的夫妻 , 以后每逢盘古王婆诞耍歌堂时 , 都要跳长鼓舞 , 这种习俗 , 一直流传到今天 。
每年春节期间 , 瑶族同胞除自己跳长鼓舞欢庆佳节外 , 还组成花鼓队 , 到附近汉、壮地区去向各族兄弟贺年 。所到之处 , 无不受到热情的欢迎 。汉、壮兄弟拿出年糕饼食 , 煮好甜酒汤圆 , 款待客人 。舞毕 , 主人还得送上一封“利是” , 祝贺瑶胞新春吉祥如意 。
风格特色
表演时 , 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 , 右手随之拍击 , 边舞边击 。动作主要有模拟动物、祭祀等 。舞姿刚健 , 风格淳朴 。有的还可以在一张八仙桌上手舞长鼓 , 边打边跳 。一般以唢呐、锣鼓伴奏 , 有时也唱"盘王歌"来助兴 。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摄影:得闲玩玩)
长鼓舞分“单人舞”、“双人舞”、“群舞”等类型 。它有72套表演程式 , 而每一套又分“起堂”、“移堂”等若干动物细节 。其动作特征是粗犷、勇猛、奔放、刚强、雄劲、彪悍、洒脱 。不管是跳、跃、蹲、挫或旋转、翻扑、大蹦、仰腾等动态 , 都表现了瑶族人民热情奔放、坚强勇敢的性格特征 。
长鼓的击鼓动作大多是表现生产、生活内容 , 如建房造屋、犁田种地、摹仿禽兽动作等 , 形象生动 , 富有生活气息 。击鼓有文打武打之分 。文打动作柔和缓慢 , 武打粗犷豪放;有2人对打、4人对打 , 也可大群人围成圆圈打 , 气氛热烈 , 鼓声洪亮 。
道具 分类
长鼓按其形状分小、中、大三种 。小长鼓亦称短鼓 , 长约70—90厘米 , 鼓腰直径为4—5厘米 , 两端鼓面直径为8—10厘米;中长鼓亦称长腰鼓或黄泥鼓 , 长约110—130厘米 , 鼓腰直径约15—20厘米 , 两端鼓面直径约25—30厘米;大长鼓亦称赛鼓 , 长约180—200厘米 , 鼓腰直径约20—25厘米 , 两端鼓面直径约30—40厘米 。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连南瑶族长鼓舞(摄影:赶潮儿)
制作
长鼓通常用沙桐木作材料 , 牛、羊皮蒙鼓面 。1.2米左右长,中间小,两头大,其中一头又略大三分之一 。木心挖空,两头喇叭蒙上精制过的黄羊皮,然后用6至8条染色麻绳拉紧两头黄羊皮,再涂上红、黄、白等色彩,绘上龙凤图案,美化鼓身 。跳舞时 , 舞者用一条彩带绑着两头"鼓颈" , 挂在肩上 , 横于腰间 , 右手使掌、左手持竹片分别击鼓 , 随着音乐节拍 , 即发出"唪啪唪梆"的铿锵之声 。如果4人以上击鼓,随着音乐节拍,即发出"噼啪蓬平"的浑厚激昂之声 。若配之牛角、芒锣、唢呐伴奏 , 则如古代列队排阵厮杀 , 鼓角喧天 , 山鸣谷应 , 振奋人心 。
区域差异 居住在粤北山区的排瑶民 , 逢年过节 , 都喜欢跳长鼓舞 。广东连南瑶族长鼓舞在排瑶祖先隋唐时期迁徙到连南时一同传入 , 随着耍歌堂的兴盛而兴盛 。起舞时 , 舞者身穿节日盛装 , 腰扎红绸 , 脚裹白色绑腿 , 挂着1米多长的花鼓 , 时而腾空急转 , 时而如猛虎扑地 , 特别是双人表演时 , 犹如两虎相斗 , 又象双龙戏珠 , 真是妙趣横生 。整套动作刚劲有力 , 粗犷洒脱 , 把瑶族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和雄劲刚强的性格 , 表现得维妙维肖 。其中“斗鸡”、“射箭”、“虎跳龙门”等动作 , 舞姿优美奇特 , 但难度也很高 , 需要娴熟的表演技巧 。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连南瑶族长鼓舞(摄影:赶潮儿)
长鼓瑶语叫“汪嘟” , 约4尺长 , 两头大 , 中间小 , 呈喇叭形 。鼓身用沙桐木制成 。两端蒙上牛皮或羊皮 , 作为鼓面 。舞时横挂在腰间 , 右手五指并拢 , 以掌拍鼓 。发出“比”声;左手持一竹片 , 敲打鼓面 , 发出“冬”音 。这样有节奏地连续击拍 , 便发出“冬比冬比冬冬比”的声音 。表演者随着舞蹈动作 , 变换节拍 , 表现不同的内容和情绪 , 来达到其艺术效果 。在表演形式上 , 长鼓舞分为单人舞、双人舞和多人舞(有4人、6人、8人的) , 共36套表演程式 , 内容十分丰富 。瑶族长鼓的鼓身为木质 , 两端挖空 , 蒙以羊皮 。鼓分大小两种 , 大长鼓长1米以上 , 鼓面直径0.2米 , 中间鼓腰细7~8厘米;小长鼓长约0.8米 , 鼓面直径约0.1米 。击鼓时常用黄泥浆糊在鼓面上 , 调节音色 , 故这种舞蹈也称黄泥鼓舞 。
广东排瑶地区的长鼓舞为男性舞蹈 。舞者将大长鼓斜挂在腰间 , 左手持竹片击鼓 , 右手用手掌拍击 。表演形式有双人对舞和众人圈舞 。对舞时一人领击起舞 , 另一人对应相合;圈舞时也由一人领,众人合 。舞蹈以击鼓时晃动鼓头而带动上身连续环动和半屈膝柔缓起伏的步伐为基本动律 。广西大瑶山一带的大长鼓中又有公、母之分 。公鼓形同上述 , 左手持鼓 , 右手拍击;母鼓形短而粗圆 , 由一领舞者挂在腰间 。领舞者多由村寨中年长的鼓手担任 。通常由1只母鼓、4只公鼓组成舞队 , 由母鼓掌握整个舞蹈的节奏 。鼓手为男子 , 女子持手巾边舞边唱穿插其间 。

瑶族长鼓舞

文章插图
连南瑶族长鼓舞(摄影:赶潮儿)
小长鼓由大长鼓演变而来 , 主要流行在广西大瑶山和湖南瑶族地区 。通常是2人或4人手持长鼓对打起舞 , 逢盛大节日 , 参加人数众多 。小长鼓轻便灵活 , 舞蹈动作花样多 , 因膝部屈伸程度和耍鼓时部位高低不同而分“高桩”、“中桩”和“低桩”3种姿势 。打法上分为“文打”和“武打” , “文打”动作温和、舒展 , “武打”动作粗犷、复杂 。还有在一张或两张垒起来的桌子上对打的“打高台” , 舞技难度较高 。瑶族长鼓的打法各地有别,有36套之多,根据内容可分为:盖房子的、农业生产的、制做长鼓的、礼仪性的和游戏性的等 。每套动作都是由慢变快 , 逐渐形成高潮结束 。这种舞蹈以自身鼓点为主要伴奏 , 也常用唢呐、大锣、大镲伴奏 。在群众较多时 , 常一起伴唱黄泥鼓歌 。
传承意义【瑶族长鼓舞】 长鼓舞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 。在表演形式和程式上 , 都充分表现瑶胞的性格特征和气质 。舞蹈的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 。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 , 形象生动 , 一看就懂 。瑶族舞蹈几乎全是群众性、广场性的 , 并且都有一定的道具 , 如长鼓、花鼓、牛角、阳伞等 , 构成本民族的风格 , 为群众喜闻乐见 , 易于流传 。因此 , 在节日、婚事、宗教、丧葬等各种场合 , 有歌有舞 , 热闹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