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端阳花街

说到保山城的端阳花街,真的是无人不知晓、老少均向往的热闹集会 。它是集花、药、鸟、虫等当地土特产品于一体的古老、传统、约定俗成的民间自由贸易活动 。
每年端午节,保山满城满街皆花,群花争奇斗艳,汇成南国特有的保山花街 。
保山人爱花种花的历史久远,远可上溯汉晋,后至元明清,尤以明末清初为盛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观保山花街时曾留下脍灸人口的诗句:“群花尽放,凭高望之,满城皆花,如锦如云,极为佳丽 。”保山花街的由来,与保山的开发有关,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纪,途经保山前往缅甸、印度的“西南丝绸之路”即已形成 。在公元69年,汉王朝以保山为中心设置了永昌郡以后,历代官兵、学士、商贾、移民便接踵而至,他们带来了内地栽花接木的培植技术,带来了内地灿烂的文化,加之保山气候宜人,阳光、雨量充沛,适宜各种花卉生长 。而花街作为一个市场的形成,是在清咸丰年间,迄今100多年 。千百年来,保山人民形成了以花陶冶情怀,以花繁荣市境的习俗 。每年端午节,全城家家户户包棕子,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城内街头巷尾,各种花、草、鸟、鱼、灯、药材、小吃、土特产等竞相举市,花卉满栏,大家聚市观赏成交,年复一年,规模渐大 。历史繁衍,栽花接木,培养花卉,端阳赶花街就成了保山人民的传统节日 。
如今这一年一度的保山端阳花街,一开始不叫花街,而是叫药街 。当初人们于端午节这天从四方八邻涌进城的是赶药街,而不是赶花街,大家在街上买卖的不是花,而全是中草药 。
清朝咸丰辛酉年(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永昌的红白旗相争(保山通称汉回相争)十分激烈 。这次大乱中,永昌城内被杀和自杀的人有几万 。由于死人较多,一个月之后永昌城内瘟疫(当时的人称其为痧症)流行 。此时,在永昌城内行医的张姓老中医就教城内活着的居民们,用生石灰、木炭、石膏、硫磺等物对水井、室内和房前屋后消毒;并用青蒿、青松毛等烧火熏屋;又用艾蒿、藿香、薄荷、车前草等熬水喝;还用千里广、小木桐、金竹叶、桃叶、柳叶、小荨麻等煮水擦身沐浴等方法消除瘟疫 。这些方法十分有效,一时间,逃到城外和四山去躲避瘟疫的居民纷纷回城,按张老中医教大家的方法来消除城内瘟疫,使永昌城内恢复了人气 。这期间,永昌城内的生石灰、木炭、石膏、硫磺及各种药草成了救命的奇缺货,城外和四山的人们得知这一情况后,就纷纷将这些材料和药草运进城里卖,使城内的瘟疫得到控制并逐步消除 。
第二年(公元1862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节)保山坝和四山的人们意识到热天已来临,上年的瘟疫有可能会复发,大家就按战乱以前每年端午节进城赶花街的习惯,自发的带上中草药到城内去卖 。当天,由于人多药多,就在城内最热闹的上、下巷街形成一条药街,从此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日(端午节)保山坝及四邻山乡的人们,都自觉的把自己一年来积攒的各种中草药带上,到永昌城内去赶药街 。端午节赶药街又成了永昌城乡约定俗成的规则,每年都如此 。
这一年一度赶药街的传统内容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增加,药街上除了买卖中草药以外,买卖花草虫鸟的成份也多了起来 。到了清朝光绪庚子年(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永昌药街的成份已恢复到明朝开始至回汉相争以前以花为主的街,有人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永昌的药街也应改一改,有病无病都是药,每年赶一天街子还叫药街实属不雅 。于是,民众们经过商议后,就主动、自觉的把赶药街恢复成赶花街 。从此以后,永昌“端阳花街”就正式复名,并且一直延续赶到和叫道现在 。
相传,保山的“端阳花街”起源于明朝嘉靖初年 。当时,永昌的读书人张志淳做官到明朝廷的户部右侍郎,被人们称为“张侍郎” 。后来,张侍郎告老还乡,就居住在永昌城(保山城)内的上巷街 。
张侍郎回到永昌故里后,在永昌城上巷街的宅第内建起了自己的花园,号称“张家花园” 。园内广种各种花木盆景,花卉的数量和品种都十分繁多 。每年的农历四月底五月初,正是永昌一带百花齐放、争奇斗艳之时 。而当时永昌民众早已有农历五月初五过端午节的传统 。每到端午节这天,张侍郎这位荣归故里的朝廷大员,就命下人将自己家花园内的各种花木盆景抬到宅外的上巷街沿街摆放,让城内与四乡八邻的父老乡亲与自己一同共赏花卉,以增加永昌城内的节日气氛 。
时间一长,永昌城内的其他大户人家和有条件的居民们,都效仿张侍郎家,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就把自家栽培的花木盆景也抬出来沿街摆放 。久而久之,一到端午节这一天,永昌城内的上、下巷街就成了摆满花卉的一条街,人们也把端午节纷纷涌到这一带观花、赏花作为一种时尚 。这样,永昌城内的花街就自觉、自发地形成,四乡八邻的民众端午节进永昌城赶街看热闹也就被称为“赶花街” 。如此的民间端阳节赶花街,也就自然成为永昌民众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律 。
【云南保山端阳花街】 综上所述,保山种植花木历史久远,远可上溯汉晋,后至元明清,以明为盛、花街作为一个市场的形成,当在清同治年间,即1870年前后,距今11O多年 。至于保山花街恰逢端阳,除历史原因以外,应归于以下三个原因:一、端阳前后花木茂盛,生命力殊强;二、端阳节卖雄黄党参等药物,与花街兴起合辙;三、农事已毕,人有闲情 。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保山解放后花木业有较大发展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保山百废俱兴,百业正举,不仅传统花街繁荣,花街期间的商品交易亦随之兴旺昌盛了 。自然,每到端阳节,或政府组织或群众自发组织,人们自觉在店门口展出自家培养的花、盆景等,保山花街成为了保山人民的盛大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