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中元节习俗

【明代中元节习俗】 明代开始焚烧祭品以示给先亡的亲人捎过去东西 。明代在坟旁焚烧纸锭,并在坟头压一叠纸钱 。明代年间,福建地区的中元节祭祀依然非常隆重,家家户户都要备好冥衣纸钱,写上先人名号,然后焚烧祭拜 。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过世的父母,还要在纸衣、纸钱上面笼上薄纱焚烧,以示区别,谓之“纱箱” 。在莆田一带,人们于七月十五这天清晨将供品准备周全,然后全家打扮齐整,出门往空中作揖礼让,意为将祖先的亡灵请入家中 。
祭祀完毕,又毕恭毕敬地将亡灵送出家门 。到了晚上,大家又准备好斋饭、馄饨、纸钱,请巫师在市集上放焰口,施食给无人祭祀的野鬼 。由于所费颇高,一些青黄不接的穷人家,为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有时要延期至八九月份才能完成 。
与之相比,同一时期的北京地区,中元节祭祀就简单得多 。明代沈榜的《宛署杂记》载,北京近郊的宛平县城,乡民在七月十五这天取葛黍苗、麻苗、粟苗,连根带土地竖着缚于大门的两边,另外再缚三丛立于门外,供奉以面果,称为“祭麻谷” 。
而杭州等地的人家,中元节要请僧尼诵经,追荐亡灵 。晚上则沿着河流,随水置放用篾条和纸糊成、安置在荷叶或木板上的灯,里面点上蜡烛和香,藉以引导溺水的鬼魂,称之为“放河灯” 。这些习俗,在明代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中都有所体现:“又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 。杭州年例,人家做功果,点放河灯 。”
古时中元节民间习俗
中元节是中国民间的祭祀节日,又称“鬼节”、“七月半”等 。这一天民间会有放河灯、酬神表演等一系列民俗活动 。
按照传统习俗,中元节一般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据公开资料显示,七月原本是小秋,这时已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按照惯例,人们要用新米祭祀祖先,报告收成 。东汉时期,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后来,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
中元节与道教有关,过去它和上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正月十五日汉族称上元佳节,庆元宵;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享祭祖先亡灵、祈求福禄” 。
“民间有一种迷信说法,传说在该日地府会放出孤魂野鬼 。逝去的亲人也会‘回家’ 。”刘一达解释道,按照这种说法,人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在形式上为已经去世的亲人们送去吃喝 。
不过,有些地区的祭祀活动一般在旧历七月底之前进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 。比如,会通过一套仪式,夜晚接祖先灵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为止 。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 。
此外,在中元节,到了晚上,过去家家户户还要在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称之为“布田” 。那天店铺也都关门,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 。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 。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
除去以上习俗,中元节有一项重要仪式就是“放河灯”,有说法是寄托对先人的思念,“河灯有各种各样的造型、材质,花样比较多,有的外形像西瓜,就叫做西瓜灯;还有蒿子灯、莲花灯等等 。但以荷花造型最为多见,大抵也跟此时荷花盛开有些关系” 。
“人们还会‘造法船’,一般是纸扎的,上面放上吃喝等物 。不管怎么样,这些东西最后都要在当晚烧掉 。在古时候,民间则会组织一些酬神表演 。”