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春节习俗:听大歌、看斗牛

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黎平及与之相临的从江、榕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 , 尤以黎平的岩洞(被当地誉为“侗族大歌之乡”)为核心 。我先后两次到岩洞听侗族大歌 , 但印象最深的是春节的对歌 。
对歌是大歌的一种主要演唱形式 , 当地每年都要举办多次对歌 , 春节对歌是最隆重的一次 , 每个部落一个对歌点 , 全村共设7个 。腊南部落的对歌点是全村最大的 , 参加对歌的男女歌手有七八十人 。男歌手主要来自本部落 , 女歌手都是从外部落请来 , 当地称之为“请姑娘”(各部落之间常常交叉互请) 。请来的女歌手们大都衣着华美、年轻活泼 , 都穿着崭新的民族盛装 。
对歌点被设在“卡房”(“公共房屋”)一层的吊脚楼内 。吊脚楼中间生一个巨大火塘 , 火塘上支一个烤有粑粑的铁架 , 吊脚楼一侧是摆有水果和糖块的方桌 , 那些粑粑、水果和糖块都由部落村民自动捐献 。
对歌开始 , 男女歌手分坐在火塘四周的长凳上 。外部请来的女歌手先唱 , 接着本部落的男歌手接应 。歌声跌宕起伏 , 朗朗上口 。在整个对歌过程中无人指挥、无人伴奏、一领众和 , 却能唱出多声部 。据说这在中国音乐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
对歌要持续一周(正月初一—初七) 。对歌期间 , 本部落的许多中老年群众和孩童也来看热闹或帮唱 , 卡房内外被围得水泄不通 , 整个村寨都沉浸在一片大歌声中 。
侗族专家介绍 , 侗民对大歌十分痴迷 , 民间素有“苟偿唢 , 嘎偿赛”之称 , 侗语意为“饭能养气和身体 , 歌能养心和灵魂” 。现在县里正将侗族大歌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
斗牛场选在村庄附近一片河边洼地里 。
斗牛的时候河边各处站满了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的观众 。参加比赛的斗牛共有20多对 , 这些专门饲养的斗牛个个膘肥体壮 , 无不长着一对匀称锐利的大角 , 大角顶端还有用铁皮做的护角 。
斗牛要持续3个多小时 。斗牛开始前 , 先进行一个简要的踩堂仪式 , 即有10多人组成的乐队围着斗牛场转一圈 , 边走边敲打锣鼓、吹奏芦笙 。踩堂结束 , 随着三声铁炮的响起 , 斗牛便开始了 。每次出场的斗牛有两三对 , 一对结束 , 另一对就补上 , 场上终始保持三四对 。听说斗牛的配对是经主人同意自愿结合的 , 一般强与强、弱与弱结合 , 每次只斗一场 , 最后的冠军往往要经过几年的打斗才能产生 。我发现 , 许多斗牛就在出场的那一瞬间 , 即向对方发起猛烈的攻击 。实力相差悬殊者 , 一方很快败下阵来;而势均力敌者 , 却互不相让 , 要连续打斗多个回合 。最有特点的是势均力敌者 , 它们打斗时 , 不仅经常发生“叭……叭”的撞击声 , 还经常出现双方相持的场面 。每当这时 , 牛主人包括群众都要发出欢呼声和助威声 , 整个斗牛场犹如杀声震天的战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 当双方斗牛不分胜负需要重新拉开时 , 双方牛主人要同时用绳索去拉对方的牛 , 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的牛并体现公平原则 , 如果因拉对方牛不慎造成对自己牛的伤害 , 对方不负赔偿责任 。
侗族的春节 , 叫“过年” 。靠城镇附近的村寨 , 隆重热闹 , 年前 , 忙打年粑酿酒杀猪 , 备办年货 , 打扫门庭 , 张贴春联 , 互送礼品 。除夕天 , 备香纸供品 , 燃香点烛 , 敬祭先祖 。有的用“年饭”喂狗喂牛 , 以此答谢 , 夜间 , 炉火长燃 , 灯明不熄 , 喜迎新春 。深夜酌茶放炮 , 迎新祭祖 。
初一早上 , 有的手持香纸到井边河旁 , 敬祭水神 , 涉水回家 , 以为吉利 。有的出行郊外 , 或挑肥下田 , 拾柴火回家 , 意为招财进宝 。少者结伴游戏 , 长者互相走访 , 宴请亲朋 , 同饮春酒 。有的玩龙押狮 , 或“请七姑娘”、“唱桃源洞” , 庆贺新春 。黎平、榕江、从江等县交界侗寨 , 祭祀“萨岁” , 结队“多耶” , 集于鼓楼或公共场所对唱大歌 , 或吹芦笙 , 演侗戏 , 或带歌队和戏班出村“月也” 。
侗族相关的春节过程
一年一度的春节 , 在寨子里可是最隆重的节日 , 古朴风味极浓 。一送走了腊月二十三 , 人们就开始了过年的忙碌 , 各家宰年猪、挂腊肉、腌鲜鱼、做新衣……越忙越喜 , 越喜越忙 。
过年的前一天 , 家家屋内都打扫得干干静静 , 屋子的四周还洒上了一层石灰 , 以消毒驱邪 。除夕那天 , 各家在堂屋敬拜祖先 , 桌上摆满了贡品 , 小孩子们欢欢喜喜地在一旁放鞭炮 , “噼噼啪啪”一片响 。拜了祖先 , 一家人便在火塘边吃年夜饭 。香喷喷的鸡、扣肉和糯米酒这些是少不了的 。饭后 , 人们都要“守岁”一直到送走了旧岁才就寝 。
大年初一的清晨 , 左邻右舍相互请吃油茶 , 吃完 , 男女青年就东一群西一群地打手毽寻欢作乐 , 谈笑风生 。小孩子们不知疲倦地在石板坪上打锣鼓“闹新年”中 , 老人则聚集在鼓楼里天南地北地闲聊 。
年初二 , 寨子里开始演唱侗戏和桂剧 , 吸引了一大群的观众前来观看 。婉转的曲调、精湛的唱工 , 得到了一片片的掌声 。
从初四开始 , 一直到元宵 , 文娱活动便进入了高潮 。到了夜晚 , 村上有四条滚龙和一条蛟龙 , 在“串坪”表演 。三种龙的姿态各有千秋 。舞滚龙 , 以龙头去追寻龙宝不断翻滚 , 龙身龙尾十数节依次翻动 , 形似台风翻海浪 , 颇为壮观 。舞龙还以耍狮来助兴 , 实际上是演练拳术功夫 , 每当舞狮完毕 , 便会进行拳术表演 , 打法有些古怪 , 但是运用的气功使人惊叹不已 。
元宵节到了 , 寨子要举行“送龙下海”的盛大活动 。众人敲锣打鼓 , 舞着龙来到河边 , 然后收起龙布 , 将龙纸烧掉 , 这叫“烧龙” 。送走了龙神 , 人们便回到寨子里聚餐 。
过了元宵 , 侗族的春节就宣告结束了 , 她在爆竹声中向我们走来 , 又在爆竹声中渐渐远去 。
侗族过年的习俗
农历三十过大年 , 除夕晚上 , 送旧迎新 , 灯火通宵 , 高高兴兴吃“年更饭” 。这晚村村寨寨的青年男女在本村寨互相串门、吃“年茶” 。吃“年茶”是很有趣的 , 那是各家的姑娘(或妇女) , 挑水桶到井旁 , 等老人家敬并以后(意思是吃水不忘掘井人) , 姑娘们便一起拿勺子舀水 , 舀到井里有白泡沫为最吉祥 。姑娘们用这一担水给客人和家里的人煮上香喷喷的油茶 , 这就叫做吃“年茶” 。
新年初一凌晨 , 要抢“头水”当全寨响起一片迎春接福的鞭炮声时 , 后生们就飞快地挑起水桶 , 手举火把 , 冲向井台 , 打上一担水飞速地挑回家 。因这是新年的第一担水 , 所以叫“头水” 。侗族人把抢来的“头水”奉为吉祥圣洁之物 , 要专门贮放 , 不能用来洗东西 。只能做饭、炒菜 , 姑娘、媳妇们把“头水”煮沸 , 冲上糯米酿制的糟酒加荷包蛋 , 泡上芳香的侗家油茶 , 款待贵客 。
据传:吃了头水煮的饭、炒的菜、泡的油茶 , 能消病去灾 。如果误用了“头水”洗了东西 , 不能把水泼出去 , 只能洒在灶膛里 , 以示将吉祥留在家里 。
后生们抢完的头水 , 各家主妇就用竹篮提着煮好的米饭、猪肉 , 斟上米酒、来到井边祭水 , 她们将酒慢慢地注入井中 , 表达侗家人的心愿 , 愿井水四季不断 , 让全村百姓在新的一年里喝上更加清澈甘甜的水 。
新年初一这一天 , 侗家首先是拜祭祖先 。姑娘们开门的头件事 , 便是相邀女伴 , 同到山崖水畔 , 去采摘映山红 , 采回家中 , 把一枝最美丽的映山红插到鸡笼上 , 献给雄鸡 , 以示报答雄鸡啼叫司晨之恩 。然后 , 再把其余的花朵插到房中 , 床头、桌上 , 把新春打扮得像映山红那样火红热闹 。
【侗族春节习俗:听大歌、看斗牛】 春节期间 , 侗族要走村串寨拜年做客 , 叫“行年”又叫“乡客” , 是别的民族所没有的独特年俗 。姑娘佩戴闪烁发亮的银质装饰品 , 手提小巧玲珑的蜡篮;小伙子身着节日的盛装 , 头缠侗帕 , 手举灯笼(有的手持芦笙);老人腰插长长的烟斗 , 小孩打着各种各样的花灯 , 簇拥在烛光闪闪的龙的四周 , 在一片喧闹的爆竹锣鼓声中 , 浩浩荡荡的做客队伍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 少则二、三十人 , 多则上百人 。到了对方村寨 , 主人在寨口的风雨桥上敲锣打鼓 , 爆竹齐鸣表示欢迎之后 , 便主动去接客人的灯笼 , 让客人休息 , 小伙子接姑娘的蜡篮 , 并帮助姑娘点燃被风吹熄的蜡烛 。到了寨中的鼓楼坪 , 锣鼓声、爆竹声齐鸣 , 有的还吹起芦笙 , 舞起龙灯助兴 , 随后龙灯便挨家挨户去贺新年 , 贺年完毕 , 好客的侗家人便将龙灯挂在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家中 , 拉着客人到自己家里去做客 。哪家拉的客人多 , 说明这个家富有和热情 , 当然 , 小伙子是绝对不会放过远道而来的姑娘的 , 因为“做客”认识的姑娘 , 大多数能够结成终身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