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正月初五民俗:河婆赞鼓舞


客家正月初五民俗:河婆赞鼓舞

文章插图
赞鼓舞又称“战鼓舞” , 是流传在粤东揭西县河婆镇及周围客家山区的一种历史悠久、形式独特、规模宏大的民间舞蹈 。
清乾隆年间 , 兵部传谕扩建玄天上帝庙 , 后又将武营武帝、文营文帝一并移入该庙同受香火 , 人称三帝古庙 。赞鼓就是答谢三帝神恩 , 保佑河婆一带五谷丰登的一种带有祭祀色彩的民俗舞蹈 。
传统赞鼓舞在每年春节期间活动 , 一般自腊月二十四日接“庙爷”(即三山国王)出宫起 , 至次年正月二十四日送庙爷入宫止 , 为期一个月 。现今则集中在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 , 尤其年初五为欢庆“出年界” , 更是鼓舞飞扬 , 气势磅礴 。
赞鼓队在活动期间 , 每天伴随“庙爷”出巡“六约” 。过去称河婆及周围龙潭、南山、灰寨、大溪、坪上六镇为“六约” 。出巡有一定的路线及日期、时辰 , 到达各村时 , 各村也均以赞鼓迎送 。在此期间 , 六约日夜鼓声不断 , 载歌载舞 , 十分热闹 。游神赛会中出现赞鼓 , 开始时候为文祠里的秀才所构思举办 , 初称“三点金” , 表示三埔(上埔、中埔、下埔)人民纪念三帝 , 至光绪年间赞鼓才与庙爷出巡六约紧紧结合在一起 , 从此形成固定的客家民俗并流传至今 。
赞鼓队一般由鼓头(村中族长或德高望重的长辈)组织和召集 , 人员大多是当年成婚或添丁(生小孩)的青壮年 , 其他人也可自由加入 。每年游神时 , 由各村的赞鼓队轮值迎送、伴驾巡游 , 其余鼓队则在本村村头迎候 , 待游神队伍经过时 , 打起赞鼓 , 互为呼应 。游神队伍行进时排列顺序为:两人敲大锣开道 , 接着是庙旗、四大天王、火炬、大灯队、大鼓、钦锣、大锣队 , 随后才是赞鼓舞队 。舞队少则三十人 , 多至一百余人 。赞鼓的动作、鼓点、步法比较单一 , 但体现出一种庄严的气势 。
赞鼓舞的跳法:迎送“庙爷”的锣鼓队 , 在召集队伍出发时 , 奏《召集鼓》 。巡游过程中 , 奏《三点金》 。赞鼓队按下列顺序及编制成两路纵队前进:持大锣者(两人)、举庙旗者、四大天王(由四名青年着戏装妆扮)、举火炬者(一人)、大灯队(十二人)、锣鼓队(由组织本村游神活动的族长或村中长辈击大鼓 , 此外一人击钦锣 , 四人各击一面大锣)、赞鼓队(少则三十人 , 多时可达百余人) , 最后是抬庙爷者四人 。舞赞鼓者“提鼓”或“抱鼓”时而便步前行 , 时而随着锣鼓点做“三点金”动作 。
当巡游的队伍即将到达下一个村子时 , 该村的锣鼓队奏响《召集鼓》 , 将本村的赞鼓队召集于村头或山坡上 , 锣鼓队站前面居中 , 大灯队分列于锣鼓队身后雁翅排开 , 赞鼓队散列其后;待伴神巡游的队伍到来 , 锣鼓队先演奏《典鼓》迎神 , 而后舞赞鼓者列成方阵做“一点金”、“站鼓”、“满田赞”这三个基本动作中的一或两个数遍 , 然后再接过“庙爷”巡游至下一个村子……
战鼓舞形成于明末清初 。相传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占北京 , 致使明朝崇贞皇帝自缢 。吴三桂因此引清兵入关 , 与李自成的起义军决战 。清兵追赶起义军到漳河时 , 正赶上大雨滂沱 , 河水暴涨 , 阻挡了去路 。漳河南岸百姓拥戴李自成 , 纷纷挎鼓赶来 , 组成十里长阵 。一声号令 , 万鼓齐鸣 , 喊声震天 。北岸的清兵闻风丧胆 , 不战自退 。当地百姓为庆贺李自成的胜利 , 又一次大擂战鼓 , 并且随之起舞 。后来 , 战鼓舞便作为一项民间文艺活动流传下来了 。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战鼓舞刚健、粗犷 , 跳舞的人每人挎一面圆腰鼓 , 四人一组 , 若干组同时表演 。队形变化无穷 , 跳舞者还以多种形式击鼓 , 或自击 , 或对打 , 朴实的动作擂出铿锵的鼓声 , 使人愈发感到他们的强悍有力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便以《战鼓舞》开场 , 威武的鼓手敲响了舞台正中的一面大鼓 , 众多“庄稼汉”以手中的锣、镲响应 , 震天的锣鼓、矫健的舞姿展现了一个站起来了的民族的巍巍雄姿 。
客家作为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族群 , 在保守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革新 , 使丰富的客家文化不断添加时代因素 , 众多客家民俗因此得以更具艺术魅力 。
【客家正月初五民俗:河婆赞鼓舞】 河婆镇的赞鼓舞 , 原本只属于河婆客家男人 , 河婆的客家妹似乎与之无缘 。但经过革新之后的赞鼓队 , 清一色全由客家妹来担当 。今天的河婆客家 , 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够敲打着赞鼓 , 随时上阵表演 , 击鼓而舞 , 踏舞而鼓 。每到新年 , 河婆客家便纷纷推选出最漂亮、最神气的姑娘或妇女 , 参加本村、本乡、本镇的赞鼓队 , 让她们穿上最绚丽的服饰 , 在庙爷出巡的队前跳出整齐、壮观的赞鼓舞 。河婆客家女子透过柔性所表现出来的赞鼓 , 不仅同样具有男人们的刚健和粗犷 , 更具有感人的亲切和灿烂的容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